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入小學前,父親遵從隔壁房濤伯的建議,買了三本紅色小冊子作爲我的開學禮。這三本書是《三字經》,《千字文》,《訓蒙幼學詩》。
▲(三字經)
濤伯是清末秀才,學問淵博,由濤伯教我以廣東話朗讀似乎最恰當不過。當時我上過幼稚園,只學會人、手、爸爸、媽媽等幾個漢字,那些莫名其妙的生字詞彙,怎麽努力都是枉然。濤伯念一句,我跟一句,一個星期下來,生搬死記,勉強停留在第一頁,小腦袋不曉得挨了多少巴掌;由秀才來教我都毫無進展,簡直是死魚一條。活了幾十年後的今天,依舊只記得第一頁:
《三字經》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千字文》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馀成歲 律呂調陽
《訓蒙幼學詩》
天子重賢豪 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幼小須勤學 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子貴 盡是讀書人
幸虧進入小學後學習並非如此乏味。從小學到中學十年流逝,教科書沒有三字經千字文,也沒有四書五經。問老師何謂四書五經,其實也沒有答案。後來才輾轉明了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爲“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于秦末戰火,只剩下五經。
多年以後,我懷著幾分好奇,如果在1960年代,濤伯還秉持著舊時代觀念,以爲學校跟清朝年代一樣,通過教導《三字經》,《千字文》,《訓蒙幼學詩》來達到啓蒙的作用,在更早的年代,新加坡的華校是否真的專學四書五經,准備有朝一日狀元登科?
▲1930年的學校課程
19世紀的私塾與學堂沿襲著科舉制度,士農工商,以學士爲上,教導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百家姓和珠算。20世紀的新加坡華校則在蛻變中,以中文教導現代學科知識。早期民辦華校設立于1905-1910年間,如養正、啓發、道南、端蒙、育英。華校發展最蓬勃的年代是在1930-1949年間,200余間廟宇學校、會館學校、鄉村學校等相繼成立。
1880-1909:10所新華校
1911-1919:14
1920-1929:30
1930-1940:76
1941-1944:5 (日戰時期)
1945-1949:117
創校日期不明: 101
▲1930年所使用的教材
1931年的端蒙校刊詳細記載了所使用的教科書與課程的編排,大量采納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新式教材,告別八股文的年代。至于英文教學,比重約占20%。傳統華校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由此推斷,不難理解那個時代也有課外活動,以籃球、乒乓與排球爲主導,還主辦校際交流賽呢!
▲1930年的華校課外活動
▲1930年校際交流賽
作者簡介
李國樑,特許船舶工程師,學生時期起就愛文字創作,寫散文和短篇小說。成年後,有更多時間思考、挖掘史料與進行社會研究,並通過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義務中文導覽、博客等平台結交同好。博客名“從夜暮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