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定格百年:牛車水都更入倒數 街市榮景成追憶定格百年:同鄉開檔媽姐光顧 嘗嘗濃濃家鄉味
5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使傳統戲曲漸漸走向沒落。怡園在1948年改爲大同市場,售賣各種衣物和日常用品,成爲新加坡最早的百貨商場,而哲園被改爲餅幹廠。怡園當時共有40多個攤位,每天人來人往,但到了1983年,不只攤位越來越少,生意也很差,攤販說,有時一天也沒有一宗生意。
照片中一位老人正在打掃攤位,雜亂破舊的空間、滿是汙垢的牆壁,讓人難以想象這曾是一間紅極一時的潮劇院。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牛車水戲院街(現爲余東旋街)先後出現了兩家頗具規模的潮劇院——怡園和哲園。兩院對壘,好戲連連。戰前是怡園的鼎盛時期,當時著名的潮劇班如老賽桃、三正順演出時,台下可以坐滿整千名觀衆。這裏在日軍攻占新加坡時充當避難所,日治時期一度停止演戲。光複後,也不再上演潮劇,但不時會有一些工會團體來搬演華語話劇,主題包括“打倒日本”。
《聯合早報》由創刊于1923年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發刊的《星洲日報》在1983年合並而成,早報今年迎來百年報慶。作爲百年報慶的活動之一,早報推出“定格百年”欄目,精選這100年來的200余張老照片,每天刊登一張,和讀者一同回顧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