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懂得這一段入世秘訣,才能行雲流水,遊戲人間
列子回家給太太煮飯,“于事無與親”,這是應帝王第一個秘訣,入世的秘訣。有道之士到這個世界做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無與親,不親。
不親是什麽?就是佛學裏的不執著,不抓得很牢。該做生意就去做,人生應該做的就去做,做完了,行雲流水,遊戲人間;一切善事都做,做完了不執著,不抓得很牢。對自己生命更不要抓得很牢;年紀大了,總有一天再見,再見就再見,沒有什麽關系,一切聽其自然,萬事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入世。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這是道的最高境界。至人,得道的人,“用心若鏡”,心如明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樣。所有事物到鏡子前面一照,一定有影像,但是如夢如幻。鏡子照人,你馬上就體會那個境界。
所以用鏡子處世,這個道理是什麽呢?就是叫我們處世做人,有八個字“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照鏡子就有,一切事物過去了,鏡子不留痕迹,這個就是佛家講的大圓鏡智了,也就是明鏡亦非台的道理。
你說我今天倒黴,遭遇一件很不痛快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麽倒黴,你天天都很舒服啊,不差一件不痛快的事情,否則生活太單調了。那個不痛快來了也不拒絕,因爲人需要一點不痛快點綴,不痛快過後來個痛快,你不曉得多高興呢!所以一定要這麽調劑一下。
“應而不藏”,就是鏡子照東西一樣,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心中不藏。因此一切恩怨是非,過去不留;不是沒有是非善惡,而是過去不留,此心很平靜。“故能勝物而不傷”,能修養到這樣才能入世。
這一段很重要,尤其現在工商業的社會,大家生活忙碌,自己已經不是一個真人了。我們這些在工商業時代的人,二十一世紀的人,父母生下來那個人,一長大,那個原來的人跑掉了,後來活著的是假人,不是至人;都被物質環境忙碌得昏了頭。
要想真抓住自己是個人,應付二十一世紀的時代,必須要懂莊子這一段《應帝王》,入世能夠“勝物”,不被物質所打垮,不被物質環境所誘惑。“勝物而不傷”,不會傷害到自己,我還是我。(《莊子諵譁》東方出版社)
02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賭場,贏的也輸,輸的也輸
人一生都是忙忙碌碌,就是勞生。道家的文學還有個名詞叫作“浮生”,大家都讀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其中“浮生若夢,爲歡幾何?”這個“浮生”的觀念與名詞是由道家來的,和“勞生”是同樣的意思,人爲什麽感覺到生命是勞苦的?不管貧富,天天努力爭取、忙碌的對象,最終都不能真正的占有。一個富人,了不起每天進帳有一千多萬,不過搬來搬去,也不是他的。
物質世界的東西,必定不是我之“所有”,只是我暫時之“所屬”。與我有連帶關系,而不是我能占有,誰都占有不了。有些人用不著讀書,從一些現象,就可以把人生看得很清楚。只要到婦産科去看,每個嬰兒都是四指握住大拇指,而且握得很緊的。人一生下來,就想抓取。再到殡儀館去看結果,看看那些人的手都是張開的,已經松開了。人生下來就想抓的,最後就是抓不住。(《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塵沙聚會偶然成”,這個世界是一顆顆沙子堆攏來,偶然成功的世界。人生也是這樣,他是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的兒女,也是塵沙聚會偶然而成。
人生都是如此,忙了一輩子,爲兒女呀,爲家庭呀,忙到老死,最後嘛,眼睛一閉像那個蜜蜂一樣,爲誰辛苦爲誰忙,不知道,找不出答案。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賭場,誰賭贏了?誰賭輸了呢?只有當東家的老板賺了錢,其他的人都輸光了。贏的也輸,輸的也輸,這個世界就是這麽一回事。
“枉從得失計輸贏”,人生在世,誰對誰錯?誰贏誰輸?都差不多,最後都是沒有結論地走了。(《金剛經說什麽》東方出版社)
03 人生真正能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每一個念頭都不停留的,自然不停留。行雲流水,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體即空。不要你去用心,你去用心求空,已經被一個妄念遮住了,自性本來空。換一句話,我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應”字是方法論;如果以本體論來講,“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來無所住,盡管起用,用也空。
因此,後來佛再三講到,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已經講完了嘛!你也會念,曉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偏要求個得,偏要求個住。它過去現在未來,哪裏妨礙你了?自性本空嘛。(《答問青壯年參禅者》東方出版社)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拿禅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幹幹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禅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爲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像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迹。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的。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爲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金剛經說什麽》東方出版社)
【轉載自——“南懷瑾先生書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