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按:你如果以爲新加坡獨立後就歸李光耀管了?那你一定不知道還有大衛馬紹爾和林有福。就跟名著一樣,是“人人都知道應該讀但都不想讀的書”,堅持一下讀點曆史,對于提升逼格有好處:)。本文作者身爲中國最大的房地産公司萬科的副總裁,還筆耕不辍,撰寫科普文章。感謝作者授權分享此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雖然仍在歐洲保有極高的國家地位及形象,但其經濟實力已在二戰中消耗殆盡,眼睜睜看著美國一躍成爲東西方唯一的超級大國。而在美國主宰的新的國際氣候裏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民族主義逐漸高漲,英國顯然不能再用過去武力殖民的方式來保持它在遠東的國際地位。于是,英國決定退而求其次,既然沒有實力在殖民地繼續保持其大英帝國的統治地位,那就不要爲此利益付出更多的代價,引起當地人民的憎恨,使英國再次陷入殖民與反殖民的鬥爭泥潭。
英國開始承認甚至鼓勵(一定程度上的)殖民地興起的地方民族主義,並與新的當權者結盟。英國宣布承認這些國家的獨立,但其國家仍屬英聯邦國家,英國仍要在這些獨立的國家內保持其利益及影響力。于是在東南亞,英國希望在這個地區建立一個政治團體,其範圍包括馬來亞聯合邦[1]新加坡和婆羅洲領地(沙撈越,北婆羅洲和文萊)在內的一個英聯邦國家——馬來西亞聯邦。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英國的“授意”下,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從自身角度出發,開始考慮進行某種形式的合並。例如,大約自1956年以來,巫統界一直在討論將馬來亞與婆羅洲各國進行聯合的設想,這一意圖已在各島廣爲談論。此時,新加坡的政治領袖也一直提倡新加坡與馬來亞進行有限度的合並。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加坡首席部長大衛·馬紹爾和他的繼任者林有福,在他們的任期內都曾爭取實現新加坡與馬來亞的政治合並,但都告失敗。
大衛·馬紹爾(1908-1995)
馬紹爾是著名律師,在1955年因領導勞工陣線聯盟而聲名雀起。在長達14個月的罷工和暴亂中,他當時擔任首席部長。他在與英國政府關于新加坡自治的談判失敗後辭職。他于1975年建立工人黨,試圖重返政壇,但後來失去了對該黨控制權,並于1963年退出政壇。
到20世紀50年代末,世界局勢的發展促使“馬來西亞”聯邦成爲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選擇。首先,亞洲最大的國家——中國,終于“染紅”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大影響了英國在東南亞的政策,特別是各殖民地以及白人領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安全和防務。其次,英屬東南亞殖民地周邊的一些國家,如緬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都處在反殖民鬥爭與國內動蕩的風口浪尖,這都增加了英屬殖民地的不穩定性。因此,在非殖民化與地區安全保障的沖突下,一個位于東西方交彙處的,獨立但在英國‘遙控’下的,反共産黨的,親西方的堡壘——馬來西亞聯邦,呼之欲出。
補充閱讀——中學聯運動
1954年5月13日,華文中學學生組織和平集會以抗議殖民政府出台的國民服役法令,他們認爲,新加坡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們沒有服役的義務來維護當地殖民者的利益。集會召來的防暴警察以武力將學生驅散,造成了五一三流血事件,由此觸動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華校學生反殖民愛國運動浪潮。
在經曆了五一三事件後,學生們意識到學生運動必須有一個中心組織,以協調來自各所中學學生團體的共同行動。于是,新加坡華文中學校學生聯合會,簡稱中學聯,由此誕生。中學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新加坡華校學生反殖民愛國運動的中堅組織,李光耀律師是中學聯的法律顧問。
