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平在疫情期間也擔任職總平價集團總裁。本地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ORSCON)上調到更高層級,以及政府宣布進入病毒阻斷期的時候,平價超市就會出現搶購現象,給物流帶來極大挑戰。
黃循財也強調,政府過去三年得在充滿不確定和複雜性的情況下做出艱難判斷,沒有固定的腳本作爲依據,也沒有“等等看”的機會,新加坡不是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他爲防疫措施有不足之處時給人們造成的不便致歉,也感激新加坡人在那個時候展現出堅毅的精神。
回想起冠病疫情暴發的頭兩年,中國網民形容當地抗疫是嚴防死守,歐美是直接躺平,還戲谑新加坡在做仰臥起坐,防疫措施反反複複,還不如抄中國的作業。不過也有明眼人指出,各國國情不同,大國的作業小國抄不來,小國的作業大國也無從參考起。現在看來,新加坡爲應付危機做的准備,是符合我們的國情和實際需要,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抄得了的。
馬林百列區議員謝健平星期一(3月20日)參加《新加坡應對冠病白皮書》辯論時,指出新加坡成功應對冠病疫情有至少三個原因:人民、金錢,以及好運。
疫情期間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國會提出白皮書動議時就指出,檢討工作的關鍵不是要事後諸葛地批判早前的做法,而是分析當初決策的方式與原因,審視那個時候的假設與權衡因素,思考下次要如何做得更好。
謝健平指出,超市貨架在被人搶購一空之後能在一夜之間重新填滿,政府不用借貸也能注入資金,新加坡這個九成食物得進口的國家在全球物流大受幹擾之際沒有人挨餓,是因爲新加坡早就做好長期規劃,多年來謹慎管理先輩積攢的儲備金,也在平時建立了技術和工程能力,這些靠的不只是好運
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長約20分鍾的華語發言中也說,有些國家的民衆對于是否該戴口罩、是否應該接種疫苗等問題出現嚴重分歧,造成防疫措施無法順利執行。還有些國家發生醫療系統癱瘓,甚至種族沖突,“幸運的是,這些悲劇沒有在新加坡發生”。
前兩個因素他沒有進一步說明,但在謝健平前面發言的許多國會議員,都肯定了疫情期間我國民衆的團結堅韌精神。人們也非常清楚,先輩辛苦積攢的國家儲備金,是應對冠病疫情的重要倚仗。
他解釋,在政府早期告訴公衆“不用戴口罩”時,本地沒有出現廣泛且嚴重的病毒傳播現象,而到了後來病毒急速擴散時,本地又已經備好口罩和消毒液,“這些都是好運”。
至于運氣,謝健平指出,如果要在未來危機發生時正確地估計其複雜程度、模糊度以及不尋常,就得承認這次成功應對疫情有運氣成分。
我國3月8日正式公布的白皮書,是對過去三年抗疫過程中可取與不足之處進行總結,並規劃好接下來要采取的措施,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疫情。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新加坡行政體系的自省能力和學習能力。
國會關于白皮書的辯論星期二(3月21日)繼續進行,黃循財已經預告貿工部長顔金勇和衛生部長王乙康將會發言。這兩位與黃循財一起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部長,對各自負責的防疫工作做出怎樣的總結,還是蠻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