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全球性軍事沖突,它發生在1939至1945年間,其規模空前(甚至可以謂之爲“絕後”也不過分)。這場爆發于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集團——同盟國和軸心國之間的戰爭,是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和最爲殘酷的一場戰爭。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裏,有超過1億名軍事人員被動員並參與這次軍事沖突,大約導致了6000萬人的死亡。
一、斯大林格勒會戰——規模最大陸地戰役:
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間: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抵禦以德國爲首的軸心國入侵、成功開展衛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之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場局面開始出現逆轉的一個轉折點。另外,它還被曆史學家和戰爭史學家們稱爲:人類曆史上最爲血腥和規模最大的一次陸地戰役!
(圖爲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城市鏖戰情景——網摘)
1942年5月,以德軍爲首的軸心國東線大軍橫掃蘇聯西南地區,逼近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在德國空軍在對斯大林格勒實施大規模野蠻轟炸行動後,德軍攻入市區,與固守在城區的蘇聯軍民展開城市巷戰。
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針對德軍的瘋狂攻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指導和戰場指揮。他們調整並組建了新的方面軍,構築起大縱深防禦體系,適時占領防禦陣地,及時前調預備隊,不斷對德軍實施反突擊和反沖擊。最終,在經過了近二百個日日夜夜的浴血反擊後,蘇聯紅軍合圍並全殲了入侵的軸心國部隊。
(圖爲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蘇軍士兵——網摘)
在這場近代曆史上稱之爲最爲血腥的戰役中,共造成雙方傷亡約爲200萬人。(其中,軸心國損失官兵約爲150萬人,占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同時,這場戰役也造成了巨大的平民傷亡。
因此,該戰役既是世界曆史上參與戰鬥人數最多的一場陸地戰事,也是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傷亡的一場血腥之戰!
戰役結論:
這場持續時間199天的戰役,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爲慘烈的戰役之一。這次戰役的失敗,導致了不甘心其失敗結果的希特勒,指揮德軍發動了後來的庫爾斯克會戰作爲奪回蘇、德戰場主動權的最後希望,卻因此而完全喪失了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可以說:此役的失敗,等于打斷了德軍在整個東線的脊梁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役中,剛剛被希特勒授予元帥軍階的保盧斯等多名德軍高級將領以及9萬多名士兵被迫投降。極大打擊了德國侵略者的士氣。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納粹德國在開戰以來在戰略範圍上所遭遇到的一次最爲慘重的失敗,它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一直保持了的並且是已經席卷了大部分歐洲的強勁攻勢優勢,還造成了隨後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性變化。
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堅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必勝信心,鞏固並擴大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另外,以希特勒爲首的法西斯集團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的失敗,震撼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國,動搖了仆從國對它的信任。
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的勝利,徹底扭轉了蘇德戰場以及整個東線的局勢。此役,不僅成爲蘇德戰爭的重要轉折點,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性轉折的主要標志。
二、中途島戰役——重要的海上戰役:
中途島戰役(時間:1942年6月3日——6月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重要海上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經典戰例。在這場以航母爲主體的大海戰中,美國海軍不僅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獲得了太平洋戰區的絕對主動權。因此,這場戰役被曆史學家和戰爭史學家稱爲: 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圖爲中途島戰役——網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下偷襲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隨後,其艦隊又連續占領了太平洋上的多個群島,幾乎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同時,擔心美國海軍反擊的日本聯合艦隊又指定了進攻中途島的計劃,以期在決戰中徹底擊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臨危受命的尼米茲在出任美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後,很快即組織了只有4艘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的艦隊。在指揮艦隊襲擊了盤亘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之後,他緊接著又實施一項令人震驚並看似有些瘋狂的作戰計劃——轟炸東京。
