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位于中國最南端的海南省,孤懸海外,在飲食習慣方面向來別有特色。
某個嫁到海南的妹子說:“正宗的海南菜,無論是啥東西,都不腌,直接放清水裏燙熟,再加點醬油、檸檬、生蒜頭的混合體,這是海南人對待上賓的禮遇。”但是她自己,著實適應了好久。
前方高能預警,如果你和海南人吃飯,一定要提前摸清他們的規律,不然……
天天嗦粉,吃雞白切,不膩嗎?
朋友去海南玩的時候,第一天發了票圈說海南的雞飯和粉真香,第二天發了票圈說今天吃了另一種雞飯和粉,第三天發票圈說廢了廢了,今天還是雞飯和粉,第四天發票圈說老子受不了了,海南怎麽天天吃雞和粉??
粉,在海南是個集合名詞,它至少包括海南粉、抱羅粉、陵水酸粉、後安粉、定安仙溝粉、嘉積牛腩粉、塔洋粑炒、長坡米爛、黃流酷粉、港門粉、楓木腌粉、甲子粉、石山粉、靈山粉、澄邁粉、臨高粉……
一年在海南被賣出的粉,大概可以繞地球好幾圈。
在三天不吃粉就渾身不自在的海南人看來,一碗粉至少要有蓋碼、調料、湯底和粉,才配得上被稱作一碗粉,外地的粉,不僅少了滋味,更缺了靈魂。
唯一能夠和海南人吃粉頻率抗衡的,大概只有吃雞了。說起來,大家天天吐槽北方人過節瘋狂吃餃子,爲什麽沒有人吐槽海南人吃雞?
過年從三十到初七,天天吃雞;正月十五元宵節,吃雞;端午節可以不吃粽子,但要吃雞;中秋節可以不吃月餅,但要吃雞;冬至可以不吃餃子,但要吃雞……據說他們一年能吃3300萬只雞。
這麽能吃雞,每個海南人玩起吃雞遊戲來大概都是一把好手吧。
光是天天吃雞還不夠,海南人在做雞的方法也是要求相當嚴格——白斬、白斬、白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海南人對白斬的迷戀可以說是到了瘋魔的地步,無論哪種肉,統統都白斬。
作爲鴛鴦鍋已經是最大妥協的四川妹子,到海南玩了一圈,對海南菜的清淡發出了來自靈魂的呐喊:
瞧瞧作爲“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恕我直言,單是看著這個白呲呲的顔色,習慣了濃油赤醬、無辣不歡的我,一開始實在提不起什麽食欲,就這,也能算名菜?
平常吃豬肉,要麽紅燒、要麽炒菜,無論哪種都要加多多的調料。然而來了五指山吃豬肉,竟然就只是把五花肉隨隨便便切塊,丟在火鍋裏煮,熟了之後直接蘸著鹽吃,能好吃嗎,真的不膩???
然而吃過之後……媽耶,也太好吃了吧!原來是因爲海南地區的食材都比較新鮮,肉質也都普遍鮮美,才能讓海南人如此任性。
據說海南人接待剛從外地來的朋友時,介紹每一道菜都會說這個東西超好吃!但在剛來海南的人眼中:“這個東西清淡到一點味道都沒有,好吃的點在哪裏!”可呆久了,習慣了海南清淡的口味,再有外地的老鄉過來他們接待時也會和老鄉說:“這個東西超好吃!”
