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凱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國家人文曆史(ID:gjrwls)。
開篇導語
鐵血軍事
大家好,我是一名在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現居住在托斯卡納大區的馬爾米堡,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下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以及疫情下的意大利。
故事還要從3月9日說起,我之前身上一直有小紅疹,意大利皮膚專科預約不上,我只能自己在家塗抹藥膏,但是紅疹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重。當時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出現,出門看醫生幾乎不可能。
說來也巧,我在抖音上看到了寶雞市人民醫院蔺醫生發的小視頻,我就在底下留言,說明了自己的情況。沒想到,這個醫院宣傳部的醫生居然很快聯系我,還幫我聯系蔺醫生連夜問診。
我把這件事講給意大利朋友聽,她很震驚:“中國這麽發達,我也想去中國”。在外國人眼裏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發生在我身上。現在我的症狀已經明顯好轉,無比感謝寶雞人民醫院的醫生們的“及時雨”。現在我也可以安心居家“抗疫”了。
▲ 在抖音留言求助的截圖
意大利疫情
我還是先從疫情剛發生的時間講起吧。
2020年2月21日淩晨,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出現一名38歲“超級傳播者”。目前,意大利的1號病人,已經痊愈出院,由貼身保镖24小時保護。後經基因測序表明,意大利“零號病人”可能在德國感染,1月25-26日到達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從此,倫巴第大區暴發新冠肺炎。根據病毒遺傳學分支推算,在意大利暴發的病毒都源于德國這一支。
意大利政府出台政策,防控疫情
疫情發生後,意大利政府首先封鎖了疫情嚴重的小鎮,派軍隊看守疫區。封鎖小鎮後,也有部分居民逃出疫區。所以,意大利政府出台了第二個政策,封鎖北部疫情嚴重大區。
不過,兩項命令下達後,意大利政府卻沒有關閉火車站,沒有取消航班。意大利媒體甚至提前將消息發布出去,于是在米蘭,居民連夜倉皇出逃,火車站一片混亂,而且也只有幾個人戴了口罩。
▲ 米蘭火車站現場一片擁擠混亂
這次大逃離,爲南部疫情暴發埋下禍根。雖然南部疫情目前較爲緩和,但是大逃離的人很有可能在接下來10天給南部醫療部門帶來巨大壓力。
接下來是第三個重要政策——封國令。
封國令下達之前,意大利人民真的沒有什麽防控意識,很樂觀。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曆,一位意大利警察和我聊天,問我怎麽看待新冠肺炎,我說很嚴重,我們要注意防護。那位警察很淡定地說:“不就是流感嗎?”我建議他戴口罩,他卻認爲自己“又沒有生病,爲什麽戴口罩”。
爲什麽警察都這麽樂觀?因爲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意大利媒體、政客們都聲稱,新冠肺炎就是一種流感,所以當地群衆自然不會恐慌。
關于戴口罩,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暴發時,的確只有中國人在戴。其實,我們戴口罩的時候也有些心虛,害怕被意大利人笑話,甚至被“不理性”的人騷擾、欺負。意大利認識到戴口罩的重要性是在封國令後,不過他們也不是很認真地戴,什麽把口罩戴到腦門上啊,放下巴那兒的,或者戴戴摘摘。總之,讓他們戴口罩真的很困難,更別說防護服和防護鏡了。
現在我偶爾出門,還是可以看到不戴口罩的人,他們隨意穿梭在街道上。好在人已經比之前少了很多,他們的防護措施在不斷升級。
▲ 意大利當地居民
記得疫情剛暴發時,身在意大利的中國人大多已做好了居家隔離的准備。
一個意大利朋友三番兩次地約我吃火鍋,拒絕無數次後,該朋友還是锲而不舍地邀請,我問他:“那你出門有口罩嗎?”
