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不能批評弟弟,弟弟還小,不懂事。”弟弟故意亂扔東西,不讓扔,還躺在地上鬧,我多說了幾句弟弟,被姐姐批評。
“媽媽,你難道就讓弟弟這麽一直哭嗎?你不心疼他嗎?”關燈後姐姐已經躺在床上睡,弟弟在那一直搗亂,影響姐姐睡覺,我阻止,弟弟大哭,我冷卻他幾秒後,姐姐著急了。
“媽媽,我不吃,給弟弟吃。”弟弟困了,有些鬧覺,要吃山楂片,之前吃了不少,我故意只給了幾片,其他的大部分給姐姐,姐姐卻拒絕,聲稱要給弟弟。
最近四歲的姐姐開始對弟弟更加友愛了,總是在我“虐待”弟弟時,護著弟弟,好像我是後媽似的。
而弟弟也是報恩似地對姐姐好,姐姐咳嗽了幾聲,弟弟趕緊給姐姐遞過水杯。姐姐摔倒在地上,弟弟跑過去拉姐姐起來。
看著這兩個僅有兩歲年齡差的姐弟倆如此相親相愛,即便是被認作是後媽,我也心滿意足啦!
可能你們會問,你是怎麽做到的呢?說起來我確實用了一些技巧。
很多人生二胎大部分原因是想給孩子找個伴,而我最初的原因僅僅是弟弟意外降落在了我肚子裏,我舍不得殘害一條無辜生命,就選擇留了下來。
既然老天爺給了女兒一個弟弟,我作爲媽媽當然也希望姐弟倆能夠一直互助互愛,不因以後各自有了家庭而疏遠,更不因我和爸爸的離去而慢慢斷了親情的鏈子。
慕尼黑成長心理學家和家庭學者哈特穆特·卡斯滕说:“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长久的关系”。
所以如何讓這種特別的關系呈正向的走勢,是我這位大齡媽媽的使命,畢竟我陪他倆的時間遠遠趕不上他倆互相陪伴的時間。
匹斯堡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肖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说,在孩童时期能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人可能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也能表现出较强的社交能力。
兩個孩子還有這個好處,這麽難得的社交鍛煉機會,我怎舍得視而不見。所以我發誓,一定要利用好倆娃的資源,努力營造氛圍、創造機會讓他倆能夠彼此更多地是相愛而不是相殺。
搭好愛的信息傳遞橋梁
子女關系專家勞裏·克莱默说:“即使再孩子得到父母充分呵护的家庭,如果没有人教会他们如何做,小孩子也可能无法与兄弟姐妹发展出亲善的关系。”
孩子間的情感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對于不會說話的孩子。這個時候媽媽要學著搭好孩子們間愛的傳遞橋梁,讓孩子之間知道對方是多麽地愛自己。
1、借助家長的力量促進倆娃互相表白
平時我經常會時不時對兩個孩子,表達我對他們的愛,比如我會抱一抱或者親親他們,告訴他們我有多愛他們,讓他倆習慣于這種愛的表達方式。
有時借機會,我就會問他們:“媽媽愛你們,還有誰也愛你呢?姐姐或者弟弟也愛你哦。”
每晚給女兒和兒子唱的舒伯特搖籃曲《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我改了歌詞: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愛你。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姐姐/弟弟愛你。然後還會把全家成員,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大姨、小姨、舅舅等都說一遍愛他們。
營造愛的氛圍,讓孩子沐浴在愛的懷抱裏,被愛滋養長大的孩子,會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自然對陪伴自己長大的手足也會充滿著愛和恩情。
女兒上了幼兒園,放學回到家,有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留給她,我都會特意告訴她:“這是弟弟留給你的,你看弟弟多疼你呀!謝謝弟弟嗎?”然後女兒就會很開心地親一口弟弟,說著謝謝弟弟,我愛你的話。
而對于弟弟,每次被姐姐袒護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你看姐姐多疼你,愛你呀!你也記得要愛姐姐哦!”