1955年1月14日,中學聯向新加坡殖民政府申請准冊,被政府拒絕。學生籌委會的重新申請也再次被駁回。1955年4月學生爲勞工陣線拉票,以換取馬紹爾對中學聯的支持。勞工陣線執政後,中學聯就獲得了批准注冊。據記錄,中學聯的會員有1萬人,會費爲每人每月三角錢,所以中學聯有穩健的財政。中學聯在校外積極參與政治活動,雖然這有違社團注冊的條件。
4月和5月間,學生們積極支持福利巴士工友的運動。勞工陣線政府逮捕數名參與工潮的學生,另外70多名學生列入黑名單。政府威脅華僑中學,中正中學,和南洋女中,如不開除黑名單上的學生,將關閉這幾所學校。學生對政府的命令給于即刻的回應,2000名學生占據中正中學靜坐抗議,誓言直到政府收回成命爲止。工會給于支持,聲稱工會將以大罷工來對抗政府關閉三所學校。隨著,林清祥[2]領導的學生家長協會,在中正中學成立,以聲援學生運動。馬紹爾在進退兩難之下設立了一個教育委員會來處理華校的問題。委員會認爲有必要對學生采取適當的懲罰,但也建議取消關閉學校的命令。中學聯最終以勝利的姿態結束了靜坐事件。
1955年9月,新加坡職工聯合總會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學聯與工人運動之間的關系發展到一個新的層次。
1956年6月,馬紹爾在倫敦就獨立問題進行的談判失敗後,按選舉前許下的政治承諾,辭去了首席部長職位。林有福立即接替出掌第二任首席部長職務。林有福從馬紹爾短暫的首席部長生涯中,體會到新加坡的政治現實是,一定要爭取英國總督的全力支持。因此,林有福盡忠職守,完全按英國人的政治意願執行首席部長的職務,馬紹爾拒絕執行的顛覆份子大逮捕行動,在林有福的任內如火如荼的展開。從此,政府與反殖民運動的對抗鬥爭進一步白日化。
(林有福)
林有福的這場清算行動是在1956年9月18日開始的,不少于300人因涉嫌參與運動被逮捕或者拘留,有近12間組織被封禁,又有7名左翼人士被逮捕,其中6人遭驅逐出境。被拘捕的人士中有學校教師和中學聯的理事,中學聯爲此公開譴責政府行動。9月24日,林有福立即反擊,以一個徹頭徹尾的共産黨組織爲指責,吊銷了中學聯的注冊。在一連串的回應中,工會組識了人權會議由蒂凡那[3]出任主席,中學聯則組織一個委員會爲中學聯被吊銷一事提出上訴,李光耀安排畢列律師重返新加坡處理上訴案。10月1日學生發動捐款籌集上訴費用。同一天,15000青年不顧政府禁令,熱烈慶祝中國國慶,並在6所中學進行1天的靜坐抗議。林有福政府繼續開展逮捕行動,4名中學聯理事遭拘留,教育部發出指令,開除2名教師和兩所中學的142名學生。10月11日,6000名學生分別在華僑中學和中正中學集合,封鎖校園。2000名女學生停課支持。工人組織在物質上對學生提供協助。南洋大學也派出200名學生到現場鼓勵學生。
林有福下令關閉這兩所中學,並安排學生轉校。
10月22日,學生也開始在其他華校舉行抗議。工會領袖呼籲學生工友大團結。
林有福又在48小時內關閉三所文化團體,逮捕8名有關理事。同時,政府下令學生在10月25日晚上8點之前清場撤走。如不聽命將以武力清場。
學生于是以桌椅圍繞校門阻止警察逼近清場。10月25日晚,林清祥領導人民行動黨在學校附近舉行集會。同時,巴士運載著集會群衆抵達華中校門支援學生。
警察向人群發射催淚彈令局勢急轉直下,動亂一發不可收拾。午夜時分,警方宣布戒嚴。天亮時分,警察以危害公共治安爲理由,沖入兩所中學放射催淚彈並施行清場。
之後,逃竄的學生進入市區,彙集在福建會館內。市內充滿敵意的私會黨會員[4]圍繞大樓與警方對峙,市內治安情況進一步惡化。
警方立即啓動一個以准備好的名爲複都(Photo) 的保安方案,動員流動鎮暴車,40輛無線通訊警車,英軍直升機和英軍森林戰鬥部隊。在15分鍾內,武裝軍警已經在各個主要交通口設立29個路障。直升機在市中心上空盤旋監視地面活動。
26日中午時分,5個營的森林戰鬥部隊離開馬來亞營地進入新加坡本島……
這次流血事件最終造成13人死,127人受傷,70輛車焚毀,2所學校遭焚,2間警局遭攻擊。超過1,000人被捕,其中256人是私會黨會員,234人涉嫌共産黨活動。當日,約600名左翼人士分別在島上6個不同地點策劃應對之計,但在10月27日淩晨,警察突擊掃蕩了這些據點。在兩輪的掃蕩行動中,新加坡職工聯合總工會領袖全數被捕。
到了30日,城市局勢慢慢恢複正常。11月,又有多人被捕,多所工會被封禁。人力與組識的損失嚴重的打擊了共産黨在新加坡的勢力,從1954開始建立的組織基礎至此全部毀滅。政府認爲共産黨己經失去了在新加坡的活動平台。
