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西方交往溝通差異的比較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我們應該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範圍內,人們共處時很少產生交往溝通上的障礙;但若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另一種文化背景的人時,往往會出現誤解或發生沖突,影響到交往與溝通並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本文擬從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差異方面進行比較,以使我們了解哪些方面我國和西方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差異的主要方面是什麽,便於我們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溝通過程中的誤解和障礙,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是各種各樣的,經過我們研究分析,發現其中有幾個方面如捲入度、行為方式、自我表現和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差異最為顯著,下面進行分別闡述與分析。
一、心理捲入度差異
交往溝通中的「捲入度」即人際交往溝通過程中的心理捲入度,是指人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響的程度。心理捲入程度過高是指個人在心理上與對方信息的關聯程度過高。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人會過分地關心對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難了,他比朋友還憂心忡忡;朋友辦事出現失誤,他比朋友還內疚和自責等;心理捲入程度過低則相反。在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心理表現中,明顯存在著中國人捲入度偏高而西方人捲入度偏低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際交往,由於受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中國人熱情好客,在人際交往中飽含熱情,似乎沒有什麽可保留的,對於了解對方有關年齡、職業、收入、婚姻狀況、子女等問題,覺得都理所當然。而在西方國家中,特別重視對方的隱私權。個人穩私主要包括如年齡、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觀念如支持或反對何種黨派、個人行為動向如去什麽地方、與誰交往等,凡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都不能直接過問。西方人一般不願意干涉別人的私生活和個人隱私,當然也不願意被別人干涉。
比如,中國人會直接詢問別人所買物品的價格。因為在中國人看來,物品的貴賤只是表示該物品的質量。而在西方人眼裡,如果你直接詢問別人所購物品的價格,就可能是探問對方的經濟條件,因此,這也是西方人的隱私,屬於不宜直接詢問的問題。如果你想了解該物品的價格,只能委婉地誇耀、贊賞該物品,而這樣的情況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訴你該物品的貴或賤,不會告訴你準確價格。再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唿時喜歡問一句「上哪兒去」,這是招唿的一種形式。而在美國,你如果問朋友上哪兒去,則可能會使對方尷尬,因為這也屬於對方的隱私,是你不該過問的。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可以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共距離四種。中國人的空間距離相對較近亦即人際心理捲入度高。我們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兩個中國少男或少女挽臂親昵而行,而在西方則很少見到。西方人覺得中國人過於親近,而中國人又會覺得西方人過於冷淡、傲慢,過分疏遠,是不友好的表現。如果中國人發現交際對方的衣服上有根線頭,他會很自然地幫助對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裡,這是不禮貌之舉。中國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會上前摸一摸,詢問價錢或質地;而西方人則不會這樣做,他們更多的是羨慕,並直接贊美。
上述實例都是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所致。東方人非常重情重義,西方人則崇尚個人獨立。西方人在空間距離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場所,大家都十分自覺地為對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間。比如,排隊的時候他們總是習慣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中國人在此類情況下習慣於人挨人、人擠人,視為正常[1]。
了解了這種差異,我們在與西方人交往溝通過程中,要註意心理捲入度不要過高,以免引起誤解而造成溝通的障礙。
二、行為方式差異
交往溝通中行為方式(包括思維方式)的差異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從幾個典型方面來進行闡述分析。
在溝通的方式上,西方人喜歡開門見山;中國人習慣委婉迂迴。「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斷是西方理論家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由此引發的「線性推理」的觀念,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中國人大多不採取直線形的方法,而是採用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線,人際交往中這種傳統方式導致的做事風格或處事方式,至今未嘗有根本改變。
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傾向直接提出他的觀點,甚至用辯論的方式來交流。在會議結束後雙方不影響相互情誼。可是在東方社會特別是在中國,傾向於間接婉轉及話中帶話、旁敲側擊的方式溝通。另外,在雙向溝通中,形體語言、表情動作是最重要的訊息。若是在溝通中表情嚴肅,溝通的氛圍讓別人感覺是在被訓斥、責備,則更易引起對方的抗拒。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維,一種思維、觀點,總是先全盤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鳴驚人,在爭論中再逐漸糾正自己的偏激之處,最後被人們接受,成為流行的新理論新觀點,存在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等等,莫不如此。他們在創立理論的過程中(特別是初期),往往好走極端且有意言過其實,尤其喜好只「擊」一點不及其餘。待理論建立起來後,再來進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學派,新行為主義,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個是非曲直,絕不含煳。在國際關係中也如此,經常使用偏激語言或偏激行動[2](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可為典型事例)。