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成爲當時世界上毫無爭議的兩大世界強國,尤其是美國最爲強大,建立起世界“霸權”。兩大強國之間出于種種原因,在二戰結束不久後就開啓了互相之間的較量模式,曆史上稱之爲“冷戰”。最終以蘇聯的解體而結束了這一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以上說法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曆史性結論”了或者說是一種曆史常識。不過小編要換個詞以及換個結論來敘述這一宏觀曆史事件。首先,小編覺得把“冷戰”換爲“對抗”更能體現基本曆史事實。因爲“冷戰”一詞主要是站在美國遏制蘇聯的角度來看的,實際上蘇聯也曾經主動出擊過,而且雙方還有過直接的軍事對抗,因而“對抗”更能體現雙方較量的態勢。其次,兩大強國的對抗從曆史事實的角度來說並不是蘇聯解體才結束的,實際上在此之前蘇聯早就認輸了。
這段人類曆史上驚心動魄的兩強對抗曆史太複雜、也發生了太多的大事件。本文就從宏觀角度來給大家梳理和分析美蘇兩強這近半個世紀的對抗曆程,以便更好的理解美蘇之間的對抗態勢。實際上看似複雜,但總的來說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也就是兩大強國三個回合的較量。
一、第一回合:美攻蘇守,蘇聯疲于應對(二戰後到六十年代末)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以及對國際金融和貿易規則的掌控權,再加上構築了遍及全球的軍事同盟體系以此獲取了世界霸權國地位,成爲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在此基礎上,美國將國家戰略延伸到整個世界,企圖建立單極秩序。美國把戰略的重心放在了歐洲和亞太地區。而蘇聯作爲當時世界上面積最龐大的國家,尤其是在二戰中打出來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勢力也比較突出,因而也企圖在中東歐及蘇聯周邊建立起以自己爲中心的霸權體系。這樣雙方的戰略有了矛盾,對抗由此開始。當然,美蘇走到這一步還有其他因素的沖突,但從國家利益和現實主義的角度分析這才是關鍵。
(一) 戰後美國接二連三的出台針對蘇聯的遏制措施,蘇聯只能跟在後面補救
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咨文,聲稱:
希臘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一旦希臘“隕落”,這對它的領國土耳其的影響將是嚴重的。混亂和無序狀態很可能擴及整個中東地區。還將給歐洲一些國家帶來深刻影響,甚至對全世界都具有“災難性”。
因此,他要求國會撥款援助希臘和土耳其及派遣軍事人員到這兩個國家監督美援的使用。這就是所謂的杜魯門主義。雖然他的講話中只字未提蘇聯,但誰都知道這是公開表明美國已經把蘇聯當作是對手和敵人了,因此被認爲是美蘇對抗的開端。
面對美國的表態,蘇聯于同年9月在莫斯科成立了歐洲工人黨情報局來加強東歐各國與蘇聯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同時加快東歐各國政權的建設與強化,以求實現更大的團結。接著美國又出招了。1947年6月美國提出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並且很快就完成相關程序正式啓動對西歐的援助。蘇聯爲了防止東歐各國被影響,1949年1月成立了歐洲經濟互助委員會以對抗“馬歇爾計劃”。1949年9月,美國再次出大招,組建了北約政治軍事組織,並且在後來把西德拉入,直接威脅了蘇聯和東歐各國的安全,于是蘇聯爲了應對這種壓制,于1955年組建了華約組織。
由此可見,就在美蘇對抗開始後,美國步步的緊逼蘇聯,後者采取的是被動戰略,只能針對性的采取一些補救措施來應對美國的壓力。而且措施明顯沒有美國的有效。
(二) 兩次“柏林危機”:蘇聯在與美國的對抗中都失敗了
1948年6月,美國爲首的西方大國在他們控制的德國西占區搞幣制改革,企圖在經濟上分化德國。蘇聯對此針鋒相對,宣布切斷從西德通往西柏林的所有水路交通並且還中斷了對西柏林的供電。蘇聯這麽做是想逼迫西方國家放棄幣制改革。但美國表示堅決不屈服于蘇聯的壓力。