中學聯是在五一三事件的過程中,因爲大環境的需要而籌備設立的。從反殖民運動的角度來看,中學聯結合馬來亞大學的社會主義俱樂部,彙合爲一股學生政治力量,來反對殖民政府,爭取新加坡的國家獨立。學生政治力量和工會政治力量從相互扶持,進而逐漸彙集爲共同政治運動。學生之所以能積極並廣泛地參與到各種反抗鬥爭及工運活動中,是因爲在當時教育缺失文盲爲主的年代,受過良好教育並富于愛國激情的學生,最能夠有效的協助工運組織開展有關的政治活動。
中學聯在1955年10月獲得反英國人的馬紹爾批准成立,于1966年9月24日由親英國人的林有福關閉。中學聯雖然只有1年左右的生命,但是中學聯作爲那個時代華校學生運動的中堅組織,已經奠定了其曆史地位。因爲曆史將會重新認知,華校學生運動是愛國的獨立的政治運動。
補充閱讀——人民行動黨
倫德爾制憲[5]爲新加坡即將在1955年4月召開的立法議會選舉提供了一個憲法基礎,這刺激了新加坡本土政治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多個新政黨相繼成立。在此背景下,人民行動黨也于1954年11月21日宣布成立。
人民行動黨是由兩股不同的政治勢力組成的政治聯盟式政黨。人民行動黨在創黨時,是以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意識型態爲導向。人民行動黨在當時的政治群體中,標榜激進的社會改革意識,積極參與反殖民運動,在政黨政治中屬左翼政黨。
人民行動黨的黨名,代表了黨內由林清祥與李光耀領導的兩個派系。“人民”代表的是于本地受傳統華文教育的20多歲林清祥所領導的工人階級勢力,“人民”一詞有鮮明的草根意識,是群衆參與政治的表白。“行動”代表的是留學于英國的30多歲的李光耀領導的受英語教育的中産階級勢力,“行動”一名源自當時由吳慶瑞與貝恩領導的本地高級公務員組成的一個共同利益組織:聯合行動委員會。
人民與行動兩個派系,是在分別考量了與其他政治派系聯盟的可能性之後,才作出選擇彼此合作的決定。在殖民地政治社會裏,華人工人運動政治向來是受到嚴格的政府監管,處于受打擊的不利地位。因此,林清祥派系選擇與英文源流的政治勢力合作,是要借助中産階級政治的形象來沖淡其工人政治的色彩。
在另一方面,李光耀則了解到只有拉攏林清祥才能爭取到華人的選票,因爲只接受過英語教育的李光耀沒有辦法和華人社會溝通,不可能爭取華人選民的支持,而他在新加坡不得不面對的政治現實是,華人選票是最大的票源。李光耀坦言:我們要依賴華文教育者去競選,同時,也可以凸顯其激進改革的形象,以便和那些同樣接受英文教育的親英的保守政治劃清界限,爭取那些有反英與反殖民心態的選票。人民派系的工會組織可以提供一個現成的政治架構與運作機制,立即落實行動派的政治活動,並取得華人工會與華校學生運動的龐大支持力量。
在這一層基礎上,合作雙方同意由英語教育者出面擔任黨的領導,以減低華人政治的特性。李光耀就是靠了林清祥這一股華人政治勢力,從此開辟了他的政治世界。
當然,這個由兩股不同社會背景與不同階級組成的聯盟式政黨,有著極其明顯的內部分歧。從一開始,黨的領導層和黨的基層組織,就在政治意識型態上有著不可妥協的差異性,彼此的從政目的也各不相同。留英歸來的中産階級,有著濃厚的參與政治的興趣及個人政治野心,以成爲新加坡未來政治當權者爲目標,具有鮮明的西方個人主義色彩。而工人運動則是爭取全體工人的社會利益,華校學生運動則是要爲全體母語教育(華語,巫語,印度語)爭取和英校平等的教學津貼,以及爲全體母語教育畢業生爭取到和英校畢業生同等的就業機會。工人與學生運動,都是帶著濃厚利他精神的社會運動,是具無償犧牲奉獻社會的群體性意願,並非尋求個人利益。
二者有不同的政治動機,卻在行爲上有共通性,因而可以在一個共同的政治平台上,聯合進行反殖民運動。
對李光耀派系而言,加入反殖民運動陣營只不過是其通往最終政治目標的一種手段,在他們看來,反殖民與反英國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政治活動,因而,李光耀與英國保持了相當好的關系,這也給他保有了很大的政治活動空間,最終得到了英國人的全力支持,保住了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控制權,並在最後的鬥爭中勝出。
而林清祥派系的政治立場旗幟鮮明,在他們看來,反殖民運動就是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的運動,並不是可以模棱兩可的投機行爲。因此,對林清詳派系而言,反殖民運動不是一種政治手段而是政治運動的最終目的。