總之,我會借助生活中很多場景和機會促進他倆相互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
2、給倆娃機會互相幫助促進感情
互助方可以互愛,孩子在互相幫助中增強對彼此的感情和情感依賴。
有時我在忙,兒子找我幫忙,我會告訴他:“寶貝,媽媽在忙,不方便,你去找姐姐幫下忙。”兒子有時表達不清楚,我會幫他表達:“姐姐,你能幫幫我嗎?謝謝姐姐。”女兒就會很開心地伸出援助之手。
平時我給姐弟倆東西吃,通常的做法不是同時拿給他倆,而是讓其中的一方拿給另一方,這樣對方就會很感謝另一方,也會讓一方懂得分享。
他們的感情就是在這樣你來我往的過程中建立並加深了。
避免相互”怨恨”的行爲
很多父母非但沒有意識刻意創造機會促進倆娃的情感建立,相反經常無意識做了很多導致雙方互相怨恨的事情。
要想孩子們之間真正的相親相愛,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1、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说过:手足战争的最大症结在于,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关注。为什么?对孩子来说,更多的关注代表更多的爱。当孩子感觉父母在某些事情上“公平”,便感觉父母的爱有偏差,继而对自己的手足产生怨恨情绪。
大量研究也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爲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的一部教育紀錄片《零零後》,其中有一個故事導演取名叫《時光若倒流》二胎家庭裏的局外人。故事的主人公叫談雨萌,2003年出生,妹妹2014年出生,也是紀錄片裏唯一一個二胎家庭。
妹妹出生後不久,進入初中的萌萌,每天與父母交流甚少,與小時候反差極大,對此父母將其歸結到:青春期的叛逆。
但在一次與其他家庭去遊輪旅行的時候,一位朋友道破端倪:爸爸抱著妹妹,媽媽跟在後面,就你們一家三口,而萌萌自己在一邊,連朋友都覺得萌萌變成了這個家庭的局外人。
青春期的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妹妹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相處方式,她必須與妹妹共同分享爸爸媽媽的愛,這讓萌萌感覺到了孤獨,失落。妹妹搶走父母對萌萌更多的關注,很多時候,都是萌萌一人在吃飯,爸爸媽媽與小柚子在玩耍。
小時候,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萌萌,而現在,父母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妹妹身上,萌萌心裏有極大的落差,加上青春期的反叛,她把所有的不滿都發泄在妹妹身上,所以,她不喜歡妹妹,不喜歡陪妹妹玩,甚至有些討厭這個搶了父母的小不點。
孩子沒有選擇權選擇自己的父母,而更沒有選擇權選擇不做姐姐或哥哥,他們做的只是接受父母帶給他的一切。
曾經的愛因爲弟弟或妹妹的到來似乎全被奪走了,自己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冷落,不再是爸爸媽媽的最愛,大寶會心聲怨恨,認爲這一切都是弟弟或者妹妹導致的。
兩年前發生的一起二胎家庭案件就是血的教訓:
河南3歲的男孩因爲覺得弟弟的出生奪走了家人對他的愛,餵37天弟弟吃到肚子裏的長達3.5厘米的螺絲釘。
