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春節就要快過完了,7天假期實在太短,很多在外地打拼的人光是回家就得花兩三天,甚至更久。這實在是讓人遺憾,不過更讓人歎惋的,是年味兒也越來越淡了。
小時候一到小年兒,就開始念著年俗歌、掰著手指頭盼著過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
那時候光是爲了過年的准備工作就得進行好多天。食物要提前備,新衣服一定得買,一整年得熱鬧勁兒都濃縮在那幾天裏。
貼對聯、穿新衣、走親戚、逛廟會……大家在一起,煩心事都抛到一邊,盡情慶祝,玩樂,雖然那時物資匮乏,但還是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
後來有了全年無休的商超,再也不用費盡心思地囤積年貨;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遲滿足”留到年初一;
年夜飯越來越豐盛,也越來越吃不出不同;
春節晚會還是年年都播,但已淪落成我們刷手機的背景音;
不再是需要磕頭的年紀,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
工業化、城市化帶來大量的人口遷移,一家人聚少離多,年前一起大掃除、辦年貨,爲過年而忙碌的場景一去不返。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值得期待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少,吃頓好的、穿件新衣服已變成日常了。
吃喝以外的文化傳統少了、淡了,儀式感缺失了。
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有這麽一段話:
“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麽呢?你們想吃什麽呢?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隨便的結果是,節日不再像節日,年味越來越淡。
物質的豐富,讓我們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飯帶來的喜悅感,儀式的精簡,讓春節變成日曆上沉悶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而且,如今的春節成了“花錢”的節日,回家路費,人情花費,壓歲錢等等等等,真的是壓力山大。
除此之外,一年不見的七大姑八大姨總算逮著你了:學習怎麽樣?戀愛談了沒?啥時候結婚?怎麽還不生孩子?哎呀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讓人省心,你看那誰誰。。。。。
“年味”是一種情感體驗,但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它不只屬于個體的感受,更是一代人的集體情緒,這就是“年味”變淡的話題能引起輿論場上不少人共鳴的原因所在。
然而,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很多事情是必然現象,我們無力改變,我們沒有那麽多時間把從前的年俗一個個撿起來,我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表達。
在這個經常分離的年代,年味,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團圓喜慶的氣氛,是歸鄉的遊子和父母親人的期盼,是吃團圓飯時晚輩敬長輩一杯酒,是放下手機的用心陪伴…….
“儀式感”當然重要,年俗更不該被遺忘。但它們並不是強制性的繁文缛節,很多事情都是與時俱進的,我們不應該舍本逐末。
“年味兒“是熱鬧,是民俗,是美好的回憶,更是團圓。不管做什麽,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快樂的在一起,就有”年味“!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點好看,真的會變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