“要口罩幹嘛?我又沒生病。”因爲在他們看來,口罩是給病人戴的。
另一個意大利同事,有次她朝我走來,但沒戴口罩,我立刻逃走了,心想盡量少接觸。她還特意發信息質問我:“爲什麽見她就跑了”。
我之所以遠離她,是因爲她的社交也很廣。資深教堂唱詩班女高音,每周去好幾次教堂的唱詩班。有時還會去監獄、學校義務演唱。用她的話說:“我每次在教堂唱歌時,才能感覺到自己真正的活著。
▲ 意大利的唱詩班
“封國令”下達後,快遞仍正常運行,只不過速度大不如從前。超市的網上送貨也有點崩潰,我所在地區最大的超市ESSELUNGA,平日裏在網上訂貨,一天內送達,現在不僅預約不上,而且一周也只能買一次。其他超市更是預約不了,人們不得不出門去超市囤糧。超市的政策則是內部限流,人們都在外邊排隊,人與人之間要保持1米的距離。有些超市排隊的人太多,已經忽視了1米的排隊間距。
▲ 人們在超市門外排隊采購
好在,超市貨架供應齊全,食物方面沒必要恐慌,但是意大利某些地區,也有出現短暫食物供給不足的現象。
▲ 意大利超市內部
對于一些年邁的老人,意大利紅十字會推出相應活動,老人可以提出申請,由志願者幫忙去超市采購。
▲ 意大利紅十字會志願者代買服務
延長“封國令”,頒布新禁令
然而,短期的“封國令”並沒有起作用。面對嚴峻的疫情,意大利政府決定繼續延長“封國令”,並頒布了新的禁令來控制疫情:禁止人們出入公園等公共娛樂場地;禁止在露天場地玩耍嬉戲,但允許獨自一人在家附近從事體育運動;關閉火車站內以及碼頭的餐廳,但保留醫院以及機場內餐廳;節假日,禁止出去度假。一旦違反禁令,將處以400-3000歐元的罰款。
不過,只要我們填好意大利的“出門證”也是可以出門的。但搞笑的是,這張“出門證”,15天內已經更新6次了。意大利網友調侃說:“我們已經不知道哪個版本是最新的了,幹脆出門帶6張,總有一張對吧”。家裏沒有打印機的,在這個特殊時期也只能手抄。可氣的是,每次抄完不久,手抄版就已經成了無效舊版。其實,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只有認真對比,才能發現不同。所以,爲什麽要把精力放在更新“出門證”上呢?
▲ “出門證”表
近兩天,由于工作以及去超市屯糧的原因,我隨身攜帶著好幾張“出門證”,結果一個警察也沒看到。馬路上看到的行人,幾乎每人都牽條狗,因爲在意大利,遛狗可以作爲出門的理由,所以,寵物狗才是真正權威的“出門證”。
▲ 在街道上遛狗的意大利居民
“封國令”後的大爆發
但問題是,3月20日“封國令”下達後,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爲什麽還會大面積暴發?
首先,意大利沒有所謂的發熱門診,只有家庭醫生以及急診。所以,病人頭疼腦熱一般會先找家庭醫生,而據意大利貝加莫醫院院長吉多·马里诺尼(Guido Marinoni)介紹:“捐贈的口罩還沒有分發給家庭醫生;人們優先考慮的是重症監護病房,而忽略了最基礎的家庭醫生。然而,家庭醫生是最直接、最開始與感染者接觸的人。
馬裏諾尼院長呼籲廣大群衆:“其他地區可以更好的控制住疫情,不要像貝加莫地區一樣。醫務工作者都被傳染後,誰來救治我們的患者呢?” 貝加莫地區防控措施極其少(不僅限于貝加莫),甚至許多人病死在家中,他們甚至不知道死亡原因,這會産生無法預測的風險。
其實,最根本的差別還是大家的預防意識。在意大利,認真待家裏的可能只有60%。從最開始被宣傳爲“流感”,到之後人們似乎覺察到了危機,卻依然不戴口罩,發展到現在,大家終于戴口罩,配合居家。作爲中國人,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佩戴口罩了。
此外,“封國令”下達後,大多數人還在正常上班,地鐵、火車正常運行,只是次數減少。米蘭作爲疫情嚴重地區,地鐵裏的人卻沒有減少。根據手機信號數據顯示,目前在意大利仍有40%的人沒有居家隔離。周末,人們還會去公園曬太陽、燒烤。聽意大利朋友說,她們家鄰居還邀請朋友去家裏開派對。即使她報警後,警察也沒有出警進行勸誡。包括中國馳援意大利的專家在新聞發布會上,也對意大利松散的現狀表示震驚,對疫情十分擔憂。
▲ 疫情期間意大利地鐵內依然有很多人
目前,意大利的死亡率也居世界之首,這是爲什麽呢?這就涉及到意大利一直以來都存在的社會問題:老齡化嚴重、醫護人員緊缺、醫院床位以及設備的緊缺,這些都關乎到每位患者的生死。
