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做父母的書讀過很多,但沒有一本帶給我的震撼可以和《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相提並論。
01
死亡是一種解脫:人前光鮮亮麗,人後苦不堪言——皆源于父母
佩吉·杨来自台湾一个普通四口之家。
很小的時候,她就對音樂有一種反常的癡迷和感覺,似乎那裏才是更值得去探索的世界,充滿了不可言說的秘密。開始學琴後,她一坐上琴凳就不想下來。
因爲天賦和努力,5歲時她獲得了全台灣幼兒鋼琴大賽的冠軍——這只是開始,在後來的大賽中,她不是冠軍就是亞軍。
人總是不滿足于已有的,還想要更多。
爲了佩吉更好地學琴,父母賣掉一切移居法國,這讓佩吉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我不能失敗,如果失敗了,他們怎麽辦?
到法國後,佩吉每天在典雅的法式校園環境出入,父母卻在中餐館和洗衣房賣命地賺著微薄的工資,強烈的反差讓她的壓力更大了。
她更加拼命地、忘我地學習,而父親還嚴肅地要她再努力。
她開始抽煙了。
大二時,佩吉參加了當年的國際肖邦鋼琴大賽。
賽前,父母眼裏只能贏不能輸的期盼讓她幾乎發抖,她借拼命抽煙來平靜自己;獲獎後,父親的臉上卻是像哭又像笑的扭曲的表情,最後嚎啕大哭起來:他們太需要她的成功了。
感到自己快要被壓垮時,佩吉遇到了萊昂。
如果說佩吉此生收到的第一個來自上帝的禮物是她的音樂天賦,那麽萊昂就是第二個。
遺憾的是,因爲父母,一切都變了。
父母說佩吉的成功是他們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她的婚姻必須他們做主。
父母覺得,爲了佩吉,他們吃了太多的苦,她不嫁給有錢人是說不過去的。
佩吉放棄了萊昂,結果就是:“從今以後,我活著與沒有活著都沒區別,我也不在乎了。”
在父親的安排下,佩吉嫁給了一位富商。
即使她被頻繁家暴,父親依然不許她離婚。她無比悲哀地說,如果不離婚,她就會自殺,父親才勉強同意。
離婚後,佩吉去了美國。
在美國,爸爸一句“你從小就懂事,知道疼我們”,她嫁給了認識不久、沒有感情的威廉。3年後,威廉爲了情人離開了家。
爲了排解壓力和屈辱,她更瘋狂地抽煙,有時一天兩三盒,也盡情地酗酒,在空蕩蕩的屋子裏怒吼過,砸過東西……
42歲那年,她時常感到胸悶,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肺癌,晚期。
聽到這個結果時,她卻感到一種意外的平靜,似乎知道這是命裏早已注定了的。
回想這一生,除了音樂和萊昂是真正真實的,還有什麽?如果可以再活一次,她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和萊昂在一起,即使傷害了父母。
佩吉的悲劇可以避免嗎?
從她自身來說並不容易,因爲父母從小嚴格的管教,讓她習慣了順從,即使明知他們不對,也很難做出反抗,潛意識裏,“反抗”是一種罪。
讀完這個故事,內心很悲傷,如果父母沒有孤注一擲地去法國,他們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一個音樂天才,因爲父母,匆忙走完了輝煌而又壓抑的一生,她在臨終前說出自己的故事,只希望天下的父母,能夠從她的故事裏吸取教訓。
02
來自銀行世家的修女:孩子所有的叛逆都是對父母不和的報複
艾瑪·福斯特出生在银行世家,哥哥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在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姐姐毕业于韦尔斯利分校,在波士顿交响乐团做小提琴手。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乖巧、漂亮,更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多麽完美的家啊!
