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世界首富,大家或許想起的都是微軟老板比爾·盖茨、亚马逊老板贝佐斯等人。
如果有哪位中國人能成爲世界首富,那大家也覺得,一定是馬雲、馬化騰這些人。
但如果我告訴你,在2年多前,有一個中國人成爲了世界首富,身家達到了50000億美元,是比爾·盖茨身家的50倍!
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這個人就是海亮集團的創始人馮海良。
2017年8月10日,海亮集團的股票總值瞬間升到了5.4萬億美元,由于馮海良持有海亮集團92.8%的股票,所以他身家50000億美元。
當時比爾·盖茨的身家还不到1000億美元,所以馮海良的身家是比爾·盖茨的50倍。
爲什麽海亮集團的股票會突然飙升?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股票交易員輸入錯誤。
所以僅僅當了8分鍾世界首富,馮海良的身家就恢複正常。
但即便有這次烏龍事件,馮海良的創業故事也很值得說道說道:
他農民出身,靠著收廢銅起家,苦熬30年,現在身家320億元人民幣,還打造出3家上市公司!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農民出身,靠收廢銅起家
1960年,馮海良出生于浙江諸暨店口鎮,店口鎮是我國最大的銅加工基地。
或許也是因爲出生于這樣的地方,注定了未來馮海良是要以銅起家。
馮海良家中有兄弟姐妹7人,他排第6,家裏窮得叮當響,爸媽也沒多少錢供他讀書。
所以馮海良中學畢業之後,年僅19歲的他就前往供銷社當一名營業員。
是金子總會發光,哪怕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營業員,馮海良也做得很起勁。
憑借著踏實肯幹、任勞任怨的表現,他很快就被提拔爲分社經理的職位。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個很令人豔羨的職業,但馮海良並不這樣覺得。
他一直在等待機會,想要做出一番大作爲。
直到1985年中央下達了政策,馮海良抓住機會承包了供銷社下的一家小貿易公司,自己當起了老板。
說是貿易公司,但其實就是一個收廢銅的門店,馮海良就是靠收廢銅起家的。
但即便如此,馮海良也沒覺得有什麽丟人,反而越幹越起勁。
公司成立之後,馮海良就開始全國各地跑,收購廢銅。
僅僅幾年,他就憑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賺得了第一筆資産。
1989年,馮海良拿著自己這麽多年的積蓄,成立了一家銅材廠,正式進入五金加工行業。
爲了能讓自己銅材廠的産品能夠賣出去,馮海良四處拜訪客戶、不斷推銷,吃過不少苦頭。
那時候,被保安趕、在客戶辦公室前一等就是幾小時,這些事情沒少發生。
據馮海良自己後來回憶,當時真的是踏破鐵鞋拓市場,在艱難的條件下,抱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創業精神,長期奔波于大小工廠之間。
但馮海良都堅持了下來,他堅信要成功就要吃別人不能吃的苦。
他越戰越勇,越被拒絕就要繼續推銷,從不怕苦也不怕累。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工廠陸續拿到了不少訂單,産品銷路也開始通暢了起來。
當時,馮海良的公司還不叫海亮,只是單純的以地方和行業命名。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這樣肯定是不行的,于是馮海良就以自己的名字爲諧音,給公司取名海亮。
市場打開了,工廠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海亮生産的産品開始向格力、美的、海信、海爾、LG等等的知名企業供應。
之後,馮海良爲了進一步占據市場,先後建立了浙江、上海等7座生産基地。
就這樣,馮海良建立起了自己的商業王國。
打拼出3家上市公司
現在身家320億
但在五金行業做出了一番成績,馮海良並不就此滿足,他開始進入其他行業謀求發展。
1995年,馮海良創辦了諸暨海亮外國語學校,進軍教育界。
在教育界,馮海良也做得非常出色,到了2002年海亮教育更是從集團獨立出來,成立了新的集團公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亮教育是我國最大的民辦教育機構之一,也是國內爲數不多、能在美國上市的教育集團。
之後,馮海良又進軍地産行業,同樣做得風生水起。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的海亮集團已經擁有了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海亮教育集團、海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三家上市企業,在2018中國500強中排名位列第109位。
而馮海良也從一個收廢銅起家的農民,做到了現在身家320億。
即便已經成爲了億萬富翁,馮海良還是不滿足,想盡辦法想要讓企業繼續發展。
2018年8月,他開出年薪500萬,聘請了3位平均年齡29歲的“管理天才”進駐海亮集團,擔任自己的特別助理。
2018年2月初,海亮集團啓動“星青年”人才戰略,面向全球招募5000名優秀青年人才,其中“500萬年薪起步,招聘30歲左右的優秀管理人才”引發各界關注。
這3位人才,就是從2萬多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人員。
500萬年薪起步,3個人,一年薪資支出就是1500萬元,10年就是1.5億元。以後每年薪水可能還會遞增。
3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值這個錢嗎?海亮算的什麽賬?是作秀嗎?
這一事件不僅在社會上,在海亮內部也引發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