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的房間,被父母安裝了攝像頭
在網上看到抖音一個視頻截圖火了。
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美其名曰,是爲了監督孩子學習、早睡。
父母擔心家裏和孩子的安全,在客廳或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可以理解。
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爲。
在教室裏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
一切都暴露在監視之下,和裸奔有何區別。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想象一下,你換衣服、脫褲子、睡覺、刷個手機,甚至是性生活,都有一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你。
想想都毛骨悚然。
盡管那雙盯著你的眼睛,來自你的父母。
被監視的孩子,對無隱私的空間感到非常窒息。
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到現在還經常被媽媽偷拍,像曬娃一樣。
她穿睡衣、泳裝、在床上睡覺的樣子,甚至洗澡出來的照片、都被媽媽發到朋友圈,分享到微信群裏被叔叔伯伯看到。父母並不知道尊重孩子的隱私,也不知道照顧孩子的自尊和感受。
80、90後被父母偷看日記,現在的00、10後,被父母偷看聊天記錄、被偷拍、被監控。
點開評論下方,孩子們都表示自己房間被父母監控了。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這些父母都有自己的理由:自己是孩子的監護人,監視孩子是他們的權利。
一位14歲的少年因爲不滿父母在房間裏安裝攝像頭,直接報警。
他爸爸卻說: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麽人,我不能監控你?
在父母看來,14歲的孩子不配擁有隱私。
能理解父母想把孩子納在自己羽翼下保護、督促孩子上進的良苦用心。
但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子女被他們360°管控的人生会有多痛苦。
02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如果說經曆挫折是人生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的成熟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打交道來磨練。
那麽,家人就是橫在路上的第一道關卡。
家人無處不在的控制,直接成爲子女痛苦的來源,殺傷力最強,也最無法抵擋。
英國倫敦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爲、幹涉隱私的人,會造成終生的傷害,長大後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無論在哪個階段,幸福指數都更低。
2018年春節,一個化名爲“王猛”的網友寫了一萬五千字的長文控訴父母。
意外的是,他就是父母口中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成績優異,高考是市裏理科狀元,大學被北大最好的專業之一生物專業錄取,
本科後又到了美國知名大學讀研究生。
他的履曆很完美,本應過得很順利,然而出了校門他工作得並不如意。
甚至過得很痛苦,一度和家人決裂。
14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8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系方式。
他寫道,父母自以爲是的偏愛,拒絕接納孩子現狀的偏執和以自身意志肆意操控孩子的欲望再每一件事中重複上演。
他父母總是把他關在家裏,包辦所有事情。
他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喜好和審美來置辦,不顧他的意願。
從小到大,他的所有朋友都要經過父母審核,直到在北京上大學,也要了解他新認識的朋友。
他在學校受到霸淩,父母無視他的求助,讓他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會與任何人相處,哪怕是壞人。
無論是出門遊玩還是擇校,父母對他的意見都是否定和打擊,他們覺得孩子要適應外界。
小到穿衣吃飯旅行,大到人際交往、擇校、工作,父母都會管。
這種全方位的控制壓得他喘不過來氣,也成功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個動手能力差的巨嬰。
種種行爲的背後,是多少父母在打著愛的名義,來控制孩子的人生。
侵犯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以及實現夢想的機器。
孩子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恐怕就是,“我這都是爲你好。”
在國外,曾有一位父親因一項奇葩的罪名入獄了。
理由是,他連續13個小時逼著8歲的女兒吃蔬菜,可女兒根本不喜歡。
父親怒了,讓她一定吃完,不吃完不許離開餐桌。
女兒也倔,與父親足足對峙了13個小時,女孩凍得發抖,尿褲子,發燒,父親也沒有妥協。
直到她實在忍不住,開始吃,吃了幾口後就開始嘔吐,父親見狀才允許她去休息。
更可怕的是,他接著命令女兒:“醒來後,接著吃!”
吃蔬菜對身體好,父親以此爲由,以強硬的態度逼迫女兒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忍無可忍的母親只能將他告上法庭,事情才告一段落。
沒有界限的愛,終將走向傷害。
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比比皆是。
不允許女兒在大學談戀愛,不許去外地工作,不許化妝,更不允許婚前有性生活。
一位母親得意的炫耀女兒在她的幹涉下,放棄了北京高薪職位,回到鄉鎮做了穩定的職業。
在菜市場買菜的李阿姨說,我大孫子5歲了,得讓他們早點生個二胎。
在小區裏唠嗑的張阿姨說,對兒子這個女朋友不滿意,要讓他換一個。
隨便在知乎上搜,都能看到父母對子女的各種逼迫,只想讓孩子結婚,而不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擔憂顧慮。
父母的這些意志,幾乎每一項都嚴重影響著子女的生活。
在父母眼裏,你是我生的,你的一切我都能管,包括你的個性,人生理想和所有喜好。
控制欲強的父母,只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和傀儡,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
可以說,父母的控制欲太強,是孩子的童年噩夢,更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03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父母往往是通過一些行爲來操縱、控制子女。
社交隔離,限制交往空間,交友圈被嚴格控制。
貶低指責,以“我這是爲你好”的理由插手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經濟控制,限制孩子的金錢後,孩子就不得不聽從于父母。
情緒綁架,引發孩子産生不順從就會對不起到父母的愧疚感。
這種控制型的教養,會對孩子會産生巨大影響。
所謂控制型的教養,就是一方面強調孩子無條件服從,同時,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
習慣被父母管控後,他們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遇到重大抉擇沒有辦法做出決定。
控制孩子的方法看似管用,但代價是子女的個性和自我被扼殺,缺乏活力和自主。
這種影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消散。長大後,他們還是會被這種控制感吞噬和淹沒。
人生的控制權和決定權,還是要交回自己手裏。
對父母來說,與其掌控孩子的生活,想方設法爲他們遮風擋雨,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飛翔,讓孩子長出豐厚的羽翼保護自己。
最好的愛,不是以孩子爲生活中心,而是把生命的重心慢慢從孩子身上剝離出來,讓孩子學會走自己的路。
父母應該正確的表達愛,而不是表達控制,提供溫暖的教養,也應該提供自由的空間。
對子女來說,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得有實力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這個實力,包括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
擁有經濟獨立,才擁有話語權。
而精神獨立,則是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也僅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爲人父母,唯一需要教給子女的就是堅守內心信仰與原則,其他的空間,就讓孩子自由發揮。
隨心所欲不逾矩,天寬地廣,任他翺翔。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這才是最理想的家庭關系。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庭溫暖的愛意中,自由自在的飛翔。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首詩:紀伯倫的《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爲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
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爲生命不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裏射出來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中彎曲吧
因爲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