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林瑞生,忽然發布了一個驚人消息:有500個EP的申請,直接被“斃”掉了。這可是件大事!難道經濟已經惡化到這種地步,連沒有Quota(配額)限制的EP,都被拒了那麽多?
安啦!其實這次大規模的EP被拒,真不關經濟的事。根本原因只是申請EP的公司,沒有按規定進行一個步驟,所以有多達250家公司,已被華麗麗列上人力部的“觀察名單”,更有50家公司屢教不改。終于他們吃苦頭了,至少有500份EP的申請,以失敗而告終!
部長還披露了更多信息
- 這些違規公司主要是科技通訊類,金融保險類以及專業服務行業(專家指點:這三個行業,新加坡人比較願意做,所以政府比較關注;對于那些比較難請到本地人的公司,政府現在還是網開一面,沒有嚴格核查。)
- 只要企業聘用的本地員工比例比同行來得低,這些企業就可能會被列入“公平考量框架(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觀察名單,
這就意味著一個警告:雇主沒有認真考慮新加坡本地求職者(指新加坡公民和PR)的需求,對他們不公平,要小心了!
什麽是“公平考量框架”?我們放在一邊,先揭曉大家最關心的答案:要在新加坡申請EP,必須先在Job Bank登足廣告14天,只有到期後沒有本地人應聘,才被允許開放給外國人申請。
前不久,一個網友就給我們講了他的悲催親身經曆:
我的EP被MOM拒了,拒的原因剛剛公司告知是沒有在政府jobbanks(那個只提供local和PR找工作的渠道)打至少14天的廣告。現在很著急,因爲我所有東西都定好了,新房子的押金都交了。”
▲關于14天,有圖有真相
那什麽是Job Bank(工作銀行)?官網介紹是這樣的:Jobs Bank, administered by the Workforce Singapore (WSG), is a free service provided to all Singapore-registered companies and local individuals (Singapore Citizens and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It helps to facilitate online job matching between local job seekers and employers. It is a self-help platform and will also support WSG’s career services and allow WSG to reach out to a wider pool of local job seekers beyond its career centres.中文大意就是:隸屬于新加坡勞動力局的工作銀行,是爲在新加坡注冊的企業與本地人(包含新加坡公民與PR)提供的一項免費服務,可以幫助企業與當地求職者的互相匹配。這個自助平台也能幫助勞動力局推廣職業服務,以便尋找到更多的本地求職人才。
▲JobsBank網頁長這樣,右上角數據顯示有65668個職位空缺
說到這裏,上面那個拗口的“公平考量框架”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有意雇用外籍專業人士的雇主,必須證明他們已嘗試招聘新加坡人,但一段時日內一直不成功,才能獲准聘用外籍雇員。說白了,就是先要招一輪本地人,才能招聘外國人。
在這一政策下,EP申請表格中的Job Advertisement Information部分,需要雇主錄入是否刊登廣告以及刊登的起止時間、是否面試過新加坡籍應聘者以及最終沒有雇傭新加坡籍員工的原因等信息,這條規定就相當于,EP的審核程序是有這塊考量內容的。
▲EP申請時雇主需要填的信息
想要申請EP的雇主,如果以上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反省了,否則很有可能“光榮”進入上面所說的觀察名單。
知道有人會噴—-職位先留給本地人,這種做法叫公平嗎?我們特意去查了其它國家在這方面的做法:
以英國爲例,在2012年取消了“畢業工作簽證(允許留學生畢業後有兩年的時間在英國本土求職就業)”,爲的就是保護本地的就業市場;同時也改革了雅思考試,擡高了留學門檻,也爲防止本土低端勞動力市場受到沖擊。盡管此舉遭受英國部分本土人士的非議,但英國保護本地就業市場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與強硬的。
英國政府也同樣限制非歐盟移民的就業選擇,比方說高級護工、管道電焊工、專業切肉工和剪羊毛工等工種,將不再面向歐盟以外的技術勞工開放。
無獨有偶,美國也有類似的政策:如果銀行正在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資金,那麽他們雇用外國員工就會受到限制。目前已有300多家美國銀行“中槍”。
根據這份議案,需要增加雇員的銀行必須優先考慮雇用美國人,之後才能考慮雇用外國人;銀行若爲外國雇員申請簽證,之前三個月和之後三個月均不得辭退或替換美國員工。
2016年8月,澳洲衛生部也提出了一項頗有爭議的提案,規定海外受訓的醫師將無法再獲得赴澳工作的簽證。
可見,這種“公平考量框架”,甭管你覺得合不合理,其實也是國際大勢所趨。
說回本地,其實新加坡實行“公平考量框架”,只有區區3年時間。自從人力部在2013年9月發布消息後,直到2014年的8月1日,才開始正式投入使用。不負責任地推測一下,這或許和2011年的大選,人民行動黨因沒有傾聽選民關于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對待,不少職位都給了外國人的呼聲,導致得票支持率比較低,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才出台相關規定?
說起違規公司被列入“觀察名單”,其實也是新加坡政府部門在危機管理上的一種普遍做法。
比方說,要是你有興趣登陸新加坡交易所網站,查看上面所列的主板挂牌公司,就能看到有些名字的旁邊有“^”標記,就代表它在觀察名單(Watch-List),那意味著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狀況,或許是財務表現不理想、或許是低過一定的交易價。
▲列入“觀察名單”的上市公司名,一目了然
當然,如果這些違規企業聽得進勸告願意改善的話,接受TAFEP(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爲期6個月的審核和幫助的話,就可以從觀察名單中自動被移除的。相比生僻的TAFEP,估計大家對下面這個搬演畫面的印象,還更深刻些。
▲TAFEP首頁
如果企業在被列入觀察名單後,依舊一意孤行的話,抱歉那就“敬酒不吃吃罰酒”了,直接被列入黑名單,後果會是—-自家所有的EP申請都被拒!!!
事實上,政策雖然有要求,重申一遍就是—-在新加坡注冊的公司(如果雇員在25人以上),需要首先把崗位招聘廣告公布給當地居民,14天之後才能申請雇傭外國員工。根據人力部發布的聲明,招聘廣告必須公布在由勞動力局監管的、一個提供就業機會的中央網站(就前面所說的Jobsbank啦)上,以便政府的就業機構管理。
其實操作起來還是挺靈活的!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那位“悲催”網友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他後來成功拿到了EP!
“老板讓我先去上班,然後現在已經把廣告po出來了,14天以後重新申請。”
(專家友情提醒:該雇主要求的先上班再申請EP的做法,其實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有可能會惹上麻煩,慎重慎重!)
看來,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人力部還是比較寬松的,企業只要補登招聘信息,確認沒有本地人對這個職位感興趣,就爲網友申請到了EP。
(感謝卓博人力Jober提供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