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產業變革的見證者。
【1】
2018年1月8日,國家發改委一份《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讓全行業近乎炸裂。
《戰略》(意見稿)提出:2020年,中國智能汽車新車占比要達50%,初級車聯網實現90%覆蓋、北斗定位全覆蓋;2025年,新車100%智能化,建成5G高級車聯網,高等級智能車實現大規模應用;2035年,中國的智能汽車標準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世界第一強國。
中國發誓成為智能汽車第一強國
這「意見」徵求得簡直是氣壯山河。
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既擁有廣袤無垠的疆域,又養育著13億幹活開掛的人民。這樣「王炸」般的結合,一舉創造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和網際網路市場,讓移動支付無處不在,早就令世界瞠目結舌。
這一次,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再度打算在智能汽車產業上火力全開,不僅要徹底打破外資幾十年的技術壟斷,更要在這輪汽車產業大洗牌中完成顛覆,讓智能汽車和高鐵、核電一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國家名片」。
但距2020隻有兩年,車企還要忙著先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怎麼完成智能汽車占比50%的重任?這究竟是跨越式創新的新號角,還是智能汽車式「大躍進」?中國人,能在這場爭奪未來的產業角逐中實現飛躍嗎?
【2】
2018年初,答案在大洋彼岸若隱若現。
1月9日,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火爆進行。英偉達、高通的超強AI晶片,英特爾的AI加速計算棒,特斯拉、優步、奔馳、日產、現代等新概念無人駕駛汽車,令人大開眼界。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場全球科技盛宴的最大主角,竟是中國:1551家中國公司,「瓜分」了四成展席;人工智慧展館裡,百度、騰訊、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助手隨處可見,小鵬、蔚來、拜騰、威馬等中系智能汽車閃亮霸屏。
中國人,幾乎將整個展館「攻占」。CES,快成了不折不扣的「China Electronics Show」(即「中國消費電子展」)。
而全球首個自動駕駛開放平台、被譽為智能汽車版「安卓」的百度Apollo 2.0,不僅在CES上震撼發布,之後更是榮登2018央視春晚!當上百輛Apollo無人車在港珠澳大橋上完成「8」字交叉混跑,幾乎所有人都認定智能汽車產業將徹底爆發。
據美國諮詢機構IHS預測:2035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麥肯錫則更加大膽:2025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1.9萬億美元。
但放眼全局,這樣的估計依然太保守。一旦高等級智能汽車上路,大部分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都將經歷5G網物聯改造,車聯網、雲端超算中心乃至北斗衛星系統,將一刻不停地連接、計算、精確導航。
有人據此大膽預測:2030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高達6.7萬億美元;由無人駕駛催生出快遞、物流、客流的全新商業模式,還將高達7萬億美元。
這13.7萬億美元(86.5萬億人民幣),引爆的將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未來之戰」。
【3】
唯有穿越時空,你才能切身體會這場立足未來的智能革命。
2025年的某個清晨,當你從鬧鐘的催促中甦醒,上班的急迫感並沒有讓你太過緊張。你抓起手機,讓智能汽車遠程啟動、門外靜候,起床出門後,便又一頭躺倒在車裡。你隨口說了句「去公司」,智能汽車竟然「聽懂」,隨即自動規劃路線,匯入了早高峰的茫茫車流。
車窗外,陽光照耀在流線型、半透亮的車蓋上;汽車裡,車載AI「感受」到你還不適應亮度,僅透過了15%的日光。距公司尚有1小時車程,你漸漸清醒、打起精神,拿出超聲波牙刷開始默默洗漱。這個不起眼的小舉動,卻要做到車載超聲波雷達與牙刷互不干擾、確保安全,這可是你專注多年研發的核心科技。
而這輛智能汽車,幾乎成了你的「移動酒店」。
刷完牙、換正裝,你把車前超大螢幕打開,金拱橋、啃得驢、河底撈、新酒客等店家挨個蹦出。你要了份老南京鴨肉卷和卡布奇諾拉條子,車載網絡迅速尋址,將訂單智能分發給離你最近的門店。1分鐘後,送餐無人機起飛,並在空中追蹤你的行車位置;5分鐘後,早餐便從汽車天窗精準送入。
汽車裡,你悠閒地享用早餐,順便把昨晚沒看完的美劇掃個尾;車流中,手上掛擋、腳踩離合的老司機們妒忌地朝你豎起中指,切齒認定你不過是個吃喝玩躺的富三代。
作為一家智能汽車創業公司CEO,這一切都源自你的精心策劃。
除了躺著上班、車裡點餐,你還通過發送朋友的微信名片,讓智能車替自己跑了趟T3航站樓,實現精準接送;半路上,智能車檢測到胎壓不足,自己到洗車店洗車做保養,並通過區塊鏈授權自主支付;除了上下班和睡午覺外,你甚至安排智能車當「滴滴司機」,出門掙錢……
當你把智能車的新玩法全程直播,立刻轟動全網。「年輕人第一輛智能汽車」的煽動性口號,10萬元的價格,讓這款智能車的訂單迅速衝破樓頂。投資接踵而來,媒體聞風而動,盛讚者有之,質疑耍猴營銷、黃牛橫行、產能不足者有之……
你的智能汽車事業大獲成功。但欣喜之餘,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卻令人充滿隱憂。
道路上,有人駕駛與無人駕駛依舊混行,顯示著窮與富的最新割裂;無人駕駛更安全靈敏,反而成了有人駕駛加塞、搶道的底氣;駕校日薄西山,出租、貨車司機另謀生路,個別人免不了找智能車撒氣;而餐飲、酒水和醫藥行業,成了智能出行時代最意外的受益者:由於不擔心酒駕,中國的心腦血管疾病和酒精肝發病率,正伴隨啤酒、白酒飆升的消費量屢創新高……
但最讓你擔心的,反而是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
從AI晶片到語音、圖像識別,從無線感應充電到5G車聯網通信,從AI作業系統到超大曲面屏應用……智能駕駛關鍵技術的突破,讓中國車禍死亡人數爆降90%。即便如此,它仍不完美。
每場車禍的責任,都變得撲朔迷離。究竟是汽車設計缺陷,還是製造環節出錯?也許是系統代碼更新bug、傳感器失靈,或是維修人員所致?甚至根本就是一場電磁輻射或黑客攻擊?
這正是無人駕駛最大難題。但「阿爾法元」通過「自學」完爆「阿爾法狗」的實例,給予你全新的解決思路:你在全國選定四座偏遠小城——雨城、霧城、雪城、日光城,將它們作為無人駕駛AI最隱秘的「試煉之地」。
逆光下,高清攝像頭會像人眼一樣短暫「致盲」,日光城內的無人駕駛AI卻必須通過嚴苛考驗;雪花雨霧