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股市,還是貨幣體系,乃至金融和經濟,都靠的是信用,信用來自于信心。
降准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刺激實體經濟、給社會以信心。
01 什麽是降准
先來看看,降准降的是什麽,專業名詞叫做存款准備金。
儲戶要把錢存到銀行裏,銀行再放貸出去,然後形成企業、個人的各種貸款,支持消費生産。
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儲戶有提現的要求,所以銀行必須留存一小部分錢出來應付儲戶提現的需求,這部分錢就叫做存款准備金,這個留存的比例就叫存款准備金率。
控制存款准備金的比率,就像控制水庫的閘門一樣,可以控制整個社會的信用規模。
在通過銀行體系的循環中,存款准備金有一個放大器的作用,關于存款准備金率的任何一個微小的調整都會引起社會信貸規模很大的變化。
有一本著名的書叫《貨幣崛起》,裏面講了一個哈佛大學 MBA 學生的課堂實驗,整個地還原了這個過程。
課堂上,讓一個學生代表央行,其他幾個學生代表不同的銀行和儲戶。
央行規定:所有的銀行存款准備金率是10%,也就是說每個銀行要留出存款的10%來應付儲戶的提現要求。那現在央行發行了100美元作爲咨詢費付給課堂的這個教授,然後教授作爲儲戶就把錢存進了一家銀行,銀行必須留10美元出來,那剩下的90美元就可以全部貸出去了。有個同學就拿到了這90美元的貸款,但他不會把錢揣在自己的兜裏,他又把這筆錢存在了另外一家銀行。那麽和上家銀行一樣,這家銀行也要遵守這個存款准備金率的規定,留10%出來作爲存款准備金,就是9美元,剩下的81美元可以貸出去。然後這個過程可以不斷地循環下去。
假設所有的銀行都按照央行的規定留10%的存款准備金,最後我們社會上流通的資金會有多少呢?猜一猜,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多。
一筆100美元的存款,按照10%的存款准備金率流通,最後可以讓我們整個社會流通的錢達到1000美元。平時在新聞裏你總是聽到,基礎貨幣(M0),廣義貨幣(M2)這種詞。在這個例子裏,100美元就是基礎貨幣,1000美元就是廣義貨幣,央行發行的這個貨幣就叫基礎貨幣,在10%的存款准備金率下,通過商業銀行體系的循環之後,社會上的貨幣供應量擴張了整整10倍。
這個倍數其實你算一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的倒數10,所以也叫貨幣乘數。
好了,現在有了這個概念以後,你就知道了,如果央行覺得市場上錢太多,或者太少,它完全是可以通過調節存款准備金率來控制貨幣乘數的。比如說現在錢多了,就要收縮一下,央行把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20%,那貨幣乘數變成了多少?0.2的倒數應該是5。
所以同樣100美金的基礎貨幣,現在市場上流通的錢變成了500美元,比1000美元整整少了一半。同樣地,要是央行覺得經濟過冷了,就放點水,然後把存款准備金率給降低,降低到5%,那市場流通的錢現在變成多少了?2000美元。
所以說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也就是央行給經濟放水。那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意味著收縮。所以現在你就明白了,爲什麽降准大家都歡天喜地,因爲市場上錢變多了,投資機會也變多了,大家的機會都變多了。
02 降准的作用
第一是刺激經濟。
不管是降息還是降准,都會提高市場的流動性,然後降低融資成本,刺激投資消費,從而刺激經濟走強。
像美國在2008年先降息到零左右,然後連續出台了量化寬松的政策,所以,市場很快就有了反應。到09年的時候,美國的各項指標就都開始回暖了,所以,很多人認爲,美國在那麽大一場金融危機之後能夠很快地複蘇過來,和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果斷的貨幣寬松政策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第二,會刺激資産的價格上漲。
打個比方,降准就相當于幹旱的時候在田地裏放水,那田裏的秧苗可能會長得更好。但如果水控制不好,也可能造成洪水的災害。
同樣地,當央行將流動性注入市場以後,這些錢被用到哪裏去,最後是不受央行控制的。那人們可以選擇投資實業、建廠房、擴大再生産,他們也可以選擇去搞投機,購買股票、大宗商品、房地産。
所以,這些多余的流動性就會流向資本市場,有可能帶來資産的泡沫。
03 總結
總結一下,降息和降准是國家常用的刺激經濟的手段。
對于做實業的企業,肯定是好事;
對于個人的存款,其實有一定的稀釋作用;
對于主動投資的人,不管是房産、還是股票和債券,都是利好。
—————————————-
公衆號:財富自由征途,用我的踐行,重新定義普通人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