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場石油禁運危機,讓各國猛然驚醒,知道中東産油國得罪不起;當時,誰控制了石油,就是控制了世界的經濟命脈。
現在,石油危機已成曆史,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工業賴以生存的另一物質:小小芯片。
無論是手機、汽車、各式武器、各類電器,還是新時代的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訊、雲計算,都越來越依賴日益精致的芯片。
當年,阿拉伯國家幾乎壟斷原油供應。今天,尖端芯片的生産,只有韓國和台灣兩地。
有如當年的原油,芯片一旦供不應求,生産線就可能癱瘓。
最近,全球微芯片供應短缺,龐大的德國汽車業立即陷入困境,德國政府必須緊急向台灣求助。
奇妙的是,中美兩大超強,經濟上呼風喚雨,但是獨缺這項神物,自己産不出來,感到極不安全,因此展開激烈的攻守戰,台韓兩地夾在其中,芯片産業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志就說,尖端芯片可能成爲中美冷戰的爆發點。
台韓獨霸全球芯片市場
是什麽原因形成今日台韓獨霸的局面?
二十年前,世界有25家尖端的芯片制造商,經過幾輪慘烈的競爭和淘汰,而今只剩下三家:台灣的台積電、韓國的三星、美國的英特爾。
英特爾本來是世界龍頭老大,近年經營乏力,逐漸退出主戰場,放棄3納米芯片的研制,也就是比目前5納米更爲先進的芯片。
這一來,3納米芯片的研制,成了台積電和三星的天下。
美國生産不出來,自己無法擁有,也不想讓中國擁有。
美國沒有最尖端的芯片廠,但它擁有芯片産業的大量知識産權,並且把知識産權化作武器,禁止台積電和三星向中國供貨,以便一一封殺中國科技公司。
同時,美國也對三星和台積電威逼利誘,要求它們在美國國土設立芯片制造廠,以免自己被卡脖子,面對斷供的危險。
中美兩地很難打造自己的台積電或三星,因爲這個産業的投入高、見效慢、回報周期長。十年磨一劍,才能修成正果。
台灣企業是曆經四十年的努力,才建立全球最完整的芯片産業鏈,成爲世界的領跑者。台積電剛宣布准備再投資一兩百億美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台積電目前生産的是7納米芯片,但制造工藝達到5納米級別,明年有望量産3納米芯片。相對來說,中國還處在14納米制程水平,較台積電落後三代。
中國決心彎道超車自給自足
不過,中國已經決心彎道超車,宣布爲企業提供1000億美元的津貼,研發最尖端芯片,希望做到自給自足,突破美國的封鎖。
中國能否成功,能夠多快修成正果,還是個未知數。
到了21世紀的今天,很多西方人已經學會不敢小看中國,都見到中國翻天覆地的進步。
有遠見的西方人覺得,美國想對中國一劍鎖喉,切割産業鏈,可能弄巧反拙,因爲那會逼使中國用上舉國之力,另創科技天地,最終可能超越西方,領跑世界。
歐美知識界已經在商議對策,希望結合力量,成立歐美科技聯盟,以確保西方繼續領先。
這場科技爭奪戰,關系到國家的沉浮興衰,無疑將會愈演愈烈。
對局外人來說,這個世界已經越來越不講雙贏,更多聽到的是零和抗爭,你死我活,讓人聽得心驚膽跳,只覺前頭的日子殺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