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動動手指點點右上方的“關注”,後續我們會爲您帶來更多優質內容,方便您及時閱讀,感謝您的支持。
2006年6月30日,英國國家檔案館公布了一份絕密文件,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人尤其震驚。
該文件揭露英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計劃用48枚原子彈威脅中國。
除了核訛詐中國之外,爲增加手裏的籌碼,英國千方百計地將美國拉入自己的軍事計劃中。
美方聽完後,沒有猶豫,立馬同意了,二者再一次沆瀣一氣。
英國官方曝光這一消息後,很多人才知道中國不僅遭受過美帝國主義和蘇聯的核威脅,也被英國用原子彈威脅過。
那麽,英國人此舉的目的是什麽?該計劃爲什麽後來失敗了?
英美勾結,達成協議
1961年3月,時任國防參謀長的英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路易斯·蒙巴頓,接到了首相麥克米倫派給他的一個重要任務。
得知自己的具體任務後,蒙巴頓兩眼放光,看起來很激動和興奮。
路易斯·蒙巴頓
不久,在英國政府的安排下,他乘坐專機秘密去了一個地方——位于夏威夷H·M·史密斯兵營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
他專程來美國,是爲了見美軍上將哈裏·唐納德·費爾特,後者早已等候多時。一下飛機,兩人熱情相擁,蒙巴頓跟著費爾特去了司令辦公室。
簡單寒暄之後,蒙巴頓不再賣關子。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對費爾特說:“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英國無法依靠常規武器‘保住’香港,所以核打擊中國是保住遠東橋頭堡的不二選擇,希望英美兩國在這個問題上能一起行動!”
費爾特一聽英國想核打擊中國,頓時來了興趣。不過,事關重大,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得請示總統。
當時,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權是處處打壓。
在美國人看來,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跟蘇聯是一個陣營的,因此不能讓中國發展起來。
美國此舉,導致中美關系始終處于敵對狀態,互不來往。
美國一直在千方百計地針對中國,如今有國家同自己的想法一樣,自然求之不得。
美國認爲從某種角度來說,核打擊中國就是在削弱蘇聯的實力,使蘇聯在與自己爭奪霸權時少一分勝算。
而且,提出核打擊中國計劃的不是美國,它只是輔助英國,到時候即便遭到國際輿論的抨擊,以及被中國甚至蘇聯報複,英國肯定首當其沖,美國不用背鍋。
英美兩國向來穿一條褲子,是“堅定的盟友”。“盟友”尋求幫助,美國不會拒絕。
爲了讓美方同意幫忙,蒙巴頓帶來了英國政府的誠意:只要美國同意核打擊中國,那麽英國皇家空軍、海軍航空兵會配合美軍的行動。
對美國來說,與英國合作利大于弊,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費爾特代表美方,答應了蒙巴頓的提議,並承諾:要是中國政府強行收複香港,美國將同英國一起核打擊中國,讓中國人嘗嘗原子彈的厲害。
費爾特的話,令蒙巴頓如釋重負,心想終于可以回國交差了。
因爲有共同的利益,英美再一次狼狽爲奸,就核打擊中國問題達成協議。從那以後,雙方多次仔細商討了具體的作戰計劃。
很多人非常疑惑,英國爲什麽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答案很簡單,因爲香港。
英國的驚天陰謀
雖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曆了很多波折,可在1953年之後逐漸有了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人的戰鬥力和意志力。雖然志願軍武器裝備落後,但戰術先進,將士的血性非常可怕,最終贏得了勝利。
英國政府擔心此時的中國政府趁熱打鐵,在全軍鬥志高昂時武力收複香港。
英軍與解放軍在朝鮮半島交過手,知道中國人打仗有多厲害,並且在他們手上吃過大虧。英美兩軍聯手都沒有打敗中國軍隊,更何況英軍“單打獨鬥”。
英國本土與香港距離非常遠,在該地的駐軍、武器部署還十分有限。一旦中國想用武力收回香港,以解放軍的戰鬥力,等英方的支援趕到時,香港早已插滿了五星紅旗。
因此,英國明白如果跟中國用常規作戰手段硬碰硬,自己的勝算不大,基本上沒有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如何保住香港,英國需要另辟蹊徑。英國人苦思冥想,于1957年終于想出來了一條毒計——用核武器對付中國。
在英國人看來,不可否認中國人常規作戰能力位于世界前列,但中國沒有原子彈。即使人再厲害,也抵不過原子彈的威力。