好在被媽媽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成功取出了螺絲釘,否則又是一起悲劇。
因此爲了避免類似慘劇的發生,父母在有二胎後一定要多關注大寶,可以說在最初,大寶的關注需求比二寶要多得多。
在我從懷二胎後,我對女兒的愛是從來沒有變化過,沒有因爲擔心肚子裏的孩子不去照顧她,不去抱她,我依舊在盡著自己作爲一名媽媽的職責。在兒子出生後,雖然在月子裏,女兒除了暫時不能和我睡覺,其他我依舊參與,給她洗澡、餵飯、換衣服等,爲的就是讓她不要感覺到因爲有了弟弟,媽媽的愛少了一些。
在我們家,在對待姐弟倆上面,全家達成了一致原則:杜絕以大欺小,更不能倚小賣小。姐姐沒有義務一定要讓著弟弟,而弟弟做錯了一樣受到批評。
堅決避免讓姐姐感覺到自己是被忽視的或者不被愛的。
前幾天有一次,兒子因爲很懂事的一個行爲,引起了全家人對他的關注,我也在內。但是我不經意間看到了一旁失落的女兒,眼神是委屈的,我趕緊也趁機表達姐姐是多麽地懂事、多麽地疼人,女兒才露出了笑臉。
女兒四歲了,比小時候更加敏感了,每次她和弟弟打架,如果是她的不對,我會批評她,但同時也會告訴她:“如果弟弟做得不對,我也會批評弟弟,媽媽也心疼你。”她每次聽了之後都很開心。
有了弟弟或妹妹,“我也值得被愛”是給大寶最好的成長滋養品。
此外,美國康奈爾大學老年醫學專家卡爾·彼莱玛研究发现,为人子女,无论是妈妈的掌上明珠,还是她眼中的害群之马,常常感到妈妈偏心——对一个孩子好过另外一个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一直到了中年,都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記得前幾天看到的一個視頻,在暴雨傾盆的夜晚,上海青浦11歲的男孩竟然離家出走了,原來是因爲媽媽生了二胎,大兒子覺得有些失落,覺得自己在家就像外來人一樣。看到孩子邊說邊流淚的樣子,作爲二胎媽媽的我看著真是心疼。
倘若這對父母還是依舊只顧二寶,忽視大寶,將會在大寶心中種下不被愛、不值得被愛的種子,長大以後甚至會出現情緒管理問題,繼而引發抑郁等症狀的出現。
我相信很多父母其實不是故意忽略大寶,而是太關注小寶,無意而爲之。
在二胎家庭裏,父母以及其他照看人,一定要做細心的家長,真正做到公平對待倆娃,情感上更是一樣去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有一本繪本叫《你們都是我的最愛》,我經常拿出來給姐弟倆講,爲的也是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倆是怎樣的,無論出生順序如何,爸爸媽媽都是一樣愛他們,他們都是我們的最愛。
2、避免比較
正面管教專家簡尼爾森在書中多次提到:“不要將一個孩子與其兄弟姐妹進行比較,或者與其他任何人比較。這對孩子是不尊重的,並且是冷人沮喪的。”、“不要在你的孩子們之間進行比較,或者說:爲什麽你就不能像哥哥那樣好呢?”這種做法是一把雙刃劍,它會讓其他孩子感覺自己比不上哥哥,同時也會給哥哥施加壓力取悅你。”
比較不僅無益于問題的改善,更是對孩子間的感情非常不利,其中一方可能會因此怨恨另一方,認爲父母不愛自己、經常否定自己,就是因爲對方的存在。
在《孩子的成長,媽媽的修行》一書中,也提到不要拿兩個孩子做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父母的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不能總是說“你看誰誰誰怎麽好,你怎麽就不學學呢?”
