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9日,民進黨總 統候選人蔡英文率團飛往美 國,在洛杉矶、芝加哥、華盛頓、紐約、休斯敦和舊金山六大城市展開12天的訪問行程。除了拜會美國行政官員和國會議員,並前往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據台灣媒體報道,蔡英文此行首次進入白宮與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洲太平洋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wan Medeiros)交談了90分鍾,甚至與國家安全顧問賴斯“路過打招呼”。其他會見過的重要美國官員和國會領袖,還包括國務院第二號人物、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ny Russell),以及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負責操盤安排的民進黨秘書長吳钊燮宣稱,蔡英文訪美之行“非常成功”。
6月20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表示,在7月19日國民黨全體黨代表大會確認洪秀柱爲總統候選人之後,將安排洪訪問美國;但洪秀柱表示自己選舉起步較晚,更需要勤跑基層尋求支持,她會約美國在台協會(AIT)新任台北處長梅健華(Kin Moy,曾任負責東亞—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見面,向美方表明自己的兩岸政策立場。8月3日,梅健華在同一天內分別拜會洪秀柱和蔡英文,避免給外界留下偏向任何一邊的誤會。洪秀柱承諾,要是當選,九二共識將是維持兩岸和平最重要的梁柱;蔡英文則說,民進黨將與美國緊密溝通,共同推動台美經貿及安全在內的整體關系。
蔡英文第二次選前訪美比四年前的第一次“成功”,讓民進黨上下和支持者信心滿滿,更讓國民黨焦急。要不要訪美?洪秀柱與中央黨部不同調,給外界不夠團結的印象。台灣總統候選人爲什麽需要訪美?在台灣選民眼裏有什麽意義?競選本國總統大位,選前卻又必須到另一個國家訪問、溝通、爭取該國政府支持,這樣的思路和做法,與候選人宣稱要“誓死捍衛國家主權獨立完整”是否存在邏輯上的矛盾?
美國長期扮演台海安全的“監 督者”角色
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形成戰略同盟。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杜魯門總統下令美國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防止解放軍攻台,改變了原先准備放棄蔣介石政府的政策,積極派遣美軍顧問團協助國民黨軍隊。但美國不支持蔣介石反攻中國大陸,擔心與中共甚至蘇聯開戰,也擔心國民黨軍隊分散了防衛台灣的力量。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但同時國會通過《與台灣關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作爲美國政府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承諾,以及對台出售防衛性武器的法律依據,但該法並未明確提到美國出兵保衛台灣的義務。從1950年到1979年爲止,華盛頓與台北長期屬于“軍事政治同盟”關系,但美國同時扮演台海安全的“監督者”角色,既協助台灣防範來自大陸的軍事攻擊,也反對台軍反攻大陸,甚至迫使國民黨政府放棄核武研究計劃。
東西方冷戰時期,華盛頓基于聯合中國大陸抗衡蘇聯的戰略需要而與北京建交,讓蔣經國和國府有被出賣的感覺。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20年間,台灣軍隊在台海掌握絕對的制空和制海優勢,解放軍難越雷池一步,加上台灣經濟的起飛和高速增長,讓台北自覺與華盛頓地位對等。台灣學者包宗和因此提出“戰略三角”的概念:美、中、台之間是完全平等的行爲者,各行爲者獨立追求 在結構中的效益極大化。➀ 另一位台灣學者吳玉山的“權力非對稱論”考慮到兩岸規模不對稱的現實,仍將台灣放在可以選擇“抗衡或扈從”的主動位置,認爲台灣影響力雖小,在美中對抗或合作之下得到的權力空間不同,仍需靠自身的決策來謀求利益最 大化。➁
民進黨及台獨人士長期視美國 爲“保護者”
1979年12月高雄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國府大舉逮捕異議分子。但在美國壓力下,蔣經國只以叛亂罪提控策劃遊行的黃信介、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8人,並宣判施明德無期徒刑,黃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余6人12年有期徒刑,無人被槍決。8人在1987年解嚴前後獲釋,幾乎成爲黨外運動領導人物。同時,尤清、江鵬堅、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等被告辯護律師,經“美麗島事件”嶄露頭角也成爲黨外勢力(民進黨前身)的重要人物。此外,1982年“陳文成案”、1984年“江南(劉宜良)命案”,都導致美國政府與國會介入調查,並向國府施壓。加上美國曾是許多台灣青年出國留學的首選,也是許多黨外或民進黨人士獲得政治思想啓蒙的發源地,美式民主因此成爲台灣反對運動的參考模式和奮鬥目標,台獨聯盟便長期在美國活動,直到1991年才遷回台灣。可以說,美國既是台灣反對運動的“政治導師”,更被民進黨和台獨人士長期視爲“保護者”。