1945年,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各投下一枚原子彈,數十萬日本人死亡。可原子彈的作用沒有消失,輻射至今還在威脅著當地人的生命安全。
“要是在中國土地上投下數枚原子彈,不僅能阻止中國收複香港,還能‘斬草除根’,一舉兩得。”
英國政府上下越想越覺得核威脅中國這一方法可行,于是開始部署。一場驚天陰謀,即將展開。
其實,英國不是第一次想核打擊中國。英國研制出原子彈時,正好在朝鮮戰爭期間,企圖用它對付中國志願軍。由于停戰協定的簽訂等原因,英國沒有執行。
但爲了“保住”香港,核打擊中國計劃再次被提及。
爲此,1958年英國在殖民地新加坡的丁加機場偷偷修建能永久儲存核武器的基地,准備將48枚原子彈部署在此。
只要中國在香港問題是使用武力,英國立馬派新加坡的戰鬥機攜帶原子彈去阻止。
單靠英國自身的力量,計劃很可能破産,畢竟中國背後還有蘇聯。英國真的和中國打起來,蘇聯很可能會介入其中。
雙拳難敵四手,所以英國不敢輕舉妄動。英國政府決定向“大哥”美國求助,拉美國下水才更有勝算。
另外,1961年的中國,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與蘇聯的關系逐漸惡化,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英方認爲此時是核威脅中國“保住”香港的最佳時機,1961年2月底麥克米倫正式批准了核打擊中國的計劃。
這才有了蒙巴頓與費爾特見面,請美國與英國一起核打擊中國的一幕。
英國的垂死掙紮
從1958年到1962年,英國運送了好幾枚原子彈到新加坡。它之所以大費周章的阻止中國收複香港,有很多原因。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並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成爲全球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期間,英國的綜合實力突飛猛進,其野心也在不斷膨脹。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國土面積高達1921萬多平方公裏,橫跨美洲、太平洋等地區。
英國人將西班牙視作榜樣和目標,立志成爲下一個日不落帝國。
爲此,英國一邊積極發展工業,研究制造武器,一邊瘋狂對外擴張,到處欺淩弱小,建立殖民地,搜刮殖民地的財富和資源供自己的發展。
其中,中國也在英國的侵略名單上。英國用鴉片一步步打開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獲得了大量真金白銀、通商口岸特權的同時,強行侵占了中國香港,將其變爲英國衆多的殖民地之一。
經過“不斷努力”,英國實現了願望,成了全球第二個日不落帝國,管轄面積超過了西班牙帝國,達到了3400萬平方公裏左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常言道“盛極必衰”,用來形容英國非常恰當。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土擴張到達極限,卻在二戰後失去了大片殖民地。
但該國在二戰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戰後的重點放在恢複本國發展上,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管殖民地的死活。
而殖民地的人們飽受英國的剝削和壓迫,如今有機會反抗,肯定會想辦法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
再加上全球掀起民族主義熱潮,各殖民地的人們紛紛起義。英國無暇顧及,等它喘過氣來時,手裏的殖民地屈指可數,大英帝國逐漸衰落。
曆史證明,搶奪來的東西終究不屬于自己,遲早有一天會失去它們。
英國這個老牌帝國已經衰落,可英國人不願意承認“殘酷的事實”,也不甘心。于是,他們的垂死掙紮。
時過境遷,香港這塊殖民地成了英國輝煌的最後象征,也是英國對付中國共産黨的最後遠東堡壘。英國拼命抓住它,企圖阻止中國收複此地。
英國之所以不願放棄香港,除了自尊心作祟之外,還有原因。
香港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背靠中國大陸,若英國一直占據此地,將有利于英國以香港爲跳板,來達到自己的一些政治目的。
英國在香港有駐軍,相當于在大陸的脖子上加了一把刀,進而威逼北京政府。
同時,香港地處歐亞大陸、太平洋的交彙處,方便通往世界各地。它因港闊水深,被譽爲是“全球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英國當初正是看中了香港的地理位置,才會不擇手段地侵占它。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香港前後吸引了大量外資外企,轉口貿易發達。
1950年後,香港開始向工業化轉型。此後的幾十年裏,香港經濟飛速發展,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只不過,香港賺的錢全部進入了英國政府的口袋裏。簡單來說,香港是英國的錢袋子。
