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袁世凱,我們很多人都不陌生,對于他的生平即使不能做到如數家珍,也能做到略知一二。
他的一生,縱橫捭阖兩個時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國元首,是中國近代化變革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早年科考失敗,棄文從武,投靠吳長慶,攀附李鴻章,巴結榮祿,取悅西太後,同時還不忘在維新派身上下賭注……工于心計的他施展手腕,長袖善舞,終于位極人臣。民國初始,又攘奪了民國大總統的職位,進而稱帝建元。
人們對他的評價負面的爲多,對他的印象也多是停留在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企圖複辟帝制,以及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約,造就了他史官筆下的“竊國大盜”和“賣國賊”的千古罵名。
近期讀完了李宗一老師的《袁世凱傳》一書,對于袁世凱本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本書以大量的曆史細節鮮活地再現了一個亂世枭雄翻雲覆雨、競逐群雄的官海傳奇,並因此爲我們打開了認識一個時代的缺口。雖然袁世凱在史官口中是十足的大壞人,如果辯證的看這個人,我們也能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01 要善于借勢
袁世凱有一句話:“遇到難事要有“撼大樹”的思想。”意思是說辦大事不能急,要發動衆人的力量,你推一把,我拽一把,他踢一腳,用力了的人多了,那棵樹自然也就會被撼動,最後,你只需要輕輕順勢而爲就很容易成功。
袁世凱很善于運用這一方法。推翻清政府袁世凱居功至偉,但是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呢?當然不是。有革命軍的起義造勢,有黃興的不斷宣傳發動,有改良派的長期努力,更有孫中山先生的不懈奮鬥,袁世凱只不過是最後關頭,在孤兒寡母的隆裕溥儀面前威逼利誘、欺瞞哄騙使之就範,其實,袁世凱就是最後壓死大象的那根稻草。爲什麽袁世凱能夠成爲最後的那根稻草?因爲他懂得借力,懂得借勢。
我們普通人難以做大事,但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煩心的事,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冷靜,不急躁,思考有沒有可以借助的力量或緩一緩尋求其他的解決途徑和方法?
02 要順應曆史潮流
壞人也有閃光的一面。袁世凱一路走來,走得辛苦也走得順利,是他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的結果。但爲了那八十三天的稱帝,他毀了一生的成果,如果他不稱帝,也許曆史不會那麽評價他,即使不是英雄也至少會稱其枭雄。沒有看這本傳記之前我一直是以“壞人”來評判袁世凱的,讀後才汗顔自己的單薄與淺陋。
袁世凱出生的富貴是他無法選擇的,纨绔作風也非他一人獨有,富家子弟的通病,他也曾十分的有志于科考,不下三次入科場,他最初還是希望做一個好青年的,但那條路對他不通。天生有才的他,必須有用武之地,他不得已選擇了一條有別于常人的路。
他一直非常用心地經營著每一步,他非常的聰明,練兵十分有方,善于學習外國人的先進經驗並運用外國人,這一點在清朝那樣的封閉時代是難能可貴的。他訓練的北洋軍相當有戰鬥力和凝聚力,他是個軍事天才,同時他也是個政治天才,像這樣的人遲早他都會有所作爲的,只是,有的人是順曆史潮流而動,有的人是逆曆史潮流而行。
可惜,袁世凱在最後關頭選錯了路。如果他當時順應曆史潮流,將中國以和平的方式由帝制引向共和,他本人也可籍此成爲中國的“華盛頓”而永載史冊,而不是史官和普通百姓口誅筆伐的對象。
03 曆史沒有絕對的公正,需要辯證的看待
曆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我們在對待曆史上一定要堅持全面辯證地看待曆史和曆史人物。
這本書的作者就堅持了這一觀點,客觀公正地介紹了袁世凱有功有過的一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這樣一個晚清曆史中的重要人物。
毫無疑問,袁世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在于用和平的方式終結了滿清的統治。其實除了加速滿清帝制的瓦解,我們的春節也是袁世凱首先制定的,近代中國的警察制度也是袁世凱首創,但是因爲他身上重重的賣國賊標簽,我們會有人稱袁世凱爲中國的警察之父嗎?我想沒有人會這麽做。
其實我們更應該對接觸到的曆史人物或事件,進行客觀的評價。不能因爲他是一個好人,就一昧地歌功頌德;也不能他是一個壞人,就忽視了壞人身上的可取之處,極盡可能去扭曲這個人物,卻不去承認壞人身上也有閃光點。
從一定意義上,曆史人物是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也是曆史的縮影,而曆史是曆史人物活動的舞台和條件。不能把曆史和曆史人物割裂開來。評價曆史和評價曆史人物的原則是一致的。評價曆史的尺度和評價曆史人物,都要同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相聯系,都要堅持曆史的辯證分析方法。對曆史和曆史人物評價,都應本著嚴肅認真,對曆史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不能單純以主觀好惡爲標准,那種對曆史人物肆意擡高、神化或歪曲貶低、“惡搞”都是不可取的。
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認爲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贊和關注我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