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與發展融資國際組織(Development Finance International)在10月9日公布名爲《減少不平等的決心》(Commitment to Reducing Inequality,簡稱CRI)的排行榜,評估各國爲減少社會不平等投入多少資源。
新加坡竟然排名倒數第九,與尼日利亞、印度、老撾等國一樣,被指在縮小貧富差距和減低社會不平等方面表現欠佳,簡直是豈有此理。這份報告貶低的其實並非新加坡,而是樂施會本身的公信力。
相信對行動黨政府不滿的鍵盤戰士,因爲這份報告又多了沖擊當局的子彈。當然,新加坡在照顧低收入弱勢群體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在醫療支出方面也應該多減輕中産階級家庭的壓力,但是就因爲低稅收和公共支出的審慎,而據此壓低新加坡的排名,其實是枉顧現實的做法。
這份報告的不老實之處,就是不去看事實上新加坡在醫療、教育(都是報告重點批評新加坡的地方)和公共住屋等領域的成就。雖然不是十全十美,可是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錯。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的回應,不能說是老王賣瓜,而是有相當的事實根據的。這裏就不重複了。
這份報告所反映的,反而是樂施會等組織本身的意識形態偏見。
首先,他們認爲越多公共福利支出就越好。這是缺乏事實根據的假設。北歐國家的社會主義福利制度,基本是建立在單一民族的基礎上。如今隨著外來移民湧入,已經出現了政治反彈。
在北歐以外的國家,更多的福利只是導致貧窮陷阱的出現。美國黑人社群就已經開始出現這樣的反省意識,一些覺醒的黑人知識分子指出,幾百年的黑奴制度,都沒有福利制度那樣具有破壞性,摧毀黑人家庭組織、貶低黑人男性的自尊、破壞黑人社群的創造力。
第二,他們認爲平等是絕對的善。這才是更危險的想法。任何健康的社會(基于法治、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強調競爭機會的平等),都會因爲競爭而出現不平等。因爲每一個人的能力、興趣、個性、機遇、努力程度都不同,所以不可能取得同樣的成果,他們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自然也會分出高下。
這種不平等是建立在公平的原則上的,也是任何正常社會都會出現的現象。
英文discriminate其實並非完全的貶義詞,除了歧視,還可以翻譯爲有鑒賞力,就是能分辨善惡、好壞的判斷力。所以indiscriminate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意思。樂施會報告所展示的精神,就是這種爲了追求平等的indiscriminate,完全就是根據一種自以爲是的價值觀,去評判不符合他們價值觀的現實世界,而不去仔細了解真實是什麽。
新加坡政府並非十全十美,但也不止于一無是處,做出成績就應該給予肯定。這才是有判斷力的表現。新加坡人在看待這份報告時,必須尊重自己的判斷力,別被樂施會的名頭給唬弄了。
今年2月,海地政府以違反當地法令、破壞人的尊嚴的原則,禁止樂施會在當地活動,因爲其成員在援助海地地震重建工作時,在當地招妓被揭發。這當然不能全然推翻樂施會過去的成就,一如樂施會的這份報告不足以否定新加坡的成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