原外交部副部長周南曾表示: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之前,英國每年從這裏拿走了上千億。
由此可見,英國人不會輕易放手,讓到手的鴨子飛走了。並且,英國也需要這筆錢來幫助恢複本國的經濟等領域。
綜上所述,英國在五六十年代一點兒也不想把香港還給中國。
爲此,英國忙得亦樂乎,自以爲核訛詐中國會發揮奇效,幫助自己“守住”香港,沒想到忙活了半天,什麽用也沒有。
竹籃打水一場空
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快。英國的算盤打得叮當響,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國際形勢的變化,更沒想到中國會研制出來原子彈。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中用原子彈恫嚇中國,使得毛主席等領導人改變了對原子彈的看法。
毛主席
原本他覺得“原子彈只是美帝國主義用來恐嚇人的紙老虎”,隨著各國爭相研發原子彈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他意識到了該武器的重要性。
毛主席認爲出于自保,中國十分有必要擁有原子彈,從而不受其他國家的威脅和欺負。
于是在1954年10月國慶期間,他與前來參加慶典的赫魯曉夫會晤時,商量了研制原子彈一事,希望蘇方能提供一些幫助。
然而,赫魯曉夫找借口婉拒了。因爲中國有了原子彈,實力會進一步增強,蘇聯更加不好控制中國,這是蘇聯不想看到的。
蘇方的拒絕,沒有打消毛主席的念頭。尤其是1955年的“第一次台海危機”中,艾森豪威爾再次叫囂著要核打擊中國,堅定了毛主席要研發原子彈和氫彈的核心。
艾森豪威爾
海外的愛國青年、科學家,得知祖國要研發兩彈,放棄優厚待遇,不顧一切地回到中國,秘密投身到核事業中,紮根荒野。
期間,他們在相當艱苦的環境裏工作、生活,從沒有半句怨言。他們不能和家人聯系,對妻兒的思念被爲國效力的信念沖散,甘願舍小家爲大家。
面對蘇聯專家帶走所有資料和實驗數據的絕境,一切從零開始,鄧稼先、錢學森等人沒有放棄。
也就是說,英國企圖核訛詐中國時,我國正在加速研發原子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所有人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新疆羅布泊上空出現“蘑菇雲”,標志著中國有了原子彈。
雖說當時我國擁有的原子彈數量有限,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還傲慢的向周總理炫耀“美國擁有的原子彈數量可以摧毀地球幾十次”,企圖警告和威懾中國。
尼克松訪華
但是就像周總理回答“與美國比起來,中國就沒那麽厲害了,中國擁有的原子彈數量只能摧毀地球一遍”,地球只有一個,摧毀一次便沒了,再摧毀多次也沒了作用和意義一樣。
中國的原子彈數量有多少不重要,只要能反擊對手,令它不敢貿然進犯即可。
中國有了原子彈是迫使英國放棄核打擊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國際形勢也不會允許英國發動核戰爭。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自二戰結束以後,爲了爭奪世界老大的位置明爭暗鬥,大搞軍備競賽,相互打壓和牽制。
1959年,美國想進一步威脅蘇聯,在土耳其、意大利部署了中程導彈。
炮口都對准自家門口了,以蘇聯人的暴脾氣,當然不能忍,1962年反手在距離美國本土較近的古巴部署導彈,以此反擊美國。
雙方誰也不肯退讓,一時間,全世界被核戰爭的陰影籠罩著。
英國揚言要核打擊中國,可等到核戰爭一觸即發時,瞬間慫了。“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後,麥克米倫嚇得趕緊飛到美國,勸說美方不要沖動。
同時,他也給赫魯曉夫寫信,讓其保持冷靜。由此可見,英國不過是色厲內荏,欺軟怕硬罷了。
僅持續了13天的古巴導彈危機,影響卻很大,給所有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所以,全世界反對核戰爭的情緒高漲。
英國可沒有膽子與全世界爲敵,在這個時候發動核戰爭,淪爲大家攻擊的對象。“無奈之下”,英方只能暫緩計劃,等反核戰浪潮慢慢平息後再做打算。
令英國人意外的是,等來了中國研發出原子彈的消息。至此,英國核威脅中國的陰謀徹底化爲泡影。
如果英方要一意孤行,堅持核訛詐我國,勢必會爲自己的愚蠢行爲付出代價。
後來,中英雙方多次談判,英國人企圖不歸還香港的美夢最終破碎。1997年7月1日,時隔數十年,我國收複了香港。
在那個風雲變幻、四面楚歌的年代,中國數次遭到核訛詐。先輩們深知強國必先強軍,軍事力量強大才能不被他國欺淩和威脅,爲此他們付出了很多,甚至是生命。
正是因爲有他們的堅持不懈和貢獻,才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謹以此文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