美國積極行動采用空運的方式保障西柏林的物質供應,同時采取反封鎖措施,聯合其他西歐大國封鎖了到東德的交通,給以蘇聯尤其是東歐其他國家沉重的打擊。對此斯大林于1949年1月發電報表示妥協。于是這場危機最終于蘇聯的失敗而告終了。
東西德國對立開始後,美國一直利用西柏林在東德搞間諜和破壞活動,由此造成了東德政局不穩和人員大量逃到西柏林。1961年蘇聯提出最遲在六個月內解決德國統一的問題,否則將宣布西柏林爲自由市,“它與西德之間的交通將由東德解決”。肯尼迪對此堅決反對。雙方由此在東西柏林增加軍隊,提高軍費,同時還搞核試驗威脅對方,大有要開戰的態勢。但是1961年10月,赫魯曉夫宣布不會在最後期限(12月31日)這天解決德國問題,實際上蘇聯在第二次柏林危機上與美國的對抗又失敗了。
(三) 古巴導彈危機事件,充分暴露了蘇聯還不足以對抗美國
1962年,蘇聯與古巴達成建立軍事基地的秘密協定,于是從那年9月開始蘇聯將大批導彈與發射器以及大量軍事人員運往古巴。蘇聯這是想在美國的後院安顆炸彈以便在美蘇對抗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然而很快就被美國發現了。總統肯尼迪立即做出反應,部署大批海陸空軍對古巴進行軍事封鎖,包括8艘航母在內的90艘軍艦,以及2萬多名海軍和68個空軍中隊,並且做出進攻古巴的態勢。規模之大不亞于一場大規模作戰行動。如此陣勢一是顯示美國強大的實力,二是體現美國與蘇聯堅決對抗的決心。此外美國還嚴格檢查來往的蘇聯等國船只。
面對美國的壓力,蘇聯先是頑強抵抗,態度強硬,堅決不按美國的要求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及軍事人員。雙方劍拔弩張,甚至不惜用核武器作爲威脅的籌碼。整個世界處于最接近核戰爭的危險關頭。然而最終,赫魯曉夫還是妥協了。面對美國的威逼,他深知無法與美國較量,無論是在常規海空軍力量還是在核力量的對比上,蘇聯都不是美國的對手,于是最終以蘇聯的讓步,滿足美國的要求而結束了這場較量。
因此,從以上三大事件中可知,從二戰後到六十年代末,美蘇之間的對抗還是比較激烈的,尤其以兩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爲典型。這一時期蘇聯無論是在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都遠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憑借其強大的實力接二連三的向蘇聯發起沖擊,即使是蘇聯主動挑戰美國也最終落爲防守的態勢,美國牢牢把握住對抗的主動權,後者只能疲于應對,美國處于絕對的優勢進攻態勢地位,而蘇聯則處于守勢。
這一時期蘇聯處于弱勢地位的表現還有50年代初赫魯曉夫提出了“三和路線”對美方針,主張“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和平共處”。
實際上反映出美蘇對抗中蘇聯的防守態勢地位,想借此緩和關系,發展自身力量,以達到和美國爭霸的目的。
第一回合蘇聯雖然敗了,但是沒有認輸,只是由于實力不及美國,它在等待時機開展與美國下一回合的對抗。
二、第二回合:蘇攻美守,蘇聯發動猛攻積極擴張(整個七十年代)
時間很快來到20世紀70年代,此時國際政治格局和美蘇之間的實力相對變化比較大,因此兩強的對抗態勢被扭轉了。這種扭轉是由于實力對比的相對變化造成的。
(一) 蘇聯軍事實力的增長與“勃列日涅夫主義”
1964年勃列日涅夫繼任後,趁美國忙于越戰之際大力發展國內經濟,尤其是在軍事領域大力追趕美國。甚至在很多軍事裝備領域還超過了美國水平。
從1970年到1979年,整個七十年代,蘇聯對重工業的投入占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均在85%-90%之間,可以說蘇聯是鐵了心要和美國一較高下了。從軍費開支來看,1972年開始一直到1981年,蘇聯的軍費開支一直超過美國。在這樣大規模,“傾家蕩産”般的投入下,蘇聯的軍事實力迅速增長起來了。
戰略核力量是蘇聯與美國對抗的一大砝碼,也是其在古巴導彈危機後總結出來的教訓。此外在常規軍事裝備方面蘇聯也迅速發展起來,趕超美國。爲了大家更直觀的理解七十年代美蘇兩強軍事對比的狀況,小編做了幾張圖。
插圖1:1962時美蘇戰略裝備的對比