一切的改變,源于7歲時一次意外的發現。
聖誕節的第二天,家裏舉行一個盛大的派對,名流濟濟,熱鬧非凡。
艾瑪無所事事,四處轉悠。當她獨自在宴會廳的一個角落坐下來後,突然發現一個珠寶商偷偷在母親的腿上使勁捏了一下,艾瑪驚得差點跳起來,可母親居然顯得若無其事。
從那天起,她徹底變了,任性、刻薄。而看到母親一次次因她而難過、尴尬時,內心卻滿是複仇的快感。
12歲那年,艾瑪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姐姐居然是個同性戀;
15歲那年,艾瑪從酗酒並打人的哥哥嘴裏聽到他對這個家的恨,以及祖母因祖父情變而自殺身亡。
但父親是艾瑪內心的希望。她從小就崇拜父親,他也很呵護她。
發現母親的不忠後,艾瑪一直認定父親是無辜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爲他抱打不平。
但在17歲那年,她吃驚地發現,父親在外早就有了情人,而且還生了一個男孩。
最後的一線希望消逝了,她對這個家的信任被徹底摧毀了,躺在床上不停發抖的她似乎理解了哥哥姐姐的行爲:他們應該早就知道了一切。
從此,她的行爲更加怪異:穿有破洞的衣服,把頭發剪成男孩,並染成紫色或藍色。
她的內心總是有一股複仇和反叛的沖動,玩世不恭到了極點。
但她很清楚,她桀骜不馴的面具下,卻是一顆無比柔軟和最怕受傷的心。
在遭遇了一次失敗的愛情後,她發現生活裏已經沒有人可以信任了,她想躲開所有讓她痛苦、絕望的人,修道院成了她唯一想去的地方。
這是她對父母最後一次的報複。
艾瑪在33歲時因乳腺癌去世。
一個完美的家,三個聰明的孩子,最終因爲父母的行爲而徹底被改變了。
海靈格說,幸福家庭關系是這樣的: 夫妻倆親密並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間位置,形成穩定的等腰三角形關系。
如果不是艾瑪的遺言,父母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她叛逆的根源是他們的不和。
有人說,父母送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彼此恩愛,可是很多人一直以爲是貴的玩具。
03
死刑執行官的心聲:別讓孩子用生命爲家長的錯誤買單
亨利·斯图尔特是原纽约联邦法院死刑执行官,虽然这是他的工作,但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在職期間,他結束了237條生命,年齡都在20到30歲之間,他們都犯了一級謀殺罪。
每一次,他都安慰自己說:我不是法官,死刑不是我判的,我只是個執行命令的工具。
但,面對著那些鮮活的生命,他如何能做到無動于衷?每個人的眼睛裏在那一刻都會出現對死亡的至深恐懼,對自己的絕望和悔恨。他們多數人口中念念有詞,應該是在請求上帝的原諒,有的人帶著極爲恐懼的表情離去,有的人在被注射毒液前,因爲緊張已經失去了意識……
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斯蒂芬·米勒的21歲年輕人:金發碧眼,身材高大,長相俊美,渾身透出一個正值生命旺季的全部青春和風華。
從被帶進執行室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直面帶笑容,眼睛裏沒有一絲恐懼和忏悔。見到亨利時,他還禮貌地點了點頭。
米勒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裏,母親因爲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他,他是在無數個保姆的更換中長大的。
生活的艱辛讓母親總是心情不好,她經常指責和羞辱羞膽怯內向的米勒。
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米勒沒有體會過親情和愛,但孤獨一刻都沒有離開過他。
21歲時,米勒已經是個高大的男子漢了,母親卻還像小時候那樣羞辱他,一怒之下,他殺死了母親。
當警察逮捕他時,他臉上出現的就是見到亨利時那樣淺淺的微笑。
他似乎在說,這就是他想要的,無論代價是什麽,沒有被愛過的生命是不知道珍惜自己的。
這是《絕望主婦》裏一個故事的翻版,而故事之後的一句台詞更值得深思:A monster is always made by another monster.
犯罪的青少年中,錯誤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些年輕的生命在經曆了童年的不幸和痛苦之後,卻還要自己去承擔這些不幸的後果,被奪去生命,暴力犯罪是生活裏極度缺乏愛的鐵證。
爲人父母,做的是一件關乎孩子、家庭、國家未來的大事。希望有朝一日,“崗前培訓”也能成爲“父母”這一職業的必須,不管TA持有什麽文憑。
04
讀別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
苡程在紐約讀心理學研究生時,論文的選題是忍了的忏悔心裏。爲了搜集各種臨終遺言,她查閱了很多資料,但幾乎都是名人的。
她突然想到:爲何不搜集城市裏真人的臨終遺言作爲第一手材料?
走過一生,誰能沒有故事?在生命的盡頭,也許他們想一吐爲快。
寫信人有核彈專家、世界500強CEO、好萊塢女星等等。
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出的應該是最真實的話了吧:No one lies at his deathbed.(臨終之人無謊言)。
希望這些匿名信,對活著的人有啓發。也願每個爲人父母之人,用愛點亮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