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來,確實有一部分在拼父母,但拼的不是錢,有錢人也會養出敗類。孩子的未來,拼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拼得過嗎?
——嬌媽
我相信每一個當媽都會關注子女教育問題。明星更不例外。
前段時間看新聞:郭晶晶兒子上幼兒園了,是一年學費14萬的香港寶山幼兒園,被譽爲幼兒園中的哈佛,這個幼兒園裏的學生都大有來頭,有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女兒,跳水王後伏明霞女兒,豪門媳婦徐子淇的女兒等等。
最近幾年,各種真人秀節目裏,我們驚訝的發現:黃磊女兒黃多多一口純正的英文,華誼兄弟老總王中磊兒子威廉弟弟的英語水平被稱爲專八。
黃磊女兒上的是北京私立彙佳學校,王中磊兒子上的是北京德威國際英語學校,據說,王菲的兩個女兒都在這所學校上過。
還有馬伊琍文章的女兒,陸毅的女兒,鄧超的兒子,讀的都是上海宋慶齡國際幼兒園。
趙薇更豪了,爲了女兒到香港面試,特地花了1億買了學區房,簡直就是她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現實版。
有段時間,我一個在北京的朋友憂心忡忡的跟我吐槽:她准備斥資買學區房的決定,要知道,她閨女還沒上幼兒園,而年輕媽媽已經開始爲了將來早做打算。就不難理解,在新一輪暴漲的房價裏,學區房何以成爲各個城市領漲者的原因。
我那個女友,屬于經濟條件很好的一群;至于明星,就更是收入巨高的少數派,其實,無論普通人還是明星,教育問題上,現在全中國的家長們都四個字:不惜重金。
從明星的天價幼兒園和各地的天價學區房,我想到在美國遇到的一些90後們。
香港天價寶山幼兒園
A姑娘,是我在一次派對上遇到的。
穿著普通,英文狂好。在接待中國訪美的一個團中,她受邀成爲翻譯,這是一個訪美公務團,需要和美方開專業的會,現場口譯,姑娘利落靠譜的完成了任務,完了還特別謙虛。
姑娘的爸爸是著名企業家,家境優渥。高一時,姑娘想學希臘文,就去英國學了一年。高三時,想學拉丁文,又去學了一年。後來,她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哥大是多難進!但是她竟然拒絕了,然後,選擇了杜克大學。她最近她的興趣是:英國文學。
B姑娘選擇的是國際關系。待人接物不浮不躁,一說起專業知識頭頭是道:這位學霸的名言是:我壓力還是挺大的,因爲母語不是英語,而且我們專業的白人都好拼,所以自己也不能放松。
寫到這兒,一定有人說: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幸福多了吧?美國學生應該不會這麽拼吧?
其實不是。
首先美國也有學區房之分,只不過沒那麽虛高。
我住的區域附近,就有很多華人在那裏買房,因爲學區好。而美國孩子的課業不像中國孩子那種抄N遍的繁重,他們從小被培養了一種自我規劃的習慣。學校講究啓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學期開始,你這一學期需要看的書,做的實驗,都要一一規劃好。很多中國孩子到了美國大學,開始不適應“散養”,躲在房間玩遊戲,一學期下來,口語也沒練好,什麽也學不到。
美國富二代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學校課堂上看起來並麽有太多區別,但是區別卻在課堂之外,富裕家庭的孩子課外可有私教,可以出去跟家人出國旅行,可以有各種興趣愛好等等,這種見識,也是同樣寶貴的學習。
比如北卡富人區的貴族高中,就有3個室內體育館,劇院,遊泳館,網球場,橄榄球場,棒球場,這樣的學校裏,你常常能看見很多顔值又高身材又好的高中生,良好的教育從小就開始了:常年健身,令他們線條優美;溫和禮貌,也是好教養的表現。
美國的名校申請,是標准精英教育。像哈佛和耶魯這樣的學校,在考核申請時,也會參考學生的家庭背景和過往經曆,從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優勢,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來了。
同樣是富有,土豪和精英之間的區別,不在于誰的房子大,誰的車子好,誰的資産多,而在于後代的教育。一些美國著名的家族,成員都是名校畢業一大把的,甚至有專門的家族教育基金,保證這種優良的傳統,一代一代繼續下去。
最近,騰訊娛樂有一篇窦靖童的訪談,裏面說到上學,“窦靖童一直上的是國際學校,李亞鵬爲了讓她讀名校北京四中,曾經苦等校長三小時而不得,後來曆經種種曲折成行,但是窦靖童僅僅上了一年就決定放棄,轉而去美國學音樂,如今則是放棄音樂學校。”
這篇訪談裏,有兩個亮點,一是窦靖童的性格爲啥不是叛逆而是溫和?而是窦靖童爲啥可以想退學就退學?