由此可見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在戰略武器方面根本無法抗衡美國,因此才最終敗北。
插圖2:1972年時美蘇戰略裝備的對比
蘇聯在戰略武器方面已經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了,在某些方面甚至還超過美國。
再來看看常規武器方面的對比,不看質量的話,蘇聯在1978年的常規軍事力量遠超美國。
插圖3:1978年美蘇的常規軍事力量對比
鑒于蘇聯經濟、軍事實力的逐步增長和美國實力的相對衰弱,蘇聯領導人在新的對抗階段到來之際,提出了新的爭霸戰略,即“勃列日涅夫主義”。
該主義大吹什麽“有限主權論、大國特殊責任論、國際專政論、國際分工論”等,實際上就是爲蘇聯加強對東歐的控制以及向第三世界重要戰略要地擴張的借口。它是蘇聯向美國發起反攻的宣言書。
(二) 美國的相對衰弱與“尼克松主義”
就在蘇聯逐步增長的同時,美國這邊出問題了,它遭遇了二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打擊”。
首先是經濟上,六七十年代西方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美國不再擁有絕對主導的經濟優勢了。美國工業總産值和對外貿易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見插圖4:1970年美國經濟數據占資本主義世界之比重相比戰後初期的變化:
同時,西歐和日本的經濟迅速發展,1970年兩者加起來的國民生産總值占資本主義世界的40.4%,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此外美國還失去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美元金元地位,加上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壓力不小。
其次,在軍事上,不但蘇聯趕了上來,而且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不可自拔,因此也是自顧不暇。
政治上,原先的盟友獨立自主的傾向越來越強。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日本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不斷加強,美國得忙于應付這一系列的變化。
因此,在這一系列相對衰弱的情況下,美國在七十年代到來之際,宣布的新的戰略,即“尼克松主義”。
1969年7月,尼克松在關島就闡明了這一政策。1970年,他在國會咨文中詳細說了美國新的全球戰略。把“實力、夥伴關系和談判”作爲尼克松主義的三大支柱。也就是所謂的:從實力出發,通過談判穩住蘇聯。通過夥伴關系,認可西歐和日本平等盟友的地位,團結他們牽住蘇聯。以此來保證美國的霸主地位。
尼克松主義實質上反映出美國進入七十年代後由于實力的相對衰落不得不調整自己以前那種“目中無人”的霸道戰略,企圖以全球收縮戰略來換取美國喘息的機會。
(三) 蘇聯在與美國緩和的同時積極進攻,美國力不從心
在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下,蘇聯制訂了如下擴張戰略,給美國造成不小的壓力。
經濟戰略作支撐,軍事戰略爲核心,緩和戰略爲輔助。以歐洲爲重點,在中東,非洲展開側翼迂回,爭奪戰略要地、資源喝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國都戰略布局爲目標,奪取美國的戰略優勢。
第二回合的對抗比較特殊,整個世界充滿的危機和不安的因素,美蘇之間的較量很激烈。但是反應在國家關系台面上的是,世界和平,美蘇關系好像很不錯。這是因爲在這個回合的較量中,蘇聯打兩手牌。
一邊是對美國和西歐施行和平戰略。這個時期我們在西歐和大國之間看見的是和平的景象。美國總統訪問蘇聯、東西德和解、西德與東歐建交等等。實際上這是蘇聯想迷惑歐洲,牽制住他們的注意力。