不過,愛好清淡並不代表海南人不能吃辣,特産黃燈籠辣椒醬了解一下。
一位在重慶上學的海南女大學生返校時,爸爸往行李箱塞了10罐海南産的黃燈籠辣椒醬,說:“怕你一個學期不夠吃,怕重慶的辣椒不夠辣。”
別看平常海南人看起來清心寡欲、清湯寡水,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扮豬吃老虎”,跟他們一桌吃飯,說不定就被一句“不辣,你嘗嘗”坑了。
清蒸爆炒、蘸辣椒鹽…水果的“暗黑料理”
每到夏天,作爲“中國第九大菜系”的大學食堂,師傅們總會按捺不住來一些創新菜式,那些酸甜可口的水果,逃不過在食堂大廚的鐵鍋中被硬生生地清蒸爆炒的命運。
比如這道華東師範大學的玉米炒葡萄,
中南大學的草莓燴肉丸,
還有火龍果炒肉、橘子煮青菜、西瓜炒肉絲……先別說吃不吃,就是念念名字、看看照片,都讓人瑟瑟發抖。
然鵝,如果你來過海南,就會發現這些只不過是尋常操作,海南人民在用水果做菜這件事上的騷操作,樣樣都讓人歎爲觀止。
號稱“海南第一湯”的西瓜海白湯,嫩嫩的小西瓜刨去外表綠色的硬皮,放到鹽水裏微微腌出鹹味兒,切片和海白一起煮;菠蘿蜜炒牛肉,第一次見,只能想到四個字——黑!暗!料!理!
香蕉裹上雞蛋液,粘上面包糠,下鍋炸至金黃酥脆控油撈出,老人小孩都愛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除了用水果做菜,海南人還研發出了多種蘸料,搭配生水果食用,比如說辣椒鹽、淡鹽水……
在海南想要擺攤賣水果,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准備一罐辣椒鹽,這是攤主的基本職業素養。我們去買水果不大看這家水果怎麽樣,對一家水果店的最高評價是他們家辣椒鹽配的很好吃。
街邊簡易的小推車上,擺放許多個透明的玻璃缸,缸裏盛上七分滿的淡鹽水,水果洗淨去皮,浸泡其中,芒果、石榴、菠蘿、李子……每一個玻璃缸中都有不同的水果,有顧客購買時,攤主再往上撒些辣椒粉,插上幾根牙簽就可以吃了。
一年四季新鮮水果不斷的海南人民有果任性,慎重效仿,你以爲人家蘸得是糖,有可能人家蘸得是鹽。
10點才吃晚飯,隨時可能被坑
生活在北方20多年,習慣了每天晚上7點多天黑吃飯,10點多商店關門、大街上空無一人的節奏,然而在海南,人們晚上10點才出門,11點吃飯,半夜1、2點,路上還都滿滿是人。
肚子一早就餓得開始咕咕叫,可是出去什麽吃的都找不到,也是尴尬。
去過海南玩的人,大概都會被當地的物價震驚到,印象裏一直覺得它們的經濟大多算是三線水平,然而在超市的菜價上,大有趕超一線城市的水平。比如三亞,8月份左右,小白菜8.8元一斤,苋菜10.8元一斤……
本地人買菜貴,剛到海南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就更容易被“坑”了。
作爲一個旅遊城市,海南也發生過很多次“天價海鮮”事件。很多餐館都是專門爲外地人開的,店主們站在店外拉客,聽到你的口音是普通話的時候,就會在菜單上做手腳,不少人都遇到過“一開始說300塊錢一個,結果結賬時變成300塊一斤”、“7道菜花費9746元”的黑菜單。
要是沒有一個海南本地人帶著去吃,說不定錢包就不保了。
俗話說“南鹹北甜”,南北方在飲食習慣上吵吵嚷嚷了那麽多年,島民卻從不加入論戰,畢竟在海南人看來,在座的都是北方人。
海南的甜鹹並不遵循最爲人所知的南北飲食差異規律,北方吃蜜棗粽、南方吃鹹肉粽,而海南人呢,吃鹹肉粽蘸糖;海南老爸茶的茶點非常豐富, 從甜到鹹,應有盡有……島民們自得其樂,在混搭的口味中,把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外地人初看海南人吃飯,總覺得樣樣都像黑暗料理,但鼓起勇氣嘗試之後,就會發現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正向自己敞開。所以說呀,輕易不要和海南人一起吃飯,不然你會發現,自己前二十多年的飯和水果,真的都白吃了。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