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儘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於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麽,客人一般會說「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並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麽,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並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喝點什麽」;如果客人想喝點什麼,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麽飲料」,並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喜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議和勸告,以示關心和愛護。但中西方人在提勸告和建議的方式上卻有很大區別。中國人向朋友提建議和勸告的時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應該」、「不應該」,「要」、「不要」這些帶有命令口氣的詞。比如,「天氣很冷,要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等。西方人在向親朋好友提勸告和建議的時候,措詞非常婉轉,比如,「今天天氣很冷,我要是你的話,我會加件毛衣」;「你最好還是把鬍子颳了吧」。一般來說,雙方關係越接近,說話的語氣越直接。但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也不會使用像我們那樣的命令語氣。否則,會被認為不夠尊重自己獨立的人格。
最耐人尋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顯示,長期旅居東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東方人,在心理實驗中的表現都介於中西方之間,並沒有顯示西方人或東方人的行為特徵。這預示著,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許會出現新氣象[3]。
三、自我表現差異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鬥,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的是,中國文化則提倡謙虛謹慎,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無論任何時候謙虛都是一種美德。
一般來說,中國人大多反對或蔑視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這在中國人看來當然是一種謙虛的說法,而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鑑賞力。可見,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麽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我恐怕難以勝任。」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om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並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並表示自己肯定能幹好。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贊美的態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贊美的時候,儘管內心十分喜悅,但表面上總是表現得不敢苟同,對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啊」,「過獎了」等。而西方人對待贊美的態度可謂是「喜形於色」,總是用「Thank you」來應對別人的贊美。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自己為自己負責。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鬥,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正由於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往往就成為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利他主義。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則會被視為「多管閒事」。
四、人格特徵的差異
中西方的人格差異在兒童期就有顯著差異。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理。而中國家長受封建社會意識的長期影響,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無責任感」的,家長對孩子負有全面的責任,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極大地束縛了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發展。
從人格發展方面來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體系使中國人更內向、抱負水平較低、依賴性強、篤信權威、求同、保守等不足,但相對地比較能吃、任勞任怨、忍受能力強等優點;西方人明顯地更加外向,抱負高,從小註重雄心壯志的培養,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主體性、創造性、求新求異性,但責任感略差,忍受力較差。中國由於生產力低下,老人們靠人撫養,故衍生了長輩的絕對權威觀念,子孫們絕對服從長輩。中國文化上的這種「長上文化」嚴重阻礙後代人獨立、健康的發展,挫傷青年人的蓬勃銳氣。
從做人做事風格來說,在古代中國,無論做人做事都帶有表演性質。中國人發明「做人」一詞一向很絕妙。它意味著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做出來的,而且是做出來給人看的。中國人生活得比較封閉,人際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註重選擇交往對象的品質,總想和人品好的人交朋友,故有時顯得很孤僻。從人格方面來講現代社會的中國人與古代差別並不太大。西方人做人做事都比較直接(國際關係除外),內外基本一致,生活態度開放,交往圈子大,不拘小節。
西方人辦事有計劃性,時間觀念強。他們認為。工作時間就應該拚命干,休閒時也應盡情瀟灑。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是,美國人在休閒時從不談工作。在工作中,經理與下級保持一定的等級距離,對下級的工作過錯極為認真與嚴肅。但在休息時,下班後或一起在酒吧、高爾夫球場時,上級和下級之間毫無等級距離,關係融洽,熱情友好,經理也會虛心地向下級討教經驗。這說明西方文化有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分。在私人空間裡,無人可以入侵。在公共空間裡,每一成員應受公共空間區域的限制。但如果再中外合資企業中,中方經理如沒有認識到美國的這種文化。而是以中國的文化來對待美國的文化,就會產生沖突[4]。
綜上所述,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在合資企業中屢見不鮮。這種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誤解和關係惡化,甚至導致商務活動和決策的失敗,嚴重影響合資企業的發展和利潤的回報。即使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據《華爾街雜誌》估計,每年因為跨文化溝通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也高達幾十億美元。文化差異與沖突已成為國際商務溝通和文化交流的絆腳石,值得我們大家深入思考,多方面進行研究比較,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使中國更好更快地發展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