另外一邊是,蘇聯在側翼地區展開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同埃及、印度、伊拉克等亞非拉十二個國家簽訂條約,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大量軍事援助;在非洲介入各國內戰,打代理人戰爭等等。蘇聯無時不刻在挖美國的牆角。甚至于1979年不顧全世界的反對派出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這是這一回合蘇聯爭霸的高潮。
總之,整個七十年代,蘇聯在歐洲和美國的側翼地區積極擴張,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戰略壓力。而美國由于自身的原因只能處于防守地位,不能有太多作爲。
三、第三回合:美攻蘇守,蘇聯最終認輸(八十年代)
(一) 美國轉守爲攻,制定強有力的對抗蘇聯措施
到了八十年代,美國又緩過神來了,裏根于1981年當選總統,並且經濟改革非常有效,美國的經濟從1983年開始回升了。這次他要放出大招與蘇聯做最後的對抗。
裏根決定扭轉七十年代以來的蘇攻美守態勢,同時爭取在各方面取得對蘇聯的壓倒性態勢。因此,按照這麽一種對抗蘇聯的邏輯,他出招了。
裏根的對抗措施主要有:一是,擴充軍備,對抗蘇聯。從1981年到1985年美國軍費超過了蘇聯,而且不斷加碼。以前忽視的常規力量建設現在也要加強,打造攻防兼備的軍事體系,以應對來自任何方面的蘇聯進攻。
二是,在裁軍談判中不在對蘇聯一味讓步,軟硬兼施,以“實力求和平”,迫使蘇聯讓步。
三是,協調與西歐盟友的關系,部署導彈強化對西歐防務的控制和對蘇聯的威懾。
四是,展開低烈度戰爭,用武力把蘇聯在第三世界的勢力排擠出去。1983年的美國入侵格林納達就是例子。
更爲重要的是,爲長久和蘇聯對抗,以及在可能發生的戰爭中保證美國以及盟友的安全。裏根制定了“星球大戰計劃”。美國想借此打破美蘇之間的核均勢,利用高科技帶動美國各方面的發展,同時拖垮蘇聯。
裏根的新遏制政策與過去不同的是已經超越了勢力範圍的爭奪,是一種更大範圍的遏制,過去是防守性的遏制,而他是進攻性的遏制。
由此可見,第三個回合是美國主動挑起的,美蘇之間的攻守態勢又轉化了。
(二) 蘇聯自身難保,無法抗衡美國,最終認輸
到了八十年代,蘇聯這邊可是嚴重吃不消。過去十年蘇聯大肆擴張,其經濟實力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二,但是軍費開支缺連續十一年超過美國。可以說爲了對抗美國,它下了血本。同時,蘇聯和東歐國家矛盾越來越多,陣營內部不穩。尤其是其到處擴張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和孤立。此時的蘇聯已經是山窮水盡了。
八十年代開始後,蘇聯僵化的體制弊端已經嚴重暴露,大量財政投入無休止的對抗美國之中,繼任的兩位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仍然與美國對抗。蘇聯走向了末日的邊緣。
就在這時,突然冒出個戈爾巴喬夫出來。他和以往其他蘇聯領導人不同的是,直接給蘇聯下了一劑猛藥,突然調轉回頭來,不搞對抗了,大談“改革與新思維”。
戈爾巴喬夫猛的回過頭來,主張“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民主化、非軍事化、人道化”等等。積極向西方緩和關系,主動裁減軍備,主動向西方靠攏。實際上,這已經表明,蘇聯放棄了與美國的對抗。蘇聯已經准備對美國和西方做所有讓步,直到美國原諒它爲止了。
之後,蘇聯一直都是按照美國的部署行動的,對東歐巨變、德國統一這些核心問題都采取了不斷讓步的態度。
這一切都表明,蘇聯已經認輸了,這場對抗美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等待蘇聯的只有死亡了。
四、總結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這麽一個結論。在美蘇之間近半個世紀的對抗之中,雙方進行了三個回合的較量。第一個回合周期最長,美國積極進攻,蘇聯處于防守態勢。第二個回合大致持續十來年,蘇聯在與美國緩和的借口下大肆在周圍地帶擴張,給美國造成不小的壓力,美國處于防守態勢。最後一個階段周期最短,美國憑借強大的實力全方位對抗蘇聯,但是此時的蘇聯已經不行了,放棄了與美國的對抗,也不能再與美國對抗了,最終認輸了,走向“曆史的終結”。
參考文獻
《國際關系史》 、《戰後國際關系》、《現當代國際關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