1990年代美國對台灣統獨議題 之影響力1995年6月,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首次提到“中華民國在台灣的2100萬人”。在中南海看來,李一再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爲“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制造輿論。而克林頓政府出爾反爾,相隔17年讓台灣最高領導人訪美,給李登輝在國際社會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打氣。北京一方面中止大陸海協 會與台灣海基會協商,一方面 針對李登輝展開“文攻武嚇” ;1996年3月台灣舉行第一次總 統選舉前夕,解放軍兩次在台灣 海域進行導彈演習,美國緊急調 動兩支航空母艦戰鬥群趕赴台海 警戒,而李登輝順利高票當選中 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可以說,美 國對這次台海危機所做出的軍事 反應,給了島內台獨勢力一種錯 覺:以爲當大陸准備對台灣采取 軍事行動時,美國必會出兵保護 台灣。
2000年3月台灣總統選舉結 果,陳水扁以39.3%的得票率、相對優勢擊敗宋楚瑜和連戰,成爲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曾任陳水扁政府總統府谘議、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的劉世忠指出,美國政府長期習慣與國民黨政府打交道,對于陳水扁與民進黨感到陌生,爲預防中國對台灣選舉結果可能采取激烈反應,而強力介入陳水扁當選後的兩岸關系走向。該年3月22日,衆議院前國際關系委員會主席漢密爾頓(Lee Hamilton)與當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蔔睿哲(Richard Bush)赴台,表面上傳達克林頓總統的祝賀,其實是企圖影響陳水扁在兩岸政策上的宣示。5月3日,候任總統的陳水扁告訴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白樂崎(Natale H. Bellocchi),其就職演說關于兩岸政策部分“一定會讓美國滿意、國際社會肯定,也會讓中國找不到任何藉口說台灣挑釁和制造麻煩”。陳水扁事後承認,其“四不一沒有”中的“三不”(不宣布獨立、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統獨公投),即來自美國的壓力。這“三不”其實在他當選之前,已向美國在台協會私下保 證過。➂
陳水扁對美“過境外交”
2000年8月陳水扁首度出訪邦交國時過境美國,克林頓政府嚴格禁止他在洛杉矶公開活動、接受媒體報道及與美國議員或政要接觸。2001年4月,由于中美兩國在海南島發生軍機擦撞事件而陷入外交危機,小布什政府過後宣布對台出售“愛國者”三型飛彈、基德級導彈驅逐艦、柴油動力潛艇、長程定翼反潛機。同年5月21日,陳水扁第二度出訪中美洲時過境紐約,去程時得以會見20多位國會議員與紐約政要,並有部分公開參觀行程;回程過境休斯敦時,更與共和黨黨鞭湯姆·迪雷(Tom DeLay)一起觀賞棒球賽。按劉世忠的說法,就是美方在處理台灣領導人過境美國的“舒適、安全、便利”三大原則外,漸進加入了“尊嚴”的要素。由于這次“最高級別”的高規格接待,此後美國接待台灣領導人規格的高低,便成爲台美關系好壞的“晴雨表”。
然而,“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使小布什政府改變外交決策思維,必須加強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反恐合作。反觀陳水扁在2002年8月提出“一邊一國論”並主張“公投立法”,觸怒了小布什總統。2003年12月,美國警告反對台灣進行“統獨公投”,小布什在會見中國總理溫家寶時公開表示“反對台灣領導人片面改變現狀”,美台關系從初期良好的“戰略一致”開始走向“戰略分歧”。2006年,美國只允許陳水扁過境“級別很低的”阿拉斯加,且沒有接待,導致扁臨時決定放棄過境美國;他最後一次出訪中南美洲,則根本沒有過境美國的規劃。
2006年“馬英九現象”
2006年3月,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先後在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矶五大城市訪問,除了在哈佛大學、美國企業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蘭德公司、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發表演講外,還會見了副國務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副國家安全顧問柯羅契(Jack Crouch)、紐約市長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前市長朱利安尼(Giuliani)。結束訪美返台,馬英九第一時間主動要求同陳水扁會面,要當面向總統建議“趨吉避凶”之道。
