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地面積有限,彈丸之地下60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高,想要種綠植很困難。但新加坡的綠化能達到驚人的50%,城市裏隨處可見都是綠化,還被稱作“花園城市”,這究竟靠的是什麽魔法呢?
新加坡本身位處赤道,熱帶雨林氣候,雨量充足適合植物生長,同時在園林規劃上也是做到了極致,不僅地上有綠樹,就連高樓也爬滿植被。
原來新加坡早就采用了垂直綠化的概念,垂直綠化又叫立體綠化,更夠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減少熱島效應,減小噪音和有害氣體,節約能源,儲藏雨水,緩解城市排水壓力等。
新加坡的很多本地標志性建築也融合了許多綠色元素,把植物與建築融爲一體。
1.濱海灣花園
濱海灣花園是新加坡“門面”之一,最引入注目的莫屬“超級大樹”了。同時它也展示了新加坡作爲熱帶城市的特點。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設計師在超級大樹的樹幹上安裝了種植面板,能夠種植攀爬植物、附生植物和蕨類植物等。據統計,在這18棵“超級大樹”上共計種植超過200種16萬余植物,不少品種來自巴西、厄瓜多爾、巴拿馬、哥斯達黎加等地。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園林規劃師選擇植物時也很用心,特別按照適宜垂直綠化、重量輕、耐寒、易于維護、適用于新加坡當地氣候等標准來選擇這些植物。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2.樟宜機場
提到立體綠化,怎麽能忘了國際上赫赫有名的樟宜機場呢?整個機場擁有約200個品種的植物、超過20萬棵花草樹木,就像把森林搬進了機場裏,也是全球首個擁有最多主題花園的機場。
建築內的植物綠牆可不只是作爲裝飾之用,可以降低機場周圍的溫度,並提高樓內空氣質量,同時也相當醒目地體現出建築內的優良環境。
(圖源:Jewel Changi Airport)
最讓人驚歎的“瀑布”造景,則是利用雨漩渦的水由管道從地面輸送到穹頂上,將自然雨水將以每分鍾超過10,000加侖的速度收集,有助于在景觀環境中提供冷卻和氣流,並可以收集大量雨水用于立體綠化的循環。
3.皮克林賓雅酒店
皮克林賓雅酒店在在新加坡市中心,在中央商務區和唐人街之間。建築的初期就預留了植物種植位置,設計受水稻梯田和自然景觀地形的啓發,通過層層疊落的開闊露台,爲下層空間遮陰,相鄰得開口空間允許新鮮空氣流動。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通過立體綠化,得到了面積約15,000平米的繁茂園林、瀑布和花牆。酒店綠化面積是酒店占地面積的兩倍以上!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建築中的綠色植物形成郁郁蔥蔥般的縫隙、溝壑和瀑布,以多種形式勾勒建築,覆蓋了地上停車場,創造了城市的吸引點。
4.新加坡綠洲酒店
新加坡綠洲酒店位于新加坡高密度的中央商務區(CBD)核心地段,是土地利用集約化(土地集約化:使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較小面積土地上獲取高額收入的一種經營方式)的一個模型。
(圖源:牛車水官網)
在這個項目中,建築整體的綠色容積率高達1100%。園林綠化廣泛用作建築外立面處理,體現了現代功能主義風格。鮮紅色镂空鋁網的外部設計,讓整個建築更加開放並且提高了視覺透明度;再讓不同的爬藤植被環繞,在外部産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看起來好像被植物吞沒似的。
(圖源:Oasis官網)
除此之外,建築的每層都有自己的空中花園。引入層層升高的地面層,使寶貴但有限的地面層空間成倍增加,爲整個高層建築提供了休閑和社交,創造了寬闊的公共區域。讓這座矗立在城市中的摩天大樓提供了一個喘息之所。
5.海軍部社區
海軍部社區有100%的綠化率,並且于收集、清潔、回收雨水于一體。過濾後的水能夠維持3天植物的灌溉和回補2個生態池呢。
(圖源:WOHA官網)
海軍部社區的軟景觀設計,將高密集的樹木和城市環境結合,具有生態價值,帶來了生機勃勃的生態感官體驗。
(圖源:WOHA官網)
新加坡的立體綠化,多方位利用垂直空間,打造花園中的城市。看到這些令人驚豔的建築,不得不感歎設計師的巧思。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