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過年了
許多朋友都准備回國
吃吃吃
而椰子還要工作
只能對著朋友圈
流口水
中國菜品種類繁多
一個省就有許多差異
江蘇的淮揚菜蘇幫菜金陵菜
廣東的粵菜潮州菜
漢族來說有八大菜系
清人入關後有滿漢全席
許多少數民族也有特色菜
來自朋友圈各地小夥伴的暴擊
不同地方的人
朋友圈裏的美食各不相同
但是這裏沒有孰優孰劣
有人甘之若饴
就有人嗤之以鼻
衆口難調不必過多在意
川渝人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一個川渝人
那麽滿屏幕都是辣味
和火鍋味
雖然湖南川渝貴州
一直爲誰最能吃辣爭論不休
但是川菜的知名程度
和國內外普及程度
確實無出其右者
都說北方人愛吃面食
四川人也毫不示弱
勾魂面、怪味面、擔擔面
查渣面、煎蛋面、蒸涼面
還有神奇的宜賓燃面
因油重無水點火即燃
故而得名燃面
(我去下碗泡面壓壓驚)
山東人
山東好漢水浒梁山
熱情好客成爲山東的代名詞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成了傳統
提起山東美食
煎餅卷大蔥
肯定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還有火車上
永遠少不了的叫賣聲
德州扒雞
可是除了這些
簡單易食的
魯菜也有許多精致的
淄博博山豆腐箱
是不是很精致
很有創意
東營黃河刀魚
中華第一湯
單縣羊肉湯
廣東人
廣東人什麽都敢吃
還喜歡吃福建人
廣東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不好意思打開方式有誤
應該是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廣州的早茶文化
精致又從容
休閑又講究
說到早茶
就不得不提揚州
早上皮包水 晚上水包皮
江蘇人
如果你的朋友圈
有一個江蘇人
開個玩笑啊
江蘇內鬥衆所周知
吃得方面也是互不順眼
揚州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拌幹絲千層糕三丁包
配上一杯西湖龍井
在千年古城中品味人生
蘇州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蘇州乃至整個蘇南
是偏甜偏清淡的
而蝦仁魚片
都是太湖或內河的淡水魚
松鼠鳜魚
傳統蘇州菜
和老婆餅一樣
並沒有松鼠
徐州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地鍋雞
這鍋貼很有山東風味
不過徐州靠山東河南
吃煎餅喝胡辣湯
所以不被認爲是傳統南方
南京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據說,每年南京人
會吃掉超過1億只鴨子
不愧是鴨子殺手
浙江人
浙江人的口味也不盡相同
浙北偏甜淡
浙南偏鹹辣
杭州的外婆家
就是主打杭州菜
所以杭州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浙菜杭幫菜和蘇菜一樣
注重精細
這大概就是吳越的精神內涵
除了西湖醋魚
東坡肉也是久負盛名
雖然只是一塊紅燒肉
卻把色香味都做到了極致
福建人
福建人美味多汁
是廣東人烹饪的首選
所以福建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佛聞棄禅跳牆來
可謂是香飄四溢
動人心弦
這個《食神》中大名鼎鼎的
佛跳牆
可謂是閩菜的代表
湖南人
湖南也是吃辣大省
湖南人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長沙臭豆腐
放了這麽多辣椒
簡直了
蘇南浙北人去了可能瘦一圈
濃湯耙泥鳅
燈籠茄子
湖南人真是辣不怕
安徽人
朋友圈裏的
安徽人是這樣的
臭鳜魚,聞著臭吃著香
和臭豆腐異曲同工
火腿炖甲魚
非常補啊
香菇盒,小小的香菇中間
還有豬肉末
可以說也是很精細的
中國菜太多了
要把每個地方的都講完
不太現實
只能挑選八大菜系粗略展示
新加坡特色美食
那麽看了這麽多中國菜
新加坡有什麽特色菜呢
我們也來盤點一番
因此有
華人菜、娘惹菜
印度菜、馬來菜
華人菜
華人以福建廣東爲主
例如肉骨茶
據說是早期下南洋的苦力吃的
苦力都吃肉
難道是菜比肉貴
海南雞飯
雞肉很多很好吃
辣螃蟹
傳說中的新加坡“國菜”
還有黑胡椒和鹹蛋黃等做法
娘惹菜
相信《小娘惹》很多人看過
一部新加坡電視劇
娘惹就是女性土生華人
父母中一方爲華人
令一方爲當地馬來人
娘惹菜結合了中國華南菜
和馬來特色值得一嘗
新加坡的娘惹餐廳很多
特色菜有
叻沙
蒜蓉蝦
烏打
把魚肉泥和各種香料混合
裹上芭蕉葉烤
椰漿飯
得名于把飯放在椰漿裏蒸
主要就是大米、椰汁、雞蛋
印度菜
咖喱醬和烤餅
就是印度菜的精髓
受到了國內小夥伴們
朋友圈的暴擊
如果春節不能回家
你有什麽推薦的新加坡美食呢?
把椰子設爲星標哦!
移民
留學
吃喝
新加坡
旅遊
教育
鞭刑
工作
省錢
曆史
特産
遛娃
▼
看夠了嗎?點擊更多精彩內容~
愛椰子請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