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香港及巴黎並列全球最貴城市。(郭躍男制圖)
作者
李國豪
人人都想得第一,不知道蟻粉對今天新加坡又上榜的這個第一怎麽看?
新加坡再度蟬聯全球最貴城市冠軍寶座。
由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集團旗下的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c Intellihence Unit)執行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2019)結果顯示:
新加坡、香港和巴黎並列爲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
诶,先別亂了方寸,報告裏頭的生活成本指的是全球外派人員生活成本,不是當地居民的生活成本,只不過報告的題目沒有特別注明。(別自己嚇自己……)
這是30多年來首次由三個城市並列榜首。
其中,新加坡已連續6年排名第一。香港在2016、17年兩次排名全球第二,去年微降至第四,今年終于連跳三級首次“榮登”全球並列第一。素以高昂生活費聞名的法國巴黎則自2003年以來長期占據前十大。
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郭躍男制圖)
《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以美國紐約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指數100)爲基准,根據外派人員的生活方式,對比全球133個城市的160種産品和服務價格,包括食物、衣服、家庭用品、房租、交通、水電、私立學校、幫傭和娛樂活動等。
其中,西歐的非歐元區城市在這份榜單排行較高。瑞士的蘇黎世(第四)、日內瓦(與日本大阪並列第五)和丹麥的哥本哈根(並列第七)都在前十名。與新加坡的香港並列第一的法國巴黎則是十大的唯一歐元國家。
亞洲方面有四個城市進入十大,包括新加坡(並列第一)、香港(並列第一)、日本大阪(並列第五)和韓國首爾(並列第七)。
位列前十名的四個亞洲國家中,日本的大阪榜上有名。(互聯網)
美國兩大城市紐約和洛杉矶分別並列第七與並列第十。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並列第十)是中東國家的唯一代表。
《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作者斯拉夫查娃(Roxana Slavcheva)分析,三個城市同時入選第一,顯示全球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越來越相似,生活成本逐漸趨于一致是全球化的證明,也印證了這些城市的品味和購物模式趨同。她說道:
“即便在雜貨價格相對便宜的地方,水電費或交通費也會推高整體生活成本。”
斯拉夫查娃指出全球生活成本較高的城市越來越相似。(經濟學人智庫)
英國智庫“城市發展中心”(Centre for Cities)分析員布裏奇告訴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生活成本的提高通常由活躍的就業市場所驅動,因爲這些城市以高額薪資吸引熟練技術勞工前往該地工作。因此,城市規劃者往往必須提前計劃,興建更多房屋以使房價保持在可負擔的程度,並使整體生活成本下降。
我國政府:新加坡沒有那麽貴
雖然大家都愛爭第一,但相信沒幾個人會希望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全球第一。
雖然我國在這份報告名列前茅,各位蟻粉先別慌。我國政府早在去年就曾跳出來緩頰,強調經濟學人智庫這份常年執行的年度調查報告主要面向各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和國際移民(包含外籍勞工)。企業在分派員工至各國工作時,能參考這份報告並針對各國不同的生活成本指數做出相應的賠償性措施。
《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以國際移民爲對象。(海峽時報)
由通訊及新聞部管理的打假網站Factually提出三大點,駁斥這份調查報告並無法真實反應新加坡的家庭支出:
第一點、 報告的所有價格都是從該地貨幣轉換至美元,因此排名會因爲貨幣的浮動産生激烈的變動。
政府以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在2017年執行調查的數據)的報告爲例,強調從2004年至2016年新元兌美元已升值18%,因此以美元來計算物價水平,新加坡的生活成本自然攀高。換句話說,新加坡人只要賺的是新元,花的是新元,生活成本提高的狀況自然不會像以美元計算那樣誇張。
新元升值導致以美元計算的生活成本提高。(新明日報)
經濟學人智庫今年的調查報告也強調,美元走強導致美國兩大城市紐約和洛杉矶在2019年的調查報告排名大躍進,五年前這兩個城市僅排名並列第三十九,看來政府所言不虛?
第二點、經濟學人智庫的消費籃子(comsumption basket)所成列的商品及服務與一般新加坡人平常所購買的有所不同。
例如迎合外國人口味的菲力牛排和外國的國際報章。相對的,典型新加坡人的消費籃子裏的雞飯和本地報章等物品的價格通常比較便宜。
政府表示,雞飯的價格比較符合國情。(新明日報)
第三點、同樣的商品及服務,經濟學人智庫調查的價格比新加坡人平常購買的價格還更高。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所有經濟學人智庫調查的商品和服務中,我國有高達95%的商品和服務價格比經濟學人智庫報告聲稱的要低,其中40%的商品價格更是比經濟學人智庫列出的價格少一半。
經濟學人智庫調查的日常必需品,例如雞蛋的價格比新加坡市場的平均市價要高。(互聯網)
Factually的結論就是:新加坡是生活最貴的城市,只針對外派到新加坡的人員而言,不能一概而論。
生活成本太低並非一件好事
話說回來,經濟學人智庫指出,生活成本過于低廉未必是一件好事。
其中在全球生活成本最便宜的兩個城市,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和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常年面臨政治動蕩。正是這些不穩定因素,導致其經濟衰退,進一步導致生活成本下探。換句話說,生活成本越便宜的城市通常也越不適合居住。
賺新元、花新元真的就能輕松過活了嗎?
把視線拉回新加坡看看,如果蟻粉對于我國政府去年發出的那份解釋聲明不滿意,紅螞蟻帶大家一起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看,賺新元,花新元的新加坡人在這幾年的生活壓力是否有提高?
《亞洲新聞台》報道,新加坡統計局去年公布的消費者指數(CPI),顯示物價在2018年增長了0.4%。
然而經濟學家指出,排除了住屋和私人交通費用的核心通脹率(core inflation)更能彰顯真正新加坡真正的生活成本,住屋和私人交通費用在政府過去幾年介入打壓的情況下持續下降。
我國核心通脹率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1.5%和1.7%。這個數字看起來顯示生活成本增加的程度並不嚴重。然而,魔鬼藏在細節裏。其中,教育、食物、和醫療這三個與一般民衆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在過去幾年的成本皆大幅提升。
其中,教育領域的通脹率從2013年至今增加16.9%,食物價格自2013年以來增加約10%,醫療領域的通脹率也比2013年的數據增加8.5%。
本地教育費用近年來顯著提高。(每日新聞)
以2018年來說,食物、水電費、醫療費用的提高,新加坡家庭收入最低的20%群體受到的沖擊最大。
新加坡社科大學的經濟學家特塞拉(Walter Theseira)告訴《亞洲新聞台》,以食物爲例,降低物價例如食物的價格並不實際,因爲低收入勞工也有很大一部分受雇于相關領域,降低價格會導致雇主爲了節省成本而將成本轉嫁到員工身上(例如不調漲薪資),造成惡性循環。他表示:
“我覺得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低收入勞工,人爲降低生活成本會影響到相關領域(例如餐飲業)的員工,相反的做出努力提高工資才是合理的做法。”
無論是總部遠在英國的經濟學人智庫,或是冷冰冰的政府數據,是否能夠完整呈現一般民衆生活的切身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般民衆的感受或許才是最真實的。
【更多好讀】
*
*
應對貧富差距才剛被打了超低分 新加坡今天一口氣拿了兩個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