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中學今年慶祝建校80周年。(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雄
中正中學今年慶祝建校80周年,在月眠路的校園裏舉辦千人宴,主賓是教育部長王乙康。
教育部長王乙康應邀擔任中正中學千人宴的主賓,爲“中正人”塑像主持揭碑儀式。(聯合早報)
中正中學除了爲本地美術、書法、音樂、文學及戲劇界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之外,另一個著名的特色當然就是校園裏獨一無二的中正湖了。
中正湖。(聯合早報)
據一些老校友說,過去中正湖的面積更大,景致更美,如今因爲擴建校舍,縮小了湖面,言語中不無遺憾之意。
因擴建校舍,中正湖縮小了湖面。(互聯網)
縮小了湖面後的中正湖依然景致優美。(葉孝忠攝)
但是,跟其他學校相比,中正中學還是幸運得多,至少,經過了這幾十年,校友還是能夠在同樣的校園裏慶祝校慶,回到自己青春年少時的環境,對著中正湖回憶求學時代的美好生活。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恐怕都沒有這個福分。
原本在市區黃金地段的立化中學,立德立功化愚化頑數十年,如今卻搬遷到裕廊去,尴尬的是英文校名還保留著舊校址的名字。跟中正中學爲鄰的德明中學,同樣沒有中正中學幸運,1995年之前的畢業生,再沒能回到校園重溫青春歲月了。
立化中學舊校舍。(聯合早報)
可是,命運比立化中學跟德明中學還悲慘的知名華校,莫過于在1906年創校,曆史比在今年慶祝百年校慶的華僑中學還悠久的端蒙中學了。1994年創校的潮州人社團爲了保住校址所在的珍貴黃金地段,不願意同當局妥協,讓學校搬遷到人口更集中的組屋新鎮,結果就這樣結束了福康甯坡下的學校的命運。
位于登路97號的潮州大廈(TEOCHEW BUILDING)其實是端蒙中學舊校舍。(聯合早報)
所謂睹物思情,一所學校的生命力,在于校友能否齊心,校友的凝聚力,必須有實物支撐,求學時烙印在生命記憶深處的校園,就是這個支撐體。學校生命力之所以重要,因爲它是社會體制(social institution)的重要組件,而社會體制之所以重要,因爲它是構建國家身份認同的重要工具。
缺乏了校園作爲凝聚校友向心力(最終凝聚的是作爲國家一份子的集體認同感),學校同樣很難爭取校友的認同。只要去問問立化中學跟德明中學的校友,是否願意參加如同華僑中學和中正中學那樣,在校園舉辦的周年大慶,答案應該是很清楚的。
中正中學。(李氣虹提供)
王乙康在中正中學校慶晚宴上說:
“一個國家的身份認同,需要幾個世紀的孕育,才能成熟、穩定。”
同樣的,一所學校的身份認同,也需要類似的條件,而承載集體記憶的校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沒有了新加坡這個小島,就很難延續新加坡人的集體身份。
希望我們能珍惜這些曆史悠久的學校,別再因爲發展或什麽其他的理由,輕易把學校連根拔起了。
【更多好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