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輸”某種程度上已經和新加坡形象畫上了等號,甚至本地人也經常將這種文化作爲一種自我調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公布的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學生對于失敗的恐懼,已經遠遠高于國際平均。
這也彰顯出本地精英制度令人诟病的缺點,在于失敗者總是在贏者全拿的環境下被忽視。
如何擺脫這種使人過度害怕失敗的怕輸文化,讓失敗者的努力也能獲得重視,有賴整個國家逐步去打破這種根深蒂固的僵化價值。
從運動領域開始“不怕輸”
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努力在體育領域已經可以看見。至少,已經邁出第一步了。
“有贏得獎牌是額外的獎勵,但我更在乎的,是他們如何一步一腳印,而不是他們贏得了什麽。”
身兼新加坡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國會議長陳川仁在一篇發表于新加坡奧委會官網的文章如是表達了他對一位運動員成功與否的定義。
他認爲現今新加坡的運動員奮鬥的目標不應該局限在爭取獎牌,反之應以傑出的表現引起支持者的共鳴:
“我想起了八月的一項賽事,當我們看見球頭落在楊佳敏那一側的界外,當我們看見她激動地跪在地上慶祝。”
楊佳敏是我國羽毛球女單國手,她在今年的世界羽球錦標賽爆冷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來自日本的山口茜。
楊佳敏最終止步8強,無緣獎牌,但這並未使陳川仁吝啬于對她的贊賞:
“佳敏沒有成爲世界冠軍,但她的勝利不會因此而顯得無足輕重。她振奮人心的表現締造了值得國人驕傲良久的時刻,而這樣的時刻,無論有沒有獎牌,都是值得慶賀的。”
陳川仁沒有提到在2016年奪得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的泳將約瑟林,沒有提到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爲我國奪下首枚奧運獎牌的李佳薇、馮天薇、王越古等乒乓選手,卻特別提到了楊佳敏。
盡管用新加坡追求排名的固有怕輸文化來看,楊佳敏的成就“無足輕重”;盡管她在強敵環伺的世界羽壇仍然難以擠進前列,但陳川仁的表態可以看出對他而言,高昂的鬥志和努力超越自我的精神同樣值得贊許。
把掌聲留給努力奮鬥卻無法登上領獎台的選手
在2019年菲律賓東運會已經如火如荼展開的當兒,陳川仁也試圖淡化怕輸的色彩,避免將爭奪獎牌視爲衡量表現的准繩:
“我想知道的是,運動員有沒有展現鬥志,有沒有嘗試做到最好,有沒有帶著榮譽感去競爭。”
早前陪同新加坡代表團一同出征菲律賓東運會的陳川仁回國後,沒有忘記持續貫徹嘗試在體育領域打破怕輸文化的信念。
他昨天(6日)在面簿轉貼了新加坡奧委會發布的一則東運會戰報。戰報顯示新加坡代表團在東運會第五天賽事中一共獲得了8金、7銀、7銅的佳績,同時列出了所有獲得獎牌的選手名字。
然而在這些顯赫的獎牌成績之上,陳川仁寫道,更使他驕傲的是那些突破“個人最佳紀錄”、“賽季最佳紀錄”和“國家紀錄”的選手成績,即使他們未必站上領獎台:
“太棒了,如果有獎牌或許更好,但他們已經傾盡一切了。”
當鎂光燈聚焦在領獎台上的選手時,每一個抱著決心奮鬥到底的參賽者也值得敬重。對于每一個代表新加坡參賽的選手,無論成功或失敗,陳川仁致以同等的敬意:
“別忘了還有那些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選手。我們的心也和那些忍著傷痛上陣比賽及被迫提前退賽的選手同在。”
我國足球名宿範迪阿末帶領的新加坡足球隊“幼獅”本屆不幸被列入擁有衆多強旅的死亡之組,開踢後成績不盡理想,提前在小組賽階段出局。
幼獅在小組賽前三戰只取得1和2負的慘淡成績,陳川仁表示自己在第四戰對戰越南的賽前曾和幼獅面對面交談過:
“我希望我可以當面聽到。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做得更好……他們知道能代表國家出征一種榮耀,他們也保證會奮鬥到底。”
經過一番苦鬥,幼獅0比1微差落敗。陳川仁傳了一封信息給範迪阿末:
“嗨範迪,不好意思打擾了。只想告訴你和球員們,我們以他們爲榮。他們已經做到最好,他們奮鬥至最後一秒鍾。雖然我們都渴望勝利,但他們的確帶著尊嚴而戰了。繼續加油。”
對于首度丟失54年霸業,僅能屈居第三的我國水球隊,陳川仁也呼籲國人應該把焦點放在選手所付出的努力:
“繼續爲他們喝彩吧!當個鍵盤俠批評和留言是非常容易的,但這一刻,請以他們爲榮。他們展現了鬥志,他們從未放棄。他們會吸取教訓,我們都會吸取教訓,我們會更努力訓練……他們會重新崛起的,以更強大、更快速、更優秀的姿態歸來。”
沒有排名不應意味著一無所有
本屆東運會是我國除2015年新加坡東運會外,在曆屆東運會派出最大規模代表團的一次,一共有647名運動員代表我國出征。
撇除對獎牌數量的執著,我們開始看見我國體壇對個人成功與否的定義,産生了微小的變化。
作爲我國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陳川仁通過本身的奧委會主席職務,嘗試在體育領域置入“不怕輸”的文化。或許這樣的微小改變,也能潛移默化産生連鎖效應,在新加坡的各個層面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失敗並不可恥。因爲失敗而讓人裹足不前的怕輸文化才可恥,是時候開始改變沒了排名便什麽也不是的迷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