意大利的貝加莫是國家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這裏醫生死亡13人,牧師死亡13人,3559名醫務工作者被感染。因爲死亡人數衆多,貝加莫已經出動軍隊來協助運送屍體去附近城市火化。貝加莫醫院醫生介紹:“在這個城市,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親人死亡“。醫院已經不分科室、專業、等級,只要是醫生就得上。對于重症患者來說,能不能進ICU,就是生與死的選擇。而由于床位緊缺,醫生不得不在年齡與生存幾率裏做選擇。或許又說,他們不得不選擇誰先死,誰後死。
▲ 貝加莫當地軍用卡車
面對衆多病逝者,我不知道那些在公園燒烤的,出門和朋友聚餐的是否還有這個心情。意大利的電台、廣播、名人紛紛呼籲大家待在家裏。我也已經無法掩飾內心的焦慮,開始在個人平台呼籲我的意大利同學、朋友們待在家裏,不要出來。
▲ 意大利街頭寫字樓用燈光寫道:待在家裏
意大利人民感謝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後,我們用了10天建成一座火神山醫院,如今,意大利只能搭建救援帳篷。意大利朋友無奈地開玩笑說道:“10天建醫院這事兒,絕對不可能發生在意大利,10天的時間,我們可能剛蓋了許可證公章,地基還得打一年“。
這個說法並不誇張,我本科剛剛入學時,學院附近的空地准備施工建樓。後來,兩年過去了,他們終于挖好坑了。現在我畢業了,那棟建築還未完工。
3月11日,意大利疫情大暴發後,意大利政府請求中國給予援助。中國也很及時很慷慨地捐贈物資,派醫療隊支援。作爲身在意大利的中國人,那一刻我很感激,也很驕傲,因爲當時只有我的祖國在幫助意大利。醫療隊到達後,意大利人民也紛紛感謝中國政府,我的同學朋友也私信我,感謝中國。一個學中文的朋友,還寫了“謝謝中國”的條幅挂到陽台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第一批醫療隊來自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意大利是第一個派專家醫療隊的歐洲國家,他們還帶來了大量救援物資。目前,中國的第二批醫療隊以及物資已經抵達意大利。爲了感謝中國,當地人民及企業主動撤下歐盟旗幟,挂起了中國國旗。
▲ 意大利人民在撤掉歐盟旗幟,挂起中國國旗
疫情後意大利人民生活大轉變
在中國,我們早已習慣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而在意大利,人民日常生活是什麽樣的呢?
1986年,意大利人Carlo Petrini推動“慢文化 ”,提醒人民慢下來關注心靈、環境、傳統文化。深谙享受生活樂趣的意大利人在下班之後,大多會把這一段享樂時間放在戶外,和家人或朋友聚在一起,去小酒館點上一杯開胃酒,開始一段悠閑的下午時光,直到日落。
▲ 意大利的午後惬意時光
在意大利生活多年,他們給我的感覺一直是熱情、奔放、愛自由也愛湊熱鬧。疫情暴發前的意大利,走在大街上,無論何時都會聽到那句:Buongiorno(早上好),即使是陌生人也會相互打個招呼。甚至是吃著冰淇淩,也會有迎面走過來的爺爺開玩笑的來句:Buono(好吃)。他們愛熱鬧、愛聊天,無論學習、工作多,只要喊句:Vuoi un caffe?(來杯咖啡不),肯定會有人應和。這也是最容易跟意大利人民交朋友的方式。
▲ 意大利街頭的人們在閑談
我曾在小城比薩求學,每天騎自行車穿梭在馬路上時,總要停下幾回,跟同學打個招呼。畢業後,我搬到了工作的城市馬爾米堡,生活也隨之發生變化,因爲沒有什麽朋友,所以大部分時間宅在家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超長“封國令”,給這個隨便走進一家酒吧就可以喝到純正意式咖啡、隨便走進一家披薩店就可以吃到正宗披薩的意大利,按下了暫停鍵。
疫情後的意大利,已經沒有了羅馬假日般的假日,沒有了熱情的足球,也沒有了一種叫sciopero(罷工)的節日。剩下的只有一種叫stiamo a casa(待在家裏)的全民假日。
▲ 疫情發生後的意大利居民陽台
曾經從未准點的火車失去了等待它的乘客,駐立在每個城市主廣場的Duomo也等不到了欣賞它的觀衆,大街小巷也沒有了像米蘭時裝那樣的優雅。可以看到的只有帶著面具的恐懼與焦慮了。
疫情之下,衆生皆苦。除了那些不幸者,剩下的就是和我一樣停職或者失業的意大利人民了。一場疫情,讓這個世界元氣大傷,希望這樣的日子早點結束。
作者:高凱悅,曾留學意大利,現居住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區馬爾米堡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