在人民行動黨以及新加坡的政治曆史上,李光耀和林清祥的兩個派系,都成功的完成了他們的政治目的:李光耀和他的同僚都通過人民行動黨獲得了足夠的選票,而成爲新加坡的政治領導人。同樣的,林清祥與他的同僚也通過輔助人民行動黨獨立執政成功的結束了英國在新加坡的殖民統治。
[1] 馬來亞聯合邦成立于1948年1月31日,由9個馬來州與槟城、馬六甲兩個海峽殖民地所組成。此前,在1946年至1948年期間,英國殖民政府嘗試把這11州合並爲“馬來亞聯邦”(Malayan Union)——一個在英國國王統領下的英國皇家殖民地。此舉遭到了馬來民族主義者的強烈反對,最後,“馬來亞聯邦”終于在1948年解散,重新組成馬來亞聯合邦,並恢複了馬來統治者的原有的象征地位。在聯邦裏,馬來州屬依然是英國的保護國,而槟城與馬六甲依舊是英國的殖民地。與此前的馬來亞聯邦一樣,聯邦並不包括新加坡在內。此前,新加坡曾被考慮成爲馬來亞的一部份。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獲得獨立,並成爲英聯邦的一員。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和新加坡、砂拉越與英屬北婆羅洲(今沙巴)組成了新的馬來西亞聯邦。後來,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爲獨立的新加坡共和國。
[2] 新加坡獨立運動中的雙雄:一個是李光耀,另一個就是林清祥。他們都是華裔,但家庭背景和社會經曆完全不一樣。林清祥1933年出生于新加坡福建人社區一個平民家庭,從少年時期就深受從中國大陸傳來的左翼思想影響,由于參與和組織左翼學生運動而被開除出中學。後來他加入馬來亞共産黨的外圍組織”反英同盟”,爲新加坡的獨立而鬥爭。1956年英國殖民當局和一個由13人組成的新加坡各界代表團在倫敦商談從自治到獨立的憲制安排,林清祥和李光耀雙雙與會,是代表團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林清祥是典型的魅力型政治領袖,他的親和力和演說才能,尤其在大政治集會和基層動員的場合,是李光耀難以企及的。正是通過他,李光耀的政治集團才能和占新加坡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華人發生聯系,使得人民行動黨成爲一個群衆性政黨。但1959年新加坡大選後取得自治,李光耀成爲自治後第一任總理並組成人民行動黨政府時,黨內左右兩派的政治分歧日益尖銳,林清祥爲首的左派于1961年退出政府和人民行動黨,另組新加坡社會主義陣線,成爲左派反對黨。1963年2月,英國殖民當局和新馬兩地的政府聯合發起名爲”冷藏行動”的大逮捕,把林清祥等100多名社會主義陣線的主要領導人和骨幹投入監獄。1969年林清祥發表了一個聲明,表示世界共産主義運動由于中蘇分裂而失敗,他從此放棄政治活動,此後他獲得釋放,但條件是必須離開新加坡,前往倫敦。這實際上是變相流亡。他在倫敦一直住到1979年,新加坡政府才准許他回國,他于1996年去世。
[3] 1948年,蒂凡那參加了反英同盟(Anti British League),這個組織被認爲是親共的。1954年蒂凡那加入剛成立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1956年,新加坡陷入動亂(學聯和工運群起反對政府),林有福(時任首席部長)下令逮捕219人,包括林清祥、方水雙及蒂凡那等人。1959年蒂凡那出獄後,在1964年4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國會大選時,蒂凡那在馬來西亞孤軍作戰。組織成立新注冊的“民主行動黨”的並擔任首任秘書長。1967年7月25日,蒂凡那令人意料之外地宣布辭卸民主行動黨秘書長一職,繼續擔任國會議員,但已表明不會再參加來屆的馬來西亞國會選舉。1969年,蒂凡那回到新加坡,1970年起領導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1981年在國會推舉下成爲新加坡第三任總統,1985年因酗酒被李光耀勸辭。
[4] 這裏指華人幫派的成員。
[5] 1953年英國政府派出以喬治·倫德爾爲首的“制憲調查團”抵達新加坡。1954年2月發表《制憲調查報告書》,提出在新加坡成立一個有32個席位的所謂立法議會,其中7個席位由官方委任,其余25席由民衆選舉産生,並在此基礎上成立所謂“民選”政府,由“民選”議員通過競選任首席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