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就是和諧的家庭之音—但丁
《監護風雲》是法國導演澤維爾·勒格朗于2017年執導的一部劇情片。該片獲得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和第4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的最佳影片獎。
《監護風雲》是澤維爾·勒格朗真正意義上的長片處女作,他個人執導的首部短片《一切失去之前》也可謂一鳴驚人,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獎。
《監護風雲》的演員基本沿用《一切失去之前》的原班人馬,除了12歲的男孩朱利安的扮演者小托馬斯。小托馬斯從2000個候選者脫穎而出,導演澤維爾說,選中小托馬斯,這部影片已經成功一半了,而他在片中的表演也果然不負衆望。
除了影片中演員的貢獻,影片裏也處處體現著導演澤維爾娴熟的拍攝技巧,和對節奏精准的把控能力。戲劇出身的他,在這部影片中充分運用了舞台劇的張力表現手法,將沉重的社會話題演繹得步步驚心,從頭到尾的都營造出緊張得令人窒息的暴力恐怖氣氛。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妻子因爲丈夫的家庭暴力而離婚,兩人通過法庭來爭奪12 歲的兒子朱利安的撫養權,法院最後判決他們同時具有監護權。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父親,朱利安戰戰兢兢,不得不想盡辦法,阻止父親帶來的危險。
“家暴”不分國界,用導演澤維爾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主題。導演澤維爾是想通過這部影片引起社會對家暴事件的關注,剖析“家暴”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同時也塑造了施暴者即可恨有可憐的矛盾立體形象。
“家暴”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強烈的控制欲和脆弱的自制力
家庭“”原本是一個可以讓人感到溫暖和幸福的地方,但是《監護風雲》這部影片的男主公安托萬卻讓妻子和孩子膽戰心驚。因爲安托萬是一位控制欲極強,又無法克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爲的人,他就像是一顆隨時爆炸的“炸彈”,給周圍的人帶來威脅和傷害。可以說,安托萬的性格特點是促使他實施“家暴”的主要原因。
安托萬有強烈的控制欲,一旦違背他的意志,就會非常的憤怒。影片當中有幾個情節說明了安托萬的這一特征:
當12歲的朱利安戰戰兢兢的和父親安托萬商量能不能調換一下自己的監護日期,他想去參加姐姐的生日派對時,安托萬表現很生氣,因爲他認爲這事情應該由前妻來和自己商量,不能讓孩子自己來說。
顯然,這件事情的溝通方式不符合安托萬的要求,安托萬認爲妻子對自己不尊重,所以他直接拒絕了兒子朱利安的請求,這無疑是給年幼的孩子心理上帶來的一定的“暴力”傷害。
另外還體現在,安托萬幹預和控制女兒喬瑟芬找男朋友這件事上,他不允許女兒和男朋友來往,甚至還因爲此事把女兒打傷;當然還包括他不允許已經離婚的前妻交男朋友,他還不滿前妻對自己的說話口氣等等情節,無處不體現著安托萬的對家庭成員的讓人壓抑的控制欲。這種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被剝奪超級機制”的說法。意思說,當你心中一旦有了對所關注的一件事的掌控感慢慢被剝奪、丟失,那麽你的心裏不安全感就越強烈,控制欲就越加強烈。
“控制欲”是指:對某一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支配,不允許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錯。對人來說是指對他或她絕對的占有,在思想和行爲上不允許有違背的意志。–《百度百科》
“”控制欲”很強的人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沖突型人格的典型代表。不能否認,根據影片中安托萬的種種表現,他就是屬于這種:沖突型人格。
2 安托萬有脆弱的自制力,導致他情緒很容易失控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安托萬在控制欲的支配下,很容易生氣和憤怒,他幾乎從沒有克制過自己情緒的爆發,而是任由其釋放,結果是直接導致對他人的威脅和傷害。
最爲說明問題的一幕就是影片結尾,當安托萬在前妻的公寓下不斷用各種聲音騷擾沒人理會時,安托萬的憤怒一步步升級,完全失去情緒“自制力”,最後拿著獵槍對房門進行射擊,破門而入。這時的安托萬就像是一頭失去理智的野獸,不計後果,不計代價。
“自制力”就是一個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舉止行爲的能力,也是人與動物區分的根本特點之一。–《百度百科》
我們看到像安托萬這種喜歡使用暴力的人,是絲毫沒有什麽自制力而言,從本性上講,安托萬的行爲更像是動物。
社會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阿伦森在他的《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中就曾經提到:“人類具有社會性和動物性的雙重屬性,暴力是人類動物性的一面"。
