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穎隨行育兒經
互聯網時代,手機被家長視爲影響孩子學習的“攔路虎”,成爲親子關系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家長對它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在孩子上大學前將手機一直沒收。
可是疫情當前,孩子們在家上網課,手機、IPDA、電腦反成爲必需品,好多孩子一邊上網課,一邊堂而皇之的玩遊戲、聊微信、刷視頻。急得家長們團團轉,但卻一愁莫展。
很多家長說,已經想過很多辦法了,打罵孩子、斷網、沒收手機,但都沒有效果,而且還鬧得孩子越來越厭學,親子關系更緊張。
到底有什麽辦法,才能讓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認真學習呢?
其實辦法很簡單,要想改變孩子不再沉迷手機,家長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只需要4步驟就能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
01、什麽樣家庭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機?
第一類:父母喜歡玩遊戲,玩手機的家庭,孩子也容易沉迷。
第二類: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很大。
通過兩個方面來了解父母是什麽樣的教育方式?一是看家裏有沒有規則意識。二是父母對孩子是不是和善。兩個組合會産生常見的四類家庭:
第一類:父母做事沒有規則,對孩子只講和善,俗稱溺愛型家長。這類父母看著孩子玩手機,都不敢多說,唯恐孩子不開心,會生氣。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只會對手機越來越上瘾。
第二類:父母做事沒有規則,對孩子也不和善。俗稱忽視型家長。就像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管,孩子玩手機的瘾會越來越大。
第三類:父母做事有規則,但是對孩子也不和善。俗稱控制性家長,孩子玩手機被父母管得越緊,很容易反彈,所以才導致某些孩子跳樓、自殺、離家出走,就是爲了與父母對抗。
第四類:父母做事有規則,對孩子也和善。這是我們希望能做到的權威型家長,這樣家庭的孩子比較不容易沉迷于手機。
《正面管教》一書中,曾用五個字高度概括了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善而堅定”。即父母應在有規則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有效管控。
02、孩子爲什麽會沉迷手機?
想想,孩子爲什麽這麽喜歡手機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手機成爲每個人的標配,直接替代了電視、固話、錢包、照相機…。
對從小在觸屏時代長大的孩子,手機就是必備品,拿起來就很難放下。甚至我們做父母的,想要擺脫對手機的依賴,也是很難。
所以,孩子會喜歡上手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過度沉迷于手機,就不太正常了,家長就要分析原因了,一般來說孩子會沉迷手機主要有三種原因:
1、父母的缺失。“爸爸媽媽沒時間陪我,手機上有很多朋友”。父母的缺失是導致孩子沉迷手機最根本的原因,孩子只能去尋找對他來說重要的那個人,手機是一種途徑。
2、遊戲缺失。“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太無趣,手機遊戲樂趣多多”。現代的孩子越來越缺乏有趣的課外活動,除了上學,就是補課,除了做作業,還是做作業。
3、同伴的缺失。“學習太枯燥了,手機上啥都有” 。 “成績差、壓力大,玩手機沒那麽累”。周末想和同學一起玩,都很難,因爲大家都在上補習班。
除了這些原因,現在的商業化的網絡遊戲,每款遊戲都是經過數百萬玩家的數據和調研所設計,就是爲了讓玩家能沉迷,他們比你知道你的孩子喜歡什麽,願意付出什麽,以及什麽是他喜歡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擺脫網瘾,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家長還要從自身的改變開始,如果只是把手機當做洪水猛獸,不去深入了解,不去與孩子有效溝通,逃避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禁止孩子玩手機是不現實的,家長還需要學習如何智慧應對手機。
03、家長學會智慧應對手機,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很多學校都是不准孩子帶手機上學的,但曾經有位校長這樣說過:“零零後的孩子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手機、遊戲、互聯網都是這些孩子未來生存的必需能量。我們剝奪了他們使用的權利,其實是剝奪了他們的生存權利和自我生長機會。”
所以說,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不能只沒收,而應該重在引導,從了解孩子出發,進行有效溝通。
第一步:理解孩子。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很多父母肯定會很自信的說:“我生的孩子,我還不了解嗎?”問你以下幾個問題知道嗎?
1、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誰嗎?
2、他們爲什麽能成爲好朋友?
3、孩子和好朋友相處的模式是怎麽樣的?
4、你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嗎?
如果你都非常清楚,說明你是合格的家長。但如果你一題都答不上了,可能你對孩子的關心、了解真的太局限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社交能力越來越值得家長的重視。爲什麽會有這麽多孩子喜歡打遊戲,其實主要是爲了社交的需要,同學們都在玩,我一個人不會,就會被排斥。
-你了解互聯網嗎?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互聯網化,網上購物、點外賣、微信支付、手機閱讀….,都離不開網絡。零零後的孩子,如果不會上網,可能就成爲異類。
所以,不是孩子不能上網,而是要教孩子如何正確與網絡相處。
網上有一組數據分析,學生使用手機主要是用于什麽用途?調查顯示,87.4%的學生上網還是爲了學習,其次才是社交、遊戲和其它。
手機還是我們學習的一種主要工具,關鍵是如何引導孩子能自覺自願地使用好手機,而不是天天沉迷遊戲。
那你家孩子上網主要是幹什麽呢?你要找到你家孩子的問題,不要一概而論,覺得孩子拿著手機,就肯定是在玩遊戲,你應該看看孩子經常在使用的APP、上那些網站,才知道孩子到底對什麽感興趣。
-你了解網絡遊戲的規則嗎?