在美國接觸過這些90後們,無一例外倆特征:一是教養良好彬彬有禮。二是沒有什麽人過度追求奢侈品,反而花費很多精力在學業上成爲學霸。要麽就是花費很多精力在自己的興趣上,比如前面學希臘文的A姑娘。想一想可以理解,就像窦靖童,雖然爹媽離婚了,可是在一個充分實現財務自由的家庭裏,她接觸的人,都沒有什麽攻擊性和企圖性,她爲啥要叛逆呢?
而她可以放棄那麽多人求之不得的北京四中,又放棄在美國的學習,因爲她有資本,自由的資本,爸媽已經爲她奠定好了,普通孩子還是最好不要效仿。她知道自己要什麽樣的人生,可以隨心所欲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比爾蓋茨20歲從大學退學,39歲成世界首富;紮克伯格也效仿了前輩,從哈佛退學,倆人都是書讀到一半,不是他們跟不上,而是他們等不及。這些牛人在名校學到的,一是資源,就是中國人統稱的人脈。常春藤和一些私立名校,都有校友俱樂部;二是思想上的獨立。進入常春藤,意味著進入精英階層的起點,這些學校的錄取比例很低,學費也很昂貴,學習壓力山大,在常春藤,是全球一群最有天賦的家夥,在沒有束縛的氛圍中做學問,仰望星空思考未來,思考的問題:我猜,肯定不是三環房價漲多少的問題。
舉例說明:同樣是結婚生子,紮克伯格娶了一個以中國人觀點看,不怎麽好看的華裔老婆,生了女兒捐出400多億,稱爲了全世界孩子的未來努力;劉強東娶的是網紅奶茶妹妹,結婚懷孕還不定期要發發照片宣傳一下,這種迥然不同的選擇,背後是教育背景的不同,衍生出的價值觀不同。
王朔談到自己的女兒時,說過一句話:我不想讓她成功,成功是什麽?不就是掙了一筆錢然後讓傻逼知道麽?優質教育的終極核心,也許並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攀升到頂峰,而是如何忠于自己的興趣,在這個領域成爲實現個人理想並同時對他人有價值的人。當然,基本能做到這份上的人,也都成功了。
越厲害的人越拼,因爲他周圍都是這樣的人,深知實現精神自由的前提是財務自由和遷徙自由;越不上進的人越懶,因爲當一個井底之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差不多,就覺得日子過的蠻好的。
所以,這個世界的真相,有時候蠻殘酷卻也蠻勵志的:無論中外,原來那麽多比你有錢的人,一代一代的,都還比你努力啊。
附:你知道嗎,喬布斯是不許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賓休假的這一個月,帶狗狗帶得我很幸苦。有時候我真心希望蘋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歡玩的iPad,那樣我就不用總是要陪他玩啦!
給孩子玩iPad或者打遊戲或者看電視,很多時候是解放父母的好辦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時候,給小朋友玩手機遊戲,他們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裏加班的時候,給小朋友玩iPad,他們就不打擾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飯,你答應他吃完飯就可以玩iPad,他就會快快吃啦….