應該說,極強控制欲是讓安托萬産生不滿和生氣的主要原因,而脆弱的自制力是讓憤怒演變成可怕暴力的直接導火索。兩者作用的疊加就讓“家暴”在所難免。中國有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征扮演的男主角和這部《監護風雲》的安托萬具有相似的特征,看來施暴者的性格還是具有普遍的共性。
施暴者爲什麽會成爲一個可恨又可憐的人
首先,在家庭中的施暴者毫無疑問是個可恨的人。就像安托爾一樣,他冷酷而殘暴的行爲,給家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12歲的朱利安,和父親的相處時間裏從來都沒有笑過,一直都滿眼驚恐,父親發脾氣時,他顫抖的像個可憐的小羊羔,甚至都不敢多看父親一眼。12歲原本正是可以在父親懷裏撒嬌的年齡,可朱利安沉默寡言,眼神抑郁,心事重重,和他的年齡極其不匹配。父親安托萬就像一個巨大的陰影吞噬了朱利安天真快樂的童年,讓朱利安始終生活在不安和恐懼裏。
而姐姐喬瑟芬的早戀實際上跟她缺乏父愛和安全感是分不開的,她需要盡快的從另一種情感上找到彌補。喬瑟芬在生日派對上唱歌時的表現也說明了一切,她眼神遊移而複雜,既透著緊張又帶著淡淡的憂傷。這是她內心既渴望父愛,又害怕父親的真實寫照。
再者,施暴者在客觀上也是一個可憐的人。
實際上,安托萬作爲一個父親和丈夫,他還是具有人之常情的,首先,在法庭上他很慷慨的同意支付孩子的贍養費,並竭盡全力爭取兒子的監護權,並討好兒子去釣魚來培養和兒子感情,同時他也對前妻米裏亞姆念念不忘,找到前妻子的住處之後,甚至還痛哭流涕的慚愧,表示自己已經悔改了,希望米裏亞姆原諒他。
但是,他的這些好意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都被他不可遏制的暴力所破壞和吞沒了,帶給家人的只有恐懼和躲避。“無法獲得愛與被愛”,讓他成了沒人敢靠近的孤家寡人,也成爲一個“可憐人”。
但,有句話說的非常在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施暴者人性的複雜。
那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可憐像安托萬這樣的人? 實際上從人性角度出發,我們是應該給予安托萬同情的,畢竟他有做父親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從法律層面上來講,還是首先要保護受害者的權益,應該讓施暴者受到法律上應有的制裁。
探討本片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
1 影片中充分運用了希區柯克制造懸疑的方法
本片雖然是一部劇情片,但導演澤維爾卻拍出了懸疑的效果,讓觀衆一直都在緊張的關注到底男主角安托萬的危險底線在哪裏?
之所以能取得這種效果,還要得益于導演澤維爾運用了希區柯克制造懸疑的方法,這個方法叫作“定時炸彈理論”。希區柯克不但是一位英國知名導演,他還是一位對人類精神世界高度關懷的藝術家,他一生導演監制的電影絕大多數以人的緊張、焦慮、窺探、恐懼等爲敘事主題。
那麽什麽又是“”定時炸彈理論呢?通俗一點解釋是這樣的:
有三個人在玩牌,在牌桌下有一顆炸彈。如果只是講述三個人玩牌,然後突然爆炸了,那麽故事就毫無懸念。
但如果事先將炸彈的存在告訴讀者,然後再展示三個不知情的人玩兒牌,那麽觀衆就會時時刻刻關心炸彈什麽時候爆炸。這就是炸彈理論
影片一開始通過法庭辯論,就交代了安托萬有暴力傾向,這如同告訴大家安托爾是“一顆炸彈”。這種開篇的安排自然會引起人們的猜想,到底安托爾的暴力表現有多麽恐怖和惡劣呢?
影片的中間部分一直都在控制這個懸念的收斂的節奏,也一直在醞釀和堆積著一種緊張的情緒,從而形成巨大的情感張力,直到最後安托爾拿著獵槍瘋狂的尋找母子才徹底釋放出來,這種設置起到了能把觀衆的情緒很好的帶入到劇情和場景當中的作用。
2 影片用“寂靜”來替代常規的背景音樂,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部優秀電影的促成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配樂通常也是非常重要的。完美的電影配樂,可以很好的制造影片氣氛,強化角色情緒與場景的關聯性,從而升華和突出電影主題。而這部片子則恰恰相反,沒有使用任何的背景音樂,一切都在“寂靜”進。即使使用一些自然的聲音也非常有限。但在效果方面,非但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反而很好的營造出導演希望的一種真實而壓抑的特殊效果,同時也增強了觀衆身臨其境的恐怖感。
以上這兩種藝術手法的運用,讓這部影片在恐怖,懸疑氣氛的營造上都擁有了與衆不同的氣質。
結束語
《監護風雲》將家庭暴力這一尖銳問題,直接而又冷峻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尤其家暴給女人和孩子的傷害,用最直觀的視聽體驗傳遞出來。
家庭暴力的核心歸根結底是“暴力”,是涉及法律層面要解決的問題。現實中,它卻容易被“家庭”的外衣所掩蓋,牽扯進一些權益和義務的問題,使問題複雜化,不利于對潛在受害者的保護。而澤維爾的這部《監護風雲》則直面這個痛點,揭開了家門背後的陰暗和恐怖。把矛盾和無奈展現給觀衆看。
影片結尾的鏡頭定格在被安托萬用獵槍射擊過的千瘡百孔的門上,可見,導演是想用此意像來傳達:“家暴”依然普遍存在,潛在受害者隨時隨地都處在危險當中。
(全文完)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松有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