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政2月5號肺部感染住院繼而病情惡化很快……肺部感染對這個年紀的人,我知道意味著什麽。我和朋友說,非常擔心今年新加坡五十周年的紀念活動他是否能夠堅持到參加……因爲,新加坡五十周年的作品展示裏,不可以沒有他———“新加坡模式”的總設計師。
辦公室裏,一直擺放著2008年奧運會期間,他親臨北京來福士廣場時,我陪同介紹時的照片。
知道李光耀,是在1975年的報紙上,年邁的毛澤東和李光耀握手交談。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爲,小時候覺得外國人的元首都是“外國人”的模樣,沒想到,一個叫新加坡的國家的領導人,完全是個“中國人”。當然,那時不可能想到的是,自己從25歲之後的人生竟和新加坡發生了不解之緣,更加榮幸的,是有機會和這位世界偉人有過四次近距離的接觸與交流。
第一次是在1996年7月。父母來新加坡看我。一天晚上,一家人來到克拉碼頭露天吃飯。忽然看到時任國務資政的李先生和一兩位隨從談笑風生地從遠處走來,輕松穿過人群直至從我們面前經過。我們起身向他致意,他揮揮手回身報以微笑。那個微笑和回身的動作在以後的日子裏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第二次是在奧運會前夕,李資政作爲溫家寶總理客人到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作爲他來京的活動之一,就是參加凱德置地位于東直門的“北京來福士廣場”項目的竣工典禮和亮燈儀式,作爲項目總經理的我自然無比高興!資政到達後,我陪同他進入休息廳,和等待的北京市領導及衆多嘉賓握手致意。之後,我向他用英語解釋韓美林先生爲他題寫的“宿德顯正”四個字。我挖空心思希望用簡短的英語解釋清楚,縱然事先准備了好幾遍,表述的時候還是十分緊張。資政邊聽,邊用漢語念出這四個字,還用普通話說了他的理解,真的讓我驚詫萬分。
第三次也是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的前兩天的中午,在使館安排下,我參加了資政請父親和傅成玉、朱雲來等近十個各界人士的午餐,席間,他和大家輕松地從區域發展、國際關系談到能源改良,特別是和父親談到油品質量改善是霧霾治理的關鍵、關于氣候變暖的不同角度的看法。資政談及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華語學習的重要,並用英語和華語交替和大家交流。他說,他70多歲還在學習中文,他認爲中國的崛起是大勢所趨,新加坡人要學習好華語才有出路。(半個多世紀以來,李光耀在新加坡積極推行英語第一、華語第二的雙語教育,讓不少新加坡人受益終生)
第四次是在2013年秋天,我和中國企業家小型代表團拜訪他,和他交流對中國發展的看法,將近一個小時的談話,老人語速很慢,但深沉而清晰。他說到中國新一屆領導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用了三個“賽跑”做了簡潔的描述:人民財富積累後不斷上升的生活質量訴求增加的速度和政府公共資源均等化實現速度的賽跑;人口結構趨于老齡化的變化速度和創新引領的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轉型實現的速度的賽跑;主動改革和被動革命的賽跑。我問他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的看法以及他是否使用移動互聯網時,他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自然階段,談不上你喜歡不喜歡,只有努力去學習和適應,否則你就被它淘汰。
我因爲從2010年開始撰寫《一口氣讀懂新加坡》一書而翻閱了大量新加坡曆史沿革的資料和書籍,越發對這個內心強大的人,在馬來半島局勢動蕩的時期,背水一戰,率領百萬之衆走上獨立自強之路深感敬佩。除去各種政治治理理念之爭不談,不爭的事實是,在李光耀執政期間,新加坡創造了在一代人時間裏變身發達國家的奇迹;在一代人時間裏新加坡從貧窮走向富裕,從脆弱走向穩定、從腐敗走向廉潔,從落後走向高效,從人情關系社會走向全面法治社會,從缺乏歸屬感的移民聚散地變成族群和諧共處、身份認同感強烈的國家,從“地圖上的一個點”發展成重要的地區乃至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李光耀相信全球化、相信變革圖存、相信自力更生,相信每個國家都有適合自己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他作爲“新加坡模式”的總設計師,他既要求新加坡重視學習西方,同時堅持推行“亞洲價值觀”,他本人也通過這些智慧的思想,尋求著大國間地緣政治的平衡。這些,都是他用盡畢生力氣留給新加坡的寶貴精神財富。
李光耀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們這一批把全部青春留在了新加坡的“新獅城人”的命運!
也許有過數次近距離的接觸,這位世界敬仰的偉人在我心裏是一個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生榜樣。“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爲了探索什麽生命的意義,更不會對這個深奧的問題發表長篇大論,我的生命的意義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盡力而爲,所以我很滿足,沒有遺憾”。他的這段話,教會了我“心所願、力必至、無所畏懼”的生活態度。
光耀先生安息!
29日,我去送別您。
本文由作者毛大慶授權新加坡眼發布,原文首發于3月27日。作者簡介:毛大慶,1969年出生于北京,東南大學建築學學士,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博士(在職)。曾任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任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凱德置地環渤海區總經理。該集團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上市房地産企業,總資産超過190億新幣(約120億美元),目前已經在新加坡、中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馬來西亞、印尼、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城市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