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妻子們,她們很少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大多時候,在家聽從丈夫的,手上稍微有點權力的大戶人家的主母,倒是可以隨意支配傭人和安排家裏大小事務。但是,終究還是在一些既定欲成的條條框框中下活動,隱忍是一種常態,灑脫一點過上自己想要的一生更是種奢侈。
不過,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卻是這一群妻子們的“異類”,她28歲時抛下丈夫兒女,挽著小姑子掂著她那雙小腳周遊世界,她在歐洲學遊泳,在阿爾卑斯山學滑雪,跟徐悲鴻、蔣碧微學油畫。回國後,看到丈夫吸大煙、拈花惹草等等行爲,她未像其他妻子們一樣一度容忍,而是,直接提出離婚,讓丈夫感覺“顔面盡失”。
黃逸梵是沒有那麽多顧忌的,她沐浴過歐風美雨,追求著新派女性的生活,她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不想被束縛在傳統深宅,她期望自己成爲一個做得了自己主的新女性,她也真的做到了。
可是,她有這樣的勇氣,哪來的底氣呢?說起來,還跟她的娘家有關……
黃逸梵雖出生在門庭顯赫之家,但也是個舊式家庭。她的親生母親是一位農村女子,她從未喚這名女子爲母親,而是叫她“二姨”,她的父親在她出生前就已過世,黃逸梵的童年過得並不那麽幸福,小時候,她和當時大多數女子一樣,接受了纏足之痛。
1918年,黃逸梵與清末名臣張佩綸之子張志沂締結良緣,兩家家世相當,算得上門當戶對。黃逸梵高鼻深目美得十分羅曼蒂克,張志沂也十分有才華,兩人是大家眼裏公認的“一對金童玉女”。婚後,他們也一起度過了一段甜蜜時光,1920年,女兒張愛玲出生,1921年,兒子張子靜出生。
當愛情遇上柴米油鹽時,生活的爭吵就很容易發生。在一天天日子的消磨中,兩個人性格差異的碰撞時有發生,張志沂是個傳統之人,守著父親創下的祖業坐吃山空,沒有什麽大志向。黃逸梵不喜歡這樣的丈夫,她雖生在舊家庭,但她十分不甘于一直過著這大深宅裏傳統婦女的生活方式,他們開始爭吵不休,感情也出現裂痕。
1922年,黃逸梵的的養母(父親的大夫人)在上海去世,黃逸梵和弟弟黃定柱兩人商量把祖上的財産全部分了。弟弟要了祖上的房産地産,黃逸梵得了一批價值不菲的古董,加上之前由她一直掌握的那筆豐厚嫁妝,她也算是極富有之人了。這也是爲何在日後黃逸梵能夠無拘無束地在國外暢遊,最大的底氣來源了。
1924年,小姑子張茂淵要留洋國外,正對張志沂心灰意冷的黃逸梵立馬找了個由頭,說是小姑子一個人飄洋在外不放心,她得陪著。因爲,這個深宅大院,她們倆人的感情最好。就這樣,在小張愛玲才不到四歲,張子靜不過三歲之時,黃逸梵把孩子交給丈夫和家裏的姨奶奶照顧後,挽著小姑子的手就走出了國門。
她這一去,就是整整四年的時光。這四年,她見過了很多風景,走遍了異國的萬水千山,她還學會了遊泳,在阿爾卑斯山快樂的滑雪……國外生活這些年,她呼吸著自由的味道,享受著歲月的芬芳。
她還十分傾心畫畫,爲此還專門拜了師學畫,與徐悲鴻、蔣碧微等社會名流也都十分相熟。不過,也許她的畫畫得不怎麽樣,因爲,她並沒有什麽可以留下來的作品。興許,畫畫不過就是一時的興趣愛好。
在黃逸梵醉心于異域風光之時,國內的張之沂也沒有閑著,他找了小妾,抽上了大煙,帶著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1928年,當黃逸梵看到這一幕幕之後,就定了和張之沂離婚的念頭,不過,她沒有馬上就辦離婚,而是幫助了張之沂去到醫院把大煙戒了之後。
起初,張之沂是不願意離婚的,對黃逸梵,他是有感情的,他在臨去律師處簽字時反複反悔不肯簽字。離婚,在那個年代是多麽了不得的事情,在他看來又是多丟臉的事情,可黃逸梵決定了的事是不會反悔的,見她的態度,張之沂心不甘情不願地在離婚協議上簽下了字。
