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結2023年財政預算案演說時,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新加坡真正的優勢在于人,新加坡精神的精髓在于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新加坡人力爭上遊、追求卓越,不僅僅爲了自己,也爲家人和周圍的人。今年的預算案主題是“攜手前進新時代”。預算案是工具,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手段,目的始終在于造福新加坡人,但這並非概念上的“人民”,而是具體有血有肉的個人。然而個人不能是原子化的存在,他的生命意義鑲嵌在由家庭和社群構成的各種人際關系中。因此,預算案用了一大章節闡述強化社會契約,其中尤其突出強化家庭的必要性。
爲了讓所有國人均能老有所安,政府給老人護理基金填補5億元,支持需要居家照顧,或需住療養或醫療中心的老人。
解決住房問題主要還在于增加新家庭盡快獲得組屋的機會,這包括40歲及以下的年輕夫婦,以及育有孩子的首次購屋家庭,在申請預購組屋時獲得額外抽簽機會。
所以,強化家庭成爲今年預算案的一個重點,不妨如此解讀:各種提高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國人的生活品質;可是如果後繼無人,所有的努力終究爲人作嫁。
協助既有家庭履行養兒育女責任的措施可謂多管齊下,包括從明年1月1日起,育有兩歲以下孩子的在職父母,一年各自能拿多六天的無薪育嬰假,即每名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首兩年內,各能拿一年12天的無薪育嬰假。
家齊而國治,唯有把新加坡打造爲能滋養家庭、繁衍生息的國度,我們才更有能力和信心攜手前進新時代。
延伸閱讀學者:預算案親家庭加強社會契約預算維持擴張 赤字料縮小至4億元
政府也爲保健基金填補15億元,協助獲得政府津貼,並使用終身健保和保健儲蓄,但仍難以支付醫藥費的低收入者和老人。
的確,個人的幸福無法外包給政府,它必須源自豐富的家庭倫理關系。
那些等不及要在公開市場購買轉售組屋的首次購屋家庭,則享有更多公積金購屋津貼,購買二房式到四房式單位的家庭獲多3萬元,購買五房式或較大型單位獲多1萬元;加上其他既有的津貼,這類家庭最多能獲得19萬元津貼。
對于還在職場的年長人士,明年的公積金繳交率再度調高,目標是在2030年的繳交率和年齡55歲及以下者一致,讓年長員工有足夠退休儲蓄養老。
這既要解決當下的老齡化問題,更要放眼未來,鼓勵國人延續香火。
強化家庭主要分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減輕既有家庭養兒育女的重擔,另一方面是通過解決住房問題,鼓勵新家庭的組建。
爲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援助,主要體現在政府爲社區關懷基金填補3億元,幫助低收入家庭應付因通貨膨脹而增加的基本生活開銷。
另外,幼兒培育輔助計劃預計可支援八成符合要求的低收入家庭孩童,主要業者經營的全天制托兒所最低收費僅3元,讓這些家庭的夫婦都能安心工作。
黃循財在預算案演說裏,把家庭形容爲“社會的基岩”,是所有人獲得情感和財務支持的保障。他也強調,政府的作爲必須深化個人努力、家庭責任和社會互助的價值。
同時,在職父親的有薪陪産假從兩周增加至四周。在金錢輔助上,從2月14日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孩童,無論是第幾胎,家長都將獲得額外3000元嬰兒花紅現金獎勵。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預算案的針對性——強化家庭、爲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援助,以及讓國人老有所安。
盡管預算案演講裏沒有明說,新加坡生育率長期不達標,一方面固然帶來亟待解決的人口老齡化社會現象,另一方面或說明家庭的意義正被削弱,否則生兒育女的本能不應當日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