很多家長都是聞遊戲就色變,的確玩遊戲的時候,很容易讓人上瘾,因爲玩遊戲的時候,人類體內的多巴胺會升高,形成一種心流,心流會讓人感到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所以會很喜歡,不斷刺激這種幸福感,就會上瘾。
美國哈佛的心理學家斯金納發明的”斯金納箱“這一實驗,就發現了生物成瘾的內在原因。
他將一只很餓的小白鼠放置在箱子裏面,最開始小白鼠無意間按壓到了杠杆,發現有食物掉下來。很快,小白鼠發現了獲得食物的規律,就不停地按壓杠杆,按鈕這一動作就是"上瘾"過程。
斯金納箱實驗,就解釋爲什麽賭博、老虎機、手機這些東西會帶給人們這麽多的依賴性,甚至上瘾。
而網絡遊戲就是抓住人的心理,抓住上瘾原理,設計系列的遊戲機制,就是爲了讓玩家上瘾。
遊戲裏面設置有任務體系,可以積分、升級,基本上每次努力都會有回報。這就很符合孩子的即時就要的感覺,做到了什麽,就能獲得獎勵。
遊戲裏面還有排位機制,你是什麽等級,你距離別人差距是多少,如果要升級,還應該做什麽?如果你在遊戲裏面排名很高,就能被所有人看到,感覺到被衆人認可,被崇拜。
遊戲裏面的獎勵機制。有著非常簡單、明確的規則,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做,差多少,就會得到什麽樣的獎勵。
我們家長就要了解這些網絡遊戲裏面的機制,然後思考如何使用在孩子的學習中。
第二步:有效溝通。
有些家長說,這些我都了解,可還是沒有效果,孩子還是沉迷手機呀,那就是你的溝通問題了。因爲在家庭中,90%的問題都源于不會溝通。
親子溝通爲什麽總是沒有效果?首先看看,家長是怎麽樣溝通的呢?
一看到孩子在玩手機,有的家長是這樣說的:“你就知道玩遊戲,你的作業做完了嗎?現在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從今天開始不准玩手機了。”
這樣的溝通一定會激起孩子的對抗。孩子又如何會聽你的話,真的就不玩了呢。
所以要想有效溝通必須放下對孩子行爲的評判,家長不要總是高高在上,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孩子不玩手機,而是應該陳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可以使用PET高效能溝通法。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指出父母是人,不是神,不要總把屬于孩子的問題歸結到自己身上,要常使用“我-信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機,使用PET溝通的家長是這樣說的:“我看到從周一到周五,你每天晚上都打了2個小時的遊戲,我很擔心,不知道你的作業能否完成,馬上要考試了,是否影響你的學習。我想和你一起聊聊。”
這樣的開始,可能才會讓孩子願意與你一起進行有效溝通。
有個朋友的做法很值得學習,曾經她12歲的兒子也沉迷遊戲,天天打王者榮耀,學習成績是直線下降。最初也用傳統的打罵方法,不起效果。後來,她從改變自己開始,試著多陪陪孩子,去了解孩子。
首先:她征求孩子的意見,把孩子的遊戲帳號綁定在自己的手機上,了解孩子遊戲使用情況。
其次:她也開始去了解遊戲,學習打遊戲,經常請教孩子,讓孩子教她。
最後:她還在孩子生日的時候,送孩子遊戲皮膚。
就這樣,她與孩子走得更近,更了解孩子,開始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達成玩遊戲的時長規則,同時制定讓孩子夠得到的學習目標才能玩遊戲,最後孩子自己減少了玩遊戲,成績越來越好。
改變要從自己開始,從家長開始,從溝通方式開始。
第三步:有效疏導。
與孩子有效溝通後,如何正確管理孩子的手機呢?可按年齡來劃分,10歲前後的管理方式不一樣。
10歲前。父母替孩子做決定,對孩子明確玩手機的規則,10歲前的孩子可以在放學後或者做完作業後玩會手機,一次最多能玩半小時。還約定孩子不能把手機帶上床,超過時間就在下次遊戲時間中扣除,或者取消一天作爲懲罰。
10歲後。了解孩子玩遊戲的內容,與孩子共同制定遵守的規則,最重要是要找到孩子喜歡遊戲的原因,有針對性疏導孩子。
如果是孩子喜歡成就感,可以引導孩子在運動中、在音樂中等其它領域去獲得。如果孩子是有社交的需求,家長做好陪伴,主動組局,組織一起旅遊、運動、集體活動等,讓孩子對其它感興趣,多結交些朋友,不只有遊戲朋友。
第四步:借助工具。
在孩子的自律性達不到的情況下,家長結合與孩子事前制定的玩手機規則,可借助一些工具來更好管理手機。
推薦幾款工具:
1、騰訊的成長平台。可以在遊戲帳號中和手機裏設置玩耍時長,如果時間到了,就會中止遊戲,提醒孩子需要休息。
2、陽光守護。可以隨時了解孩子位置信息,上網行爲分析,過濾不健康網址,便于合理規劃孩子上網時間。
3、手機上自帶的健康設置。比如蘋果手機可以設置晚上幾點後就不准孩子使用那些程序。
這樣的工具很多,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來選擇,切記不要因爲工具與孩子産生更嚴重的沖突。
04、結語
孩子沉迷手機,千萬不可簡單、粗暴的禁止處理,這樣是不可取的。
要想改變孩子不再沉迷手機,首先應該從改變家長自己開始,試著去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制定有效規則,借助工具去疏導、去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家長還可以結合遊戲中上瘾的原理,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應用在孩子的學習中,才能真正做到學習不耽誤。
【 我是@如穎隨行育兒經,專注家庭教育,每年閱讀書100+,爲你推薦育兒書籍及幹貨,研究孩子學習力和情緒管理,歡迎關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