張愛玲和弟弟還是跟著父親生活,母親則搬出了大院,和張茂淵搬進了上海一個公寓裏住。張愛玲的童年對母親印象並不太深,只是在父母離婚前,母親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這段時間,她覺得過得很開心。母親從西洋回來,帶來不少新鮮的事物,給她和弟弟講了不少有趣的事,還給他們的房間都重新布置了一番,這些小特別,張愛玲很是新奇特別興奮。
黃逸梵也擔心年幼的子女,因爲父母親的離婚,讓他們怨恨上誰,尤其是張愛玲,她已經8歲了,心思又極爲敏感,黃逸梵對她說:“我跟你父親離婚了,這不能怪你父親,他要是娶了別人,會感情很好的,希望他以後遇見合適的人。”
她還爲兩名子女爭取了上學的權利,尤其是張愛玲,在母親的安排下,不僅開始學習繪畫、英文、鋼琴和古典名著,還進到了西洋學校上學。1931年,在黃逸梵的助力下,張愛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就讀。可以說,在教育方面,黃逸梵對女兒是傾注了一些心思的。若是沒有黃逸梵,張愛玲也許就在父親的“子曰詩雲”中與門當戶對的對象嫁人了。
1932年,黃逸梵又帶上了幾件古董踏上了前往法國的遊輪。這些年,她倒是打著賣古董做生意的自我欺騙,倒騰掉不少古物。張愛玲在母親離去後的第二年,發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父親張志沂發現了她的文學天賦,就教她學寫舊詩。1934年,父親再婚,1936年,黃逸梵帶著一會美國男友回國了,張愛玲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寫了多部作品,不過,一直未發表。母親這些年忽走忽回,她也習慣了。
離了婚之後的黃逸梵,男友倒是一直在換,可她的生活,卻一直從未穩定過。她討厭坐吃山空,可終究她還是過成了從前自己眼裏看不起的那樣了,國外的消費是極大的,分得的古董物件越倒騰越少,黃逸梵在中年之後,也慢慢感受到了一股資金緊張的壓力。
這年,張愛玲面臨上大學,此前,因爲後母對他們姐弟倆並不善待,還愛在父親面前挑撥離間,她和父親張志沂的關系徹底鬧僵了,她投奔向黃逸梵。可是黃逸梵的錢也越用越緊張,脾氣也越來越差,每次,張愛玲向她伸手要錢,都要看盡臉色。當後來兒子張子靜也要來投奔她時,她委婉地跟兒子解釋,目前她的經濟能力要供養愛玲讀大學已經很是吃力,叫他還是回去跟他的父親爲好。她的這番話說完,愛玲和她的弟弟都哭了……
黃逸梵和張志沂的離婚,終究還是造成了對子女們的傷害。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沒有離婚,一個家庭整日無休止的爭吵,又未必是對子女成長好的呢?
黃逸梵雖然按照自己的意願在生活,但從她晚年的生活來看,她這一生卻是失敗的。那個年代,戰火紛紛,哪裏有安定,她國內國外來來回回,也吃過不少苦。在一次她的一個做皮件生意的男友死于新加坡的炮火中後,黃逸梵跟著難民的船,逃到了印度,爲了生存,她做了尼赫魯兩位姐姐的秘書。1951年,她已經55歲了,爲了生計,她在英國的一家工廠做工,從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也開始淪爲了一名制皮包的女工。
1957年,她在英國辭世,享年61歲。
再回看她的一生,她本來有一副好牌,坐擁無數可以變現的財富,可還是被她沉迷于國外的山山水水中消耗殆盡,把人生打成了一副爛牌。在子女面前,她更是有所虧欠,這一切,可以從後來張愛玲寫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