每個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在其著名的《智能的結構》一書裏談到,智能是多元的,人和人之間的智力差異不是等級性的,而是結構性的。
他提出人的智能有八種,即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動覺智能、內省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
認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和獨特的智力組合,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家長要做的,是多看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發揚優點,改正不足,不要隔著門縫把人看扁,更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應該善于發現和識別自己孩子的優勢智能,然後用適合其風格和特點的方式來促進其學習和發展。
所以孩子們在進入小學以後,他們之間的學習成績或許存在不同,父母一定注意避免比較,而是應該陪孩子一起,幫助他們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曆山大·托马斯和斯蒂拉·切斯的一项研究项目,对114人進行了追蹤研究,從這些研究對象的嬰兒期到成年期,通過觀察、測試、訪談等,研究了人的“氣質”。通過父母訪談,獲得了有關嬰兒和兒童行爲的詳細描述,並把它們按九個維度加以評定,某些特征被分到一起,形成三種類型的氣質:
易照養兒童(約占樣本的40%):在嬰兒期能很快地形成日常生活習慣,通常比較樂觀,容易適應新環境。
難照養兒童(約占樣本的10%):生活習慣不規律,接受新經驗較慢,有消極和強烈的反應傾向。
慢熱兒童(約占樣本的15%):不活躍,對環境刺激的反應溫和、抑制。心態消極,對新經驗反應慢。
還有35%兒童不能劃分爲上述三種類型,他們的氣質屬于三種氣質特征的不同組合。
孩子天生存在不同氣質,父母應該細致觀察,了解並接受孩子間的差異,避免沒有必要的比較。
我家兩個孩子的氣質不同從我肚子裏就顯現出來了,懷我兒子時我明明吃飽了,但還是饞,想吃東西。兒子出生後,果然是妥妥的一枚小吃貨。而懷女兒的時候我一點都不饞,女兒出生後,在吃得方面很會控制,飽了多一口都不會吃。總體上女兒乖巧堅強,兒子愛哭愛鬧。有時我也會下意識比較,但是我更知道女兒就像一株仙人掌,屬于易照養兒童,而我兒子就像一株蝴蝶蘭,屬于難照養兒童,需要精心照料。
即便同樣的父母,也因爲播種時間不同、土壤條件不同,結的果實自然也會不同。
認識到孩子間的這種不同,父母就比較容易克制比較的心理,避免孩子之間,因爲比較帶來的相互抱怨、甚至怨恨。
3、不凸顯任何一方對另一方的消極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淡化由于一方的原因導致另一方受到限制或者責怪。
記得在我兒子出生後,女兒那時剛兩歲不到,兒子需要通過足夠的睡眠進行發育,但他當時睡眠不是很好,很容易醒,還屬于難照養的孩子,所以我當時很容易情緒不好,經常批評女兒:“請不要弄聲音,弟弟在睡覺,你再這樣就請出去。”……諸如此類威脅的話。女兒畢竟是一個才兩歲左右的孩子,哪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呢,有時弄出了聲音,我還會很嚴厲地批評她。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做法,女兒會認爲因爲弟弟的存在,她受到了苛責,因爲弟弟,她才沒有活動的自由。長期下去,只能是讓女兒怨恨甚至憎恨弟弟,更不要說喜歡弟弟了。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爲,開始淡化弟弟是導致姐姐不能自由活動的原因,而是告訴她:“只要有人休息,我們都需要小點聲音,不僅僅是弟弟,還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而且在你睡覺的時候,我們大家包括弟弟也不能故意出聲音,影響你休息。”
我這樣說的目的就是告訴姐姐:不只是弟弟這個個體會限制她的一些活動,其他人如果在相同的情景下,她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爲。避免強化因爲弟弟的存在帶給她諸多不便,也不要讓她認爲這是弟弟的特權,而她也享有一樣的特權。
耶拿大學的個性心理學家弗朗茨·奈尔说:“手足关系在人的生命当中大多遵循一个U形的軌迹。在孩童時期關系十分密切,隨後在青春期之後變得松散,正常來說,在各人忙于自己的工作、伴侶和孩子的時候距離最遠,但到了老了的時候再次變得十分親密。”
我們不指望他們一直親密無間,但一定是把彼此放在心上,在有需要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想到對方。
寫在最後:
子女相親相愛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而子女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父母刻意經營。做細心的父母,不偏不倚,給孩子們創造有愛、和諧、公平公正的生長環境。
有一天等我們老了,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孩子們會說:爸爸媽媽,謝謝你給我帶來的手足情,讓我感覺不孤獨。
我是倆娃全職媽媽,曾就職于行業內知名中法合資公司,家有兒女各一枚,關注孩子成長和教育,並踐行育兒即育己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歡迎關注我@陪兩小只蝸牛去散步,共同成長和進步。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必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