馬英九以在野黨領袖身份訪美後,民調宣示他的滿意度飙升9個百分點,達67%,而陳水扁支持度相對創下18%的曆史新低。政黨分析進一步顯示,民進黨支持者對馬的滿意度高達34%,飙升了10個百分點,而國民黨支持者的滿意度更創新高,達91%。整體而言,對馬英九訪美表現,76%認爲此行成功,另74%認同馬英九提出的兩岸論述;認爲此行對馬英九角逐2008年總統大位有加分的高達80%。
蔡英文兩次訪美的差別待遇
四年前訪美時,蔡英文的心態比較像是同美方進行貿易談判及學理爭辯,並未明確提出“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也未明確回答如何確保當選之後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互動。于是,白宮國安會高層透過《金融時報》對蔡英文能否維持兩岸穩定,表示不放心。這次,蔡英文率領民進黨秘書長吳钊燮、副秘書長劉建忻、國際事務部主任黃志芳以及民進黨立法委員蕭美琴等十多人訪美,到華盛頓拜會美國行政部門、國會和智庫,就台美關系、亞太安全等議題交換意見,並得以進入白宮國安會與麥艾文交談了90分鍾。
6月3日吳钊燮向媒體透露,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等對中國大陸在南中國海的擴張行爲表示“高度憂心”,並指會積極推動台灣加入多邊軍事演習,推動兩軍一起受訓,支持台灣國防工業發展。蔡英文則促請美國繼續協助台灣加強自衛能力,並表示將加深台美貿易關系,准備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蔡英文在華盛頓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表示,兩岸關系發展應從長遠角度考量,台灣內部目前已達成廣泛共識,就是希望兩岸維持現狀。如果當選,她會“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以及“在兩岸二十多年來協商與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蔡所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說”及“兩岸二十多年來協商與交流互動累積的成果基礎”,正是依循陳水扁執政初期的相同立場,就是要回避“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的替代性說法,以區隔與馬政府的差異,既向華盛頓、中間選民交代,也希望民進黨支持者和北京不會太反感。
結語
冷戰時期,美國與中華民國雖屬軍事政治同盟關系,台灣雖然需要美援以對抗中共,但華盛頓視其爲“圍堵中國”戰略的“不沉航空母艦”而不支持國府反攻大陸,甚至最終選擇與北京建交,讓兩蔣父子對美方的台海“監督者”角色多有不滿。即使李登輝主政,也意識到台美利益未盡相同,視彼此爲對等關系。民進黨人長期視美國爲“政治導師”和“保護者”,以同國民黨競逐政權;上台執政後面對中國大陸威嚇,更需要美國撐腰好讓台灣選民安心,陳水扁多次希望能夠仰仗美方與北京溝通,更期望美國能將台灣置于東亞軍事同盟的保護傘下。但由于陳水扁本人的選舉思維過度操作,其兩岸政策搖擺不定,以爲美國對台支持無底線,一再沖撞華盛頓的“紅線”,終究動搖了台美互信基礎(劉世忠語)。正是陳水扁執政八年高調宣傳與美國“過境外交”的接待規格,尤其2006年馬英九訪美與其形成強烈對比,台灣政治領袖訪美獲得美國官員和議員會見的層級和地點,開始被台灣輿論和選民視爲美方支持程度的指標。馬英九訪美後高票贏得2008年總統選舉,而蔡英文2011年得不到奧巴馬政府表態肯定,在2012年總統選舉挑戰馬英九失敗,讓各方高度重視蔡英文此次訪美之行。台灣輿論將總統候選人選前訪美比喻爲接受華盛頓的“面試”,其實反映了中國大陸的全面崛起,動搖了昔日中美台戰略三角等邊關系的平衡,台灣在亞太地緣政治結構中日益失去對等地位的政治現實。
作者李氣虹爲新加坡隆道智庫研究員。
參考文獻
1.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 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 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爲例》,包 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 岸關系理論》,台北:五南出 版社,2009年,第八章。 2.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 岸關系新诠》,台北:正中書 局,1997年。 3.劉世忠:《曆史的糾結》,台北: 新台灣國策智庫,2010年。
政策分析類刊物《隆道觀察》由注冊于新加坡的隆道研究院出版,關注中國和平崛起和亞太地區發展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社會經濟的變化,追蹤世界熱點、難點問題,從東方視角提出政策建議和戰略構想,幫助國家和地方政府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和諧社會。《隆道觀察》定價每期$10新幣,如需訂閱可寫email至[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姓名,電話和郵寄地址,將有工作人員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