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聾人、瞎人,或許第一感覺就是可憐同情。下面這位號稱“新加坡海倫凱勒”的老人的經曆,或許能讓你對他們有全新的認識。
這位名叫陳寶蓮的老人,今年72歲,小時候住在俗稱“死人街”的碩莪巷裏,單看這個俗稱,大概就能猜到生活環境的不堪吧。
作爲一名小販和一名侍應生的獨生女,至少也能像其他普通人一樣度過一生。可惜長到12歲那年,陳寶蓮不幸得了腦膜炎,因爲缺醫少藥而失聰,兩年後失明。
或許你會覺得她的經曆太過淒慘。事實上,因了機遇和個人努力,她的人生軌道卻出現了驚人轉折。就像美國的凱倫凱勒,有幸獲得安妮老師的細心教導,成了舉世聞名的聾盲啞作家一樣,遠在新加坡的窮孩子陳寶蓮,因爲偶然獲得一位社工的幫助,也將開始一段屬于她自己的傳奇人生。
她在新加坡盲人學校學會了點字盲文後,16歲就被派去美國的伯金斯盲人學校,學習怎樣通過感覺與觸摸說話者的嘴唇和喉嚨,來念英文字。
因爲獲得了寶貴難得的學習機會,陳寶蓮倍加珍惜,她希望自己不但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學習、英語講得像英女皇一樣好,且要認識全世界的人。
從1960–1973年,陳寶蓮在美國度過的13年青春歲月,是她一生中最好的年華。讀書之外,她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並四處旅遊探索新知。不但走遍美國,還遊曆歐洲,在英國、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地都留下足迹。
認識了不少人,像皇家聯邦盲人協會的前會長約翰鮑威爾,或者荷蘭女王,號稱荷蘭CEO的貝娅特裏克斯,也會面交談過。
▲精神抖擻的荷蘭女王
也曾在印度一個教堂禮拜時,邂逅特麗莎修女,這給身爲虔誠基督徒的陳寶蓮留下非常深刻和美好的回憶。
她也有過深愛的男友。雖然他在一個聖誕節的早晨因病離世了,陳寶蓮依舊感恩,直到現在,她都自稱“活過、愛過、享受過很棒的一生”。
陳寶蓮在29歲時回到新加坡,在盲人學校教書直到46歲。勇敢堅強的她向來獨立,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樣樣都難不倒她。
▲打字,獨立工作
▲一日三餐,全由自己搞定
▲生活起居樣樣行
陳寶蓮的傳奇一生,早在十多年前就引起了新加坡著名導演邱金海的關注,不但將其拍成電影《伴我行》,還請到她本色出演自己。2005年戛納影展電影雙周的開幕電影,就是《伴我行》。
▲電影中的陳寶蓮
可惜這樣一位有著獨特經曆的勵志婆婆,今年4月初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肺癌。事實上,直到生病住院前,七旬老人陳寶蓮都一直保持著活躍的社交生活,不但和朋友保持著密切聯系,還能通過專爲盲人而設的電腦了解時事,頭腦始終敏銳清醒。
現在的她正躺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的病床上,接受治療。或許她的生命定格,就在不遠處。
▲懷抱心愛熊貓抱枕的陳寶蓮,坦然以對人生。
令人欽佩的是,當被確診罹患晚期肺癌,來日無多的時候,自認了無遺憾的她就坦然面對死亡,交代朋友—-在她過世以後,與其買花圈送她,不如把錢捐給教會。這位新加坡的“海倫凱勒”就覺得,那是對她的最好紀念。
或許陳寶蓮的生命即將永遠靜止,但她沒有懼怕抑或哀怨,取而代之的只有希望。希望人們會記得—-無論有什麽殘疾,都應該保有希望,不要因此不開心或者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