轟炸東京行動的成功,震動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使他更加堅定了進攻中途島、徹底擊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決心。爲報美國空軍空襲東京的“一箭之仇”,1942年6月4日,日本海軍在珊瑚海海戰結束之後,立即把中途島擬定爲下一個攻擊目標。
爲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是傾巢而出,他們投入大半兵力,艦隊規模甚至超越後來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時的聯合艦隊。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一次戰略進攻。然而,由于其受珊瑚海海戰的牽制,未能派遣全部航空母艦參戰,這對戰事的發展造成極嚴重的影響。
(圖爲中途島戰役——網摘)
經過一番發生在中途島海空異常慘烈的鏖戰,戰爭的天平最終倒向了美國一方。中途島戰役中,美軍只損失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陣亡307人。而日軍卻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2架各型飛機,以及幾百名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
從此,在太平洋上驕橫一時的日本海軍走向了失敗。
戰役結論:
中途島戰役,是日本海軍建立以來第一次遭遇到的決定性敗仗。它結束了日本海軍在海上的長期攻勢,恢複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同時,此戰的失敗還給日軍高層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創傷,並使這一痛苦禁锢在他們的腦海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軍方高層對戰局所做清晰的判斷。
另外,在戰術上,日本海軍在指定作戰計劃時最明顯的失誤就是分散部署其海上兵力,過高估計己方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同時在兩個戰役方向對敵作戰,造成自己的兵力過于分散。這種使自己的聯合艦隊各部隊在相隔很遠的距離上單獨作戰的戰法,極大削弱了聯合艦隊的優勢。使最大限度的集中部署兵力的美國海軍得以對日本的海上艦隊實施了各個擊破。
同時,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又被美國海軍曆史學家稱之爲“情報的勝利”。戰役中,美國海軍提前發覺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和作戰意圖並及時進行反制,是日本海軍失利的最主要原因。而日軍方面則是頻頻出現判斷錯誤,認爲美國航空母艦來不及向戰區集結,從而無需組織有效的防禦。加之其通信技術落後,缺乏周密的海上偵察能力,未能查明和確定美航空母艦的位置,造成己方艦隊處處被動挨打,不斷被對方蠶食。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及海上實力對比。此役結束後,日軍僅剩2艘大型航空母艦、4艘輕型航空母艦。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于盟軍的轉折。
三、不列顛空戰——最驚心動魄的大空戰:
不列顛空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場大空戰(時間:1940年8月13日——1941年6月22日)。在這場曠日持久、危機萬分的空戰中,英勇無畏的英國空軍以區區3000人之衆挽救了整個英國!正如丘吉爾在戰後所贊譽的:“在人類戰爭曆史上,從來沒有這麽少的人爲這麽多的人做出過這麽大的貢獻。”
(圖爲不列顛空戰前的倫敦市區——網摘)
1940年,在納粹德國占領法國後,希特勒便著手對付歐洲北部的英國。在誘使英國妥協的計劃失敗後,爲阻止對方空中力量對德國登陸英國所實施的“海獅計劃”造成威脅,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進而消滅英國皇家空軍,這就是隨後發生的不列顛戰役。
1940年8月5日,按照計劃,德國空軍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實施大規模空中打擊,把占有優勢的英國海軍趕出英吉利海峽,從而爲其陸軍登陸英國掃除障礙。奪取制空權,給入侵掃清道路,並迫使英國在失敗後屈服。
在戰役的高峰階段,德軍空軍平均每天出動各型戰機1000多架次,他們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同幾近崩潰的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並同步實施對英國主要城市的輪番轟炸,希望藉此摧毀敵人的信心,令英國迅速投降。空戰中,由于敵我懸殊力量,致使擁有先進雷達技術的英國還是損失了大量的空軍飛行員。
整個不列顛空戰期間,德國空軍共動用了2000余架飛機,累計飛行4.6萬多架次,向英國本土投擲了多達6萬噸炸彈,使包括首都倫敦在內的英國各地破壞嚴重、損失巨大。
根據這種嚴峻形勢。英國軍民在其首相丘吉爾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奮力抵抗。僅擁有1000余架飛機的皇家空軍飛行員充分利用在本土上空作戰的優勢,使用剛剛發明的雷達早期預警,以915架飛機的代價使德國空軍損失各型飛機1733架、飛行員6000名,並對德國進行了有限還擊。
(圖爲不列顛空戰中遭受轟炸的英國城市——網摘)
在英國飛行員的頑強抵抗下,德軍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其戰役目的。鑒于此,准備進攻蘇聯的希特勒被迫下令將襲擊英國的“獅計劃”無限期推遲。10月初,不列顛空戰接近尾聲。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隨之宣告失敗。
戰役結論:不列顛空戰的失敗,致使德國空軍無法完成奪取英國以及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進而協助德軍登陸英國,迫使英國政府投降或者是與德國合作的意圖無法執行。使得德國喪失了在政治上與英國和談的機會,也無法解決英國在大西洋與地中海戰場可能對己産生的威脅。
同時,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損失了超過6000名空勤人員和將近2000架各類飛機。嚴重影響到了其在東、西二線的戰爭態勢。
此外,雖然短時間之內遭受了重創的英國並不能對德國本土産生很大壓力,但在不久之後,英國就藉此依靠其盟友——美國的大力協助,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戰爭體系,並成功阻止了軸心國在北非的計劃,保留英國這塊反攻歐洲本土最大的基地。
同時,在心理因素上,英國人民在抵禦德國侵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不屈精神和頑強抗擊精神,還成功消減了德國納粹連續征服各國後驕橫不可一世的銳氣,也打破德國空軍在開戰初期幾乎全勝、完全立于不敗之地的戰績。讓英國人的士氣得以在歐洲大陸連番挫敗之後有所恢複並使英國成爲了歐洲各國反擊納粹的橋頭堡。