而且,現在的智能工具還可以給小朋友讀書,教小朋友學習…真棒,對不對?
可是,你知道嗎?喬布斯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們用iPad的。
喬布斯生前有三個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他:
“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
老喬回答:
“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裏使用智能産品。”
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覺就像是毒販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樣….
無獨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和工程師裏面,開始流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智能科技産品。
他們甚至把孩子們送到傳統的,完全沒有智能和科技産品的Waldorf學校,在這個學校的校園裏根本就找不到電腦!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機器人公司)的CEO,有5個孩子的父親Chris Anderson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解釋了爲什麽在高科技領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科技:
“我的孩子們抱怨我和我太太對于科技的擔憂過于法西斯。他們說他們的小夥伴沒有這樣的規定…那是因爲我們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險。我親眼看到了科技對我的影響,我不希望這些發生在我的孩子們身上。”
非常有意思。幾年前我曾經在微博上寫過這樣的一句話:
“移動互聯網火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移動幫我們省了很多時間。後來發現上當了,因爲最終它浪費了我們更多時間。”
當今大多數人已經對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産品上瘾很深。
很多兒童學家開始呼籲,如果我們在孩子們很小年齡的時候就讓他們接觸科技,也許會讓他們陷入不完整,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生。
在戶外靠親身接觸學到的知識,畢竟是和從谷歌百度裏面學到的知識性質非常不同。
兩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驚了我。這篇文章說的是商業怎樣才能吸引90後和00後。
其中兩條:“他們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滿足。”“他們會千方百計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輕一代做爲客戶,第一,就是要立刻滿足他們;第二,就是不能讓他們說話。
他們非常不喜歡說話。他們害怕和人用語言交流!
這已經是我們的生活狀態了。我們已經不再和人交流。
其實不光是90後00後,很多85後也已經失去了與人用語言交流的能力。
我創業後公司雇傭了幾個85後90後,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網上找東西很快很給力,但是堅決不願意拿起電話和人交流。
他們與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電郵。與人用語言交流,他們不願意,也不會。
可是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必須是人和人之間的語言直接溝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這個能力和意願,會失去多少效率啊!
這個現象讓我非常擔憂。未來的人類,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類用語言交流的世界裏,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狀態中,會是怎樣的一個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離開了現實社會,可以在虛擬中滿足一切需求嗎?
也許喬布斯對于他的孩子們的態度是正確的。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組織表示,0-2歲的嬰兒不應該接觸科技,3-5歲的幼童每天應該接觸不超過1小時,6-18歲的孩子應該限制在2小時以內。
接觸超過4-5倍以上建議的時間的孩子和年輕人,經常有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
例如:0-2歲的嬰兒,大腦的體積會增大2倍(其實人類一直到21歲大腦都在迅速發展)。大腦的早期發展受制于環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過度接觸科技産品(手機,網絡,iPad或電視)對大腦會造成刺激,使小寶寶出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延遲,學習能力低下,容易沖動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過多過早接觸科技會造成成長遲緩。
現在美國每三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到學齡時智力低下,影響閱讀能力和學習成績。由于多看電腦就減少了運動,而運動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學習能力的。12歲以下用科技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非常有害的。
1.多看電視和玩遊戲還和肥胖直接有關。被允許在臥室裏玩智能産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會得糖尿病。
2.玩遊戲的孩子中75%會睡眠不足,影響學習成績。
3.過度使用科技産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慮和對科技産品變態的依賴。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閉,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態行爲。
4.暴力的媒體內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傾向。
5.高速的媒體內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因爲大腦將神經推向前腦。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
6.如果父母也對科技上瘾時,跟孩子們就越來越遠。沒有的父母的親密接觸,孤獨的孩子們就轉向電子設備,更加造成了他們的上瘾。
最後,電子産品的輻射對于大腦和免疫系統正在成長的孩子們的影響遠遠大于大人。
也許,當iPad之父都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接觸iPad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想一想到底是爲什麽?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