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首富、阿裏巴巴創始人之一的馬雲高聲喊出“新零售”這個新鮮名詞,于是,好事的媒體將今年冠之以新零售元年的雅號,于是夢夢我留心看了看商家的反應,似乎如今並不象前幾年,這一次,實體零售商表現極爲淡定,甚至有商家還調侃了一下馬雲,另外抨擊電商的零售業者也大有人在。
話說2012年12月,在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馬雲與另一個中國首富(中國首富由馬雲等人輪流轉)王健林打賭,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超過50%,王健林將給馬雲一億元人民幣,反之,馬雲輸給王健林一個億。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6第二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11178.8億元人民幣,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爲14.3%。
在王健林還沒有完勝之時,去年10月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所謂新零售,他指的是線上線下結合加上物流,他也認爲純電商時代將成爲過去。可我夢夢覺得最搞笑的一件事,是當馬雲振振有詞說這些的同時,他也有意無意說了一句,你覺得未來是這個樣子,其實不是這個樣子。
當人們一窩蜂爭著擁抱新零售概念的時候,我在想,這是否就意味著實體零售的末日呢,事實上,當我不久前在本地的大購物商場溜溜哒哒的時候,看見稀稀落落的購物者,禁不住爲零售業者撚一把冷汗。
電商和零售商的曆史交集
其實電商的出現,或者電子商務的應用早已有之,2000年左右,科技股泡沫泛濫之時,亞馬遜已經廣爲人之,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融合方面也有人獨領鳌頭,例如當年無人不知的戴爾,沃爾瑪更是早已將零售與電腦管理和物流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買過戴爾的電腦,1996年,戴爾就用上了電子商務,那個時候,幾乎任何一家商場找不到戴爾的門店,購物是通過互聯網直銷方式,或者說,根據你想要的配置量身定制,再通過外包的物流將電腦送到家裏,維修也是通過互聯網,本區域是由馬來西亞技術人員在網上對話來解決的,要不就是本地外包技術人員上門維修,如今,戴爾電腦似乎成了曆史。據說,物流的高成本擊敗了戴爾,使這個曾經全球第一的電腦直銷商走向下坡路,如今戴爾正在尋找轉型之路,並改名爲戴爾科技。
如果戴爾還說不上互聯網公司,那麽亞馬遜肯定算一個,亞馬遜以網上銷售圖書起家,如今五花八門的商品都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找到,我買過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用了好多年,從來沒壞過。不過,我想說的是,當年買這台機器的時候,當天在亞馬遜網站下單,次日送到了家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運費是零,要知道,那是經過幾百上千公裏送達的,你甚至滿足自已的好奇心,在網上追蹤貨物到了哪裏。
亞馬遜成立于1995年。這麽多年來,亞馬遜有沒有打跑實體店?沒有,相反,亞馬遜正在大肆收購許多零售業者。
與上述兩家公司不同,沃爾瑪稱得上是全球聞名的老牌零售業者,它的成功得益于自己擁有的電子網絡和物流系統,據說,在方圓之內百多家門店中心有一家配送中心,訂單信息從門店傳達給配送中心然後再發貨,當貨架上某個商品賣出,信息立即傳達到配送中心並即刻補貨。
沃爾瑪誕生于1950年,上世紀70年代就用上了電腦管理零售業務,2010年在中國推出了網上購物。
零售新業態:相互融合而非此即彼
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謂零售新業態,一方面是互聯網公司向實體零售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實體店向互聯網平台的延伸,很難說誰強誰弱。感覺更象是相互的融合而不是非此即彼。
說到這裏,我覺得零售業者應該松一口氣了。
另外,網絡銷售或者說電商的優勢是在標准化商品和巨大的流量方面,也因此可以支撐大規模的物流和快遞,這也是跨境電商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因此,對實體零售的影響顯然是超市和其它日用商品銷售商,夢夢我曾經在一場辯論中聽到,一家百貨公司業者談到電商時,不以爲然地說,百貨公司與超市是不一樣的。
即便是超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快遞的距離也在縮小和多樣化,例如用戶在自家冰箱上的互聯網平台上向附近的超市下單,日用品很快送到家裏,這種趨勢反而有利于鄰裏超市的發展。對大規模的電商交易反而不利。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無心逛LV專賣店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著名品牌更關心私人定制以滿足消費者對彰顯個性的追求,例如讓顧客在商品上加上自已的名號,而這些都是電商做不到的。
所以,夢夢我覺得,所謂新零售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順著潮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