四、諾曼底登陸戰役——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諾曼底登陸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戰役。這場由三百萬名士兵參加、橫渡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代號爲“霸王行動”的戰事,自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開始,至在8月19日盟軍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圖爲諾曼底登陸戰役——網摘)
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在大規模空降和空中轟炸的伴隨下,由美、英、加等國組建的盟軍部隊以36個師、288萬人的規模,攜帶17萬輛車輛和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向德軍固守的諾曼底海岸展開攻勢。
戰役發展過程中,由于德軍在戰術上的指揮不統一,海陸空無法組織有效的三軍協同抗登陸。抗登陸的重要力量——德國海空力量過于薄弱,與盟軍實力相比太過懸殊。再加上盟軍成功實施戰略欺騙、擁有絕對的制空和制海權、充足的物資准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逼真的戰前訓練、以及惡劣天氣的掩護,從而成功完成了登陸,並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這場持續了2個余月的戰役結束。
(圖爲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美軍正在搶灘——網摘)
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
戰役結論: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從此陷入東、西二線作戰,減輕了東線蘇軍的壓力,爲最終協同蘇軍開展有力的的反擊,從東線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提供了戰略保證。
另外,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勝利,使得美軍可以把其主力投入太平洋地區,全力開展在東方戰場上的對日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因此,盟軍這次在諾曼底的成功登陸,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後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
五、庫爾斯克會戰——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被稱爲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戰,在這次會戰中,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50萬名士兵和6000多輛坦克以及多達2000架的各型戰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圖爲庫爾斯克會戰時的德軍——網摘)
1943年初,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後,各方面軍開始乘勝進攻,對大量失地進行收複。而德軍在潰敗的同時,其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帥也制定計劃,准備向蘇軍反撲。就這樣,蘇德雙方的軍力在庫爾斯克地區形成僵持,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即將展開。
1943年6月26日,雙方在庫爾斯克地域發生了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坦克戰,有多達數千輛坦克先後卷入了這場交戰。
庫爾斯克會戰也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進攻,以曼施坦因元帥爲首的德軍計劃由南北兩端向中央夾擊,合圍殲滅中央突出部的蘇軍,以重奪戰略主動權。
(圖爲庫爾斯克會戰中坦克大戰的情景——網摘)
但由于蘇軍已做好嚴密防務和駐守了數量極爲龐大的兵力,致使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損失慘重。最後,又因爲處于南線的意大利被盟軍成功登陸了西西裏島,
德軍不得不抽調兵力回防意大利,而導致參加會戰的南方集團軍群被迫撤退,從而輸掉了這次會戰。
在此次戰役後,蘇軍乘勝發動了一連串巨型攻勢,殲滅德軍大批有生力量並將軸心國軍隊趕出蘇聯領土,從此之後,德軍再也無法對蘇軍産生威脅。
戰役影響:
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在蘇聯戰場上的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東線發起過有威脅的攻勢。而蘇軍則是通過此役的勝利,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藉此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並收複大量失地。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東線的戰局演變成了蘇軍對德軍的長途進攻,蘇聯人不僅收複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個東歐,還一路攻入德國,占領了柏林,並最終贏得了戰爭。而元氣大傷的德軍再也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或阻止蘇軍的推進,直至撤退到柏林城下。
——————————————————————————————————
回顧這場已經過去了70多年、導致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億人口、作戰區域面積達2200萬平方公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帶給人類的切骨傷痛至今讓人仍記憶猶新。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曆史上死傷人數最多、可以稱之爲人類迄今爲止最大浩劫的戰爭中,共造成了:蘇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6000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爲平民。另外,這場戰爭還造成至少1.3億人受傷,合計傷亡人數高達1.9億人之巨……
我是@共享信息,持續爲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