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忙碌的腳步看看周圍的光景,
不難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
都在訴說著新加坡的故事與未來……
“We Are Singapore”
李總理的未來展望
▲ 2018國慶主題曲“We Are Singapore”老歌新唱,MV放在YouTube一個多月反應不俗,點擊數超過53萬次。(截圖自YouTube)
“而爲了配合新加坡慶祝53歲生日,《國家地理雜志》將推出一本新加坡特刊!
▼ 從8月1日起,公衆即可以在民衆俱樂部和圖書館免費領取特刊。(圖片來源: Gov.sg, MCI)
特輯精選了多篇文章,介紹特金會、星耀樟宜和甘榜格南等重大事件和地標。
——其中,特輯也收錄了一篇李總理獨家專訪:
“我們擁有資源及訓練有素的人才和組織,可爲我國下一個50年進行規劃,顯著地改造新加坡”。
在訪談中,李總理強調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簡稱STEM)技術是未來的關鍵。
“你不必成爲大師級程序員,但你至少要了解電腦和程序是如何運作的。——李總理
❖STEM是未來關鍵
什麽是STEAM?
S =Science(科學)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M =Mathematics(數學)
雖說美國率先提出以STEM教育,然而在國際相關素質評比中,2015年新加坡教育拿下五個世界冠軍,國際上評估十五歲青少年閱讀、科學與數學素養的PISA教育評比,新加坡三項第一。
而時間線再向前,早在2013年,新加坡的教育局(MOE)就已爲未來幾年教育政策定下基調:
a.要求“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
b.要爲所有學生提供“紮實”的教學;
c.鼓勵他們變成更自信、自動自覺的終生求學者。
1/2
MOE委托一個名爲Science Centre Singapore的中央資助科學和科技中心,負責設計以13至15歲中學生爲目標對象的STEM教學內容。
2/2
MOE在2015年預算案中承諾支持所有學校在2017年前落實執行ALP(主動式學習方案),新加坡政府更訂立計劃,每所學校每年可獲得約5萬新元作爲應用學習基金,放手發展。
——當STEM成爲國際教改的重要目標時,新加坡不高舉STEM口號,但中小學教室的學習卻充滿著STEM精神:
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
新加坡的STEM還有一點特別: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之外還多了一個“應用學習計劃”目標。
❖何爲“應用學習計劃”目標?
講求應用能力,而不只是灌輸知識。
新加坡希望培養學生就現實世界的問題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法,並讓他們看到STEM作爲未來職業的可能。
不少參與教學成員都是在官方教育界別之外招攬而來,既有退休專業人士,也有年輕在職研究員,他們雖然背景不同,卻都是真正“活在”相關課題中的人。
“而這一系列措施的最直觀反應,即“問題解決”能力……
回到2015年新加坡教育拿下五個世界冠軍,其中PISA教育評比其中有一項評比細節——來自新加坡的學生,在首度舉辦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PISA創造性問題解決測驗”(OECD PISA first assessment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中取得領先成績:
來自新加坡的學生,學習迅速、具有高度好奇心,能夠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解決錯綜複雜的問題。
▲ 新加坡課程結構科學實用,始終貫徹的實用主義,教學相當務實:低年級用算盤、而後將計算器編入課程當中以輔助計算的能力。
❖教育現場
在教育現場,老師重視“如何學”,而非單純“學知識”。
RE新加坡一所小學五年級的科學課裏,老師透過提問式教學,讓學生了解課程的背景知識,接者就發下電池、電線、燈泡、開關等材料,讓學生們自行動手組裝,完成用開關控制燈泡亮暗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大量動手實作的機會,讓學生從做中學、錯中學,比起過去單向的講述課程,學習會更加深刻。
新加坡不只用“專題研習”重新包裝舊有課本知識,更要求老師找出一些與生活有關的難題,然後用邏輯和科學的方法解難,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解難能力。
知識是死的,而且人類一定不及機器知識豐富,所以我們需要的是能夠運用知識的頭腦,借此創造前所未見的解決方案。未來充滿著現有知識未能解決的難題,比起增加知識量,新加坡把資源投放到“問題解決”能力之上,才是真正爲未來投資。
“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這是新加坡政府辦學的目標,從一般社區小學到菁英學校,新加坡老師們都相信且有能力執行STEM教育。
我們爲讀者提供各類資訊外,也爲大家提供各類新加坡留學等資訊,及如何在新加坡中英文業余學習(課程可申請政府津貼),中英文教學會計ACCA課程,精品雅思班,提升學曆等
我們還專設馬來西亞碧桂園–森林城市一日遊和澳洲留學業務
歡迎電話:84258441,添加微信:jasonjuven
童老師
掃二維碼關注我的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