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居者有其屋”一直是新加坡賴以立國的政策。然而,並非每一位國人都足夠幸運,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新加坡首個針對全國街頭流浪者人數的統計就顯示,本地大約有1000名街頭露宿者。
這項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黃國和(Ng Kok Hoe)主持的調查統計發現,全島各處都有街頭露宿者的蹤迹。
不過整體而言,街頭露宿者較多聚集在租賃組屋比例較高的成熟組屋區,如市區、勿洛和加冷都各別計算到超過50名露宿者。其中露宿者最多的前十大區域爲:
- 市中心(241)
- 勿洛(74)
- 加冷(55)
- 中峇魯(47)
- 宏茂橋(46)
- 裕廊西(45)
- 大巴窯(41)
- 義順(40)
- 後港(39)
- 金文泰(38)
相對來說,武吉知馬、盛港和三巴旺則都少于10人,是全島計算到最少露宿者的區域。
該統計報告也勾勒出街頭露宿者的基本形態:
- 87%是男性
- 46%是華人
- 平均年齡54歲
35%街頭露宿者的教育程度爲小學或以下,41%有中學學曆,其中2名受訪露宿者甚至完成了大學學業。
經濟問題和家庭沖突是兩大主因
街頭露宿者流浪街頭的原因大多和經濟狀況有關,其中47%露宿者是因爲事業、工作不固定和低薪而無家可歸。其他主要原因則包括家庭沖突。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訪查的義工發現相對于一般人對街頭露宿者總是衣衫褴褛的刻板印象,28%的街頭露宿者其實形象尚算體面。
通過訪問其中88名露宿者,該調查進一步發現並非所有的街頭露宿者都是失業者。每10位街頭露宿者中有6人有工作,但多數從事清潔工和保安等低薪職業。
而相比起新加坡3467元的月收入中位數,有工作的街頭露宿者每月收入中位數僅有1400元。
令人擔憂的是,街頭露宿者難以跳脫流浪街頭的循環。約31%的受訪街頭露宿者已經無家可歸超過6年或更久,顯示一旦掉入露宿街頭的漩渦,短時間內很難再翻身。
統計也發現,每4名露宿者中有1人每天只能吃一餐,或完全沒吃,健康和營養攝取的情況堪憂。
《海峽時報》報道,大約26%的受訪露宿者聲稱自己名下其實有登記住處,包括政府津貼的租賃組屋或自己購買的組屋單位。然而,家庭問題或與室友不和導致他們不想回家。
40%受訪的街頭露宿者表示自己曾經在過去一年求助,對象包括社會服務中心、家庭服務中心和國會議員。
學者建議放寬租賃組屋限制
這份統計報告一共動員近500名義工在三個多月內完成探訪,地點涵蓋全島1萬2000座組屋以及其他公共和商業區域。
所有義工都在晚上11點半後出動,計算在公共區域過夜的人數。
主持統計報告的黃國和表示,長期露宿會導致街頭露宿者的身體和精神耗損,進而限制他們在經濟上發展的機會。
此外,街頭露宿者流落街頭的原因林林總總,或許也是40%露宿者雖然試圖求助,卻依然無法跳脫困境的主因。
他建議政府應該擴大接觸無家可歸者,同時改善租賃組屋計劃。
現行制度規定,單身者必須和另一位單身者配對才能租住受政府高度津貼的租賃組屋。許多露宿者是因爲和室友發生沖突或基于隱私,而甯願露宿街頭。
爲此,黃國和認爲政府應該考慮取消上述限制,以協助更多街頭露宿者“居者有其屋”。
東海岸公園也曾出現露宿海邊的“帳篷村”
我國東海岸公園在2016年曾驚現“帳篷村”。根據《新明日報》當年的報道,該處有十幾戶人家沿海紮營爲家。
其中大多數“住戶”都是膝下無子的夫妻,或迫于生活壓力、或等待遷入租賃組屋,因此不得不暫時住在海邊。
“帳篷村”的村民各有苦衷,但幾乎都離不開經濟壓力,如失業和繳不起房租。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資料,2017年有79%國人居住在組屋,20.8%國人居住在公寓或有地住宅。
雖然“居者有其屋”某種程度上幾近成功,但1000位露宿者彰顯出居住問題仍然存在。
街頭露宿者的人數比例不高但絕非微不足道。在社會底層苦苦掙紮的人們應該享有同等的居住權,並避免露宿問題導致階級流動進一步僵化,限制低下階層人民跳脫困境的機會。
這份統計報告或許能給有關當局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找到方法落實真正的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