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理財市場的實際情況看,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麽可比性,很好做出選擇,對大多數人來說,存定期是非常合適的,只有少部分人,才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産品。
首先看20萬的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給人的印象從來都是安全性高,但收益率低,真的如此麽?如果考慮到收益最大化,20萬算是剛好達到了大額存單的門檻,按照現在各家銀行的情況,3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最高年化收益大概在基准利率基礎之上上浮40-55%左右,從實際情況看,六大國有銀行最高差不多在3.9%左右的年化收益,商業銀行差不多4.1%左右,而地方小銀行差不多可以在4.3%左右,應該說基本上上面說的都是最高收益水平,而20萬的起存最高也就是這個收益,這個收益率雖然在大多數年份並不能跑贏通脹,但是綜合安全性和收益率等指標看,如果年化收益可以在4%以上的話,應該說已經很好了。而且,定存的好處就是安全性高,可以視作一點風險都沒有的。
此外,大額存單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具備一定的流動性,也就是說,如果急需用錢的話,可以通過質押的方式實現流動性,這樣不會損失大部分的收益,這就克服了傳統銀行定期存款的一大缺點。
定存産品中,還有一類高收益的渠道。比如一些互聯網銀行,可以采取分段計息的方式,如果存款期限3年以上,年化收益最高可以達到5%以上,3個月差不都就能有4%,這樣的存款産品已經可以完勝絕大多數的理財産品了,而且門檻還非常低。
再來看看理財産品。
從目前銀行的理財産品看,隨産品周期的不同,年化收益從3-5%不等,但收益越高,往往門檻越高,而基本上4.5%以上的收益常常需要100萬以上才能確定性的達到,而且理財産品其實是有很多風險的,最近幾年來,不能及時兌付的理財産品還是有不少的,甚至有的還影響到了本金,總之統計表明,除卻風險因素之外,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其實也並不能保證,尤其是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取消了剛性兌付。而各類理財産品的綜合平均收益率其實和同期的銀行定存産品收益率是持平的,也就是說,有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偏高,有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偏低,兩者綜合下來,就拉平了,但這樣一來,就要考驗投資者的理財能力,如果我們買到了收益率比較高的品種,自然是開心不已,但是如果我們買到了不能如期兌現收益的産品呢?那豈不是虧大了!
所以,綜合來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因爲20萬已經達到了大額存單的門檻,還是買銀行定期存款比較合適,如果不喜歡大額存單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些互聯網小銀行的分階段存款産品,收益率和安全性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而對于專業水平比較高,風險能力接受強的人來說,則可以考慮買銀行理財産品。
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