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商品和服務采購合同總值中,大型建築和資訊與通信領域占超過六成。政府接下來爲這兩個領域的招標做評估時,會給環境可持續元素預留多達5%的評分。政府將展開行業咨詢,日後公布細節。
黃文鴻在參與辯論時也說,中小企業可能因資源有限、對環境可持續要求了解不足等,在投標過程中面臨巨大挑戰。他呼籲政府在過渡期間給予中小企業援助。
此外,從2023財年起,政府將發布年度綠色公共服務計劃(GreenGov.SG)報告,以詳細介紹推動環境可持續方面的努力、進展和計劃。所有法定機構會從2024財年起,發布年度環境可持續報告。
傅海燕說,在綠色公共服務計劃下,政府部門將爭取在2045年左右提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政府已委任新加坡首位政府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各政府部門也委任首席可持續官,以負責可持續相關事務。他們將和政府首席可持續發展官緊密合作,制定策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星期四(3月2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永續部開支預算時說,政府部門可利用采購預算,推動我國的綠色經濟轉型。政府已爲特定商品和服務的招標定下環境可持續要求,例如資訊和通信技術設備得先符合環境標准,才有機會進入價格和質量評估的環節。
黃文鴻:資源有限了解不足 中小企業需政府援助
從2024年財年起,除了環境標准以外,政府也會把投標公司的可持續作業方式納入考量,如它們産生的碳足迹、是否有減少包裝等。
傅海燕說,政府會檢討預留給環境可持續元素的占比,並和各個領域的業者緊密合作,在更多公共部門落實綠色采購標准。這有助鼓勵供應商建立可持續方面的能力,提高它們在全球綠色經濟的競爭力。
針對黃文鴻(蔡厝港集選區)提問綠色采購會否帶來額外成本,傅海燕說:“環境可持續不是不用花錢的,我們不得不爲了更環保的産品和服務支付較高額的費用。但隨著全世界展開脫碳行動,對綠色産品和服務的需求將會提高。”
從2024財政年起,政府招標評估將逐步納入與環境可持續相關的考量,率先實行的是大型建築和資訊與通信領域的招標。環境可持續元素考量,在評分中占比多達5%。
一些法定機構近年已經主動發布這類報告,在這一過程中已有系統地將環境可持續考量,納入它們的關鍵決策和風險管理框架,取得了具體的可持續成果。這些機構包括國家環境局、公用事業局、金融管理局、聖淘沙發展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