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一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殺人案件。
大約是1974年臘月的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在家“看門”。突然,一陣刺耳的警笛聲傳來。等我倆出門觀望時,警車已經消失在一片沙塵中。聽社員們說,獨自住在村外的一個八十多歲的爺爺夜裏被人燒死了,縣公安局來了一輛吉普車勘察現場。
那時候的我倆,哪見過吉普車呀!都想去村後看熱鬧,誰都不願在家“看門”,最終,我拿出僅有的二分錢“存款”作爲交換條件,如願以償實現了人生第一次親眼看汽車夢想!當然,也順帶著了解了一些案情。
案情背景:1,老人一直從事“販夫走卒”業務。挑個擔子走鄉串戶,賣個針頭線腦、糖豆皮筋等。據說積攢現金一百八十多塊,那時候在農村這可是天文數字;2,老人比較自私。因兩個兒子在生産隊勞動,帶六七個孫子都很窮,怕晚輩“貼靠”,于是自己在村後河堤上搭建了一間茅草屋,“躲避”晚輩;3,老人愛炫耀顯擺。冬天的大隊部門口,每天都有很多人坐在那曬太陽拉呱。據說老人連續三天當衆掏出一堆錢(一毛兩毛五毛紙幣),吐一口唾沫數幾張,好不得意!
公安推理:1,應該是看到老人點錢的某個人見財起意,淩晨三四點去偷錢了。或許本來沒有殺人動機;2,現場茅草屋全部化爲灰燼,燒焦的老人遺體躺在地上,一只手緊握砍柴刀,一只手抓著門內鎖環,怒目圓睜……說明小偷進屋偷錢被老人發現,估計是熟人,怕老人事後報案,只能殺人滅口。殺人方法是,從外面將門扣住,縱火焚燒……
這個案件發生在我老家,蘇北某農村。雖過去了四十多年,記憶猶新。因當年的技術水平有限,該案始終未破……
爲什麽講這段往事?因爲案件裏這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不靠政府贍養,不要孩子負擔,投身“販夫走卒”隊伍,不僅自己解決了吃飯問題,還積累了一定的財富,讓衆人刮目相看。
最近幾天,國務院相關部門發布了“穩就業”系列政策,其中有序放開“攤販經濟”政策受到社會底層人士的廣泛關注,好評如潮。
一、“攤販經濟”自古至今都是社會底層許多人養家糊口安身立命的途徑
自古以來,各種“販夫走卒”自發而生,他們不僅給自己拓展了“活路”,也極大地活躍了城鄉經濟,爲地區貨物互通有無,爲民間需求查遺補漏,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無論是曆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還是“晉商文化”,都是起源于最初的“販夫走卒”。“販夫走卒”經過時間積累、人脈積累、資金積累,最終實現了大突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據相關資料,“茶馬古道”解決了上千年官方無法解決的內地與偏遠邊疆物資互通有無問題;“晉商文化”更爲中俄貿易奠定了曆史基礎,具有裏程碑意義。
2,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宋代“攤販經濟”興旺發達的真實寫照。多項資料表明,宋代的經濟水平遙遙領先于當時的世界各國。從《清明上河圖》裏,我們可以看出,作爲北宋首都,作爲當時全世界最大城市,汴梁(開封)對于各種“販夫走卒”是放開的。
3,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傳》,裏面也有各種“販夫走卒”形象。賣燒餅的武大郎就是典型的例子。按照書中描述,作爲其貌不揚的武大郎,官府不可能給他提供工作崗位,也不可能給他“失業金”。但他不怨天不怨地,爲什麽?因爲官府允許他自謀職業,允許他沿街叫賣燒餅,這就足夠了。至于起五更睡半夜,至于三九嚴寒、三伏盛夏,至于無處不在的冷嘲熱諷,武大郎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4,“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民國初年詩人易順鼎的《天橋曲》,展示的就是民國初期老北京平民市場的繁榮興旺場景。各種雜耍、各種表演、各種小吃、各種價廉物美的小商品,既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吃飯問題,也爲廣大底層社會成員提供了一個購物休閑的“天堂”;
5,上世紀九十年代,爲了配合國家大面積的“國企改革”,無數工人兄弟“下崗失業”。幾十年來骨子裏形成的“鐵飯碗概念”瞬間被打破,心底的失落感、淒涼感、滄桑感可想而知。但是,爲了國家利益,爲了顧全大局,多少人在流幹了淚水後,毅然“放下尊嚴”,走上了“販夫走卒”道路。他們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他們忍饑挨餓,餐風沐雨;他們熱臉硬貼冷屁股,當面笑背後哭;他們還要隨時迎接各種城市管理,隨時接受“血本無歸”考驗……就是這樣,“攤販經濟”養活了一大批“下崗失業”家庭,讓許多人找回了活下去的信心。
二、有序放開“攤販經濟”的現實意義
1,“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導致大量工廠開工不足,短缺失業人員較多
“疫情”雖然在中國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當前世界各國正處于“疫情”高峰期,且何時能有效控制,暫無預期。因“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商品運輸等都受到了極大影響,導致國際國內需求下降,從而導致不少工廠開工不足,進而導致不少人暫時失業,失去飯碗。放開“攤販經濟”,讓一批暫時失業人員自謀生路,確實是穩就業各種方案中行之有效的一種辦法;
2,社會底層人群缺少資本,“攤販經濟”投資少見效快,能快速解決吃飯問題
近幾年,由于貧富分化較爲嚴重,大多數人掏空“六個口袋”,變成了“房奴”。讓這些人籌集一大筆錢去購買或租賃門面房,或者直接做大宗商品批發根本就不現實。有序放開“攤販經濟”,讓窮人不用投資多少錢就能“做生意”,而且風險低見效快,就能夠快速讓一批人吃上飯;
3,有序放開“攤販經濟”,也能有效打擊資本囤積、炒作
當前很多地方出現了一些怪現象,一邊是農民的蔬菜水果爛在田裏,叫苦連天;一邊是城市居民面對“天價”蔬菜水果消費不起,怨天怨地。這種現象背後,折射的是一個“怪圈”,即,資本最大限度壓低農産品收購價,讓農民增産不增收;各種運輸費、各種市場管理費、各種“潛規則”費用、各種租賃費用疊加,導致城市居民必然面對高價,再加上部分資本刻意囤積炒作,農副産品價格令人吃不消當然在所難免;這個“怪圈”形成的背後,就是許多城市管理規定。
假如讓農民直接進城銷售自産的蔬菜瓜果,或者讓城裏失業人員去田間地頭直接收購蔬菜瓜果,回到城裏,不用進專門市場,靈活叫賣,相信,既能讓農民增加收入,也能讓一批失業人員增加收入,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農副産品零售價格,減輕城市居民負擔。
4,有序放開“攤販經濟”是人性化的民心工程
放開“攤販經濟”,作爲穩定就業的一個部分,是得民心的,也是勢在必行的。相關城市管理部門人員,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有序放開“攤販經濟”,在放開的基礎上,強調有序也有現實意義。在城市窗口、形象工程、商務辦公等區域,依舊執行嚴格的管理是有必要的;在居民集中居住區,在次要道路兩旁,城市管理部門劃出一定區域,形成“自由市場”,讓部分社會底層群體靈活謀生,也是實事求是的一項“民心工程”。
爲國家相關部門出台的有序放開“攤販經濟”政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