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麽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了多少人對詩和遠方的向往。
很多人認爲,只有當身體和靈魂一起在路上,才能算見過世面。
在這群懷揣夢想的人潮裏,出現了一種看起來很酷的“窮遊現象”。
然而事實上,所謂的“窮遊”,不過是一場僞小資的騙局。
爲了見世面窮遊,結果都是騙局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聽起來特別飒、特別爽。
一個人,背著行囊,40元騎行滇藏線、148元遊遍中國、300元搭車玩遍東亞、800元
玩轉歐洲,等等。
各種的“窮遊”攻略,充斥著網絡,很多人信以爲真,並且紛紛效仿!
可是,當他們踏上旅途,才知道,這樣的窮遊,一個人根本完不成,那些看似潇灑的“窮遊”背後,不但有專業制作團隊,贊助商資助食宿,還有攝影師專門拍照。旅途中的一切堅強和美好,都是包裝出來的“人設”。
甚至有的“窮遊”,埋藏著數不盡的危險:
爲逃避景區的幾十塊錢的門票,有一部分人選擇抄小路上山,結果迷路失聯,
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徒步去旅行,卻誤入傳銷窩點。
這樣的新聞,無時不刻充斥著我們的網絡。
爲了見世面貸款,差點把自己逼死
很多人的“見世面”,是盲目而虛假的。
收集各國簽證印章,在網紅旅遊地暴走、打卡,剪vlog,在朋友圈曬高逼格九宮格,配
上灑脫如風的旅途感慨,獲取高贊。
這樣的“見世面”,帶回的感悟是什麽呢?如此的見世面方式,不過是出去浪了一圈
後,跌落現實,讓自己多了一筆旅行的卡債罷了。
爲了尋求即時的滿足,非但沒有獲得身心自由,還讓“窮遊”成了“負遊”。
這樣的旅行,即使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會讓你變成一個更有趣的人。
《旅行的藝術》中有這麽一句話:“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于我們
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用錄音機錄下當地人祖輩傳唱的民歌。
向當地人學習,當地特色美食的做法。
有時候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三四個月。
這種自在的旅行方式,所看到的世界,與打卡式的旅行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打卡,不懂風土人情,不用心體會,這與郵差有何區別?
旅行不是目的,旅行只是一種感受方式,是通向精彩人生的一個入口。
這份氣定神閑,不就是旅行的真谛嗎?
所以,見世面不一定要去遙遠的旅行,拍很多精彩的照片,而是收獲那份難得的沉澱和
成長。
去旅行,是遇見自己的最好方式
旅行不一定要去遠方,身邊也有美景。
旅行不一定在別處,只要你想達到,無論在哪,都是旅行。
即便是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聽著喜歡的音樂,也是對自己的犒勞。
即便是站在天橋上觀望城市的燈光,車流穿梭,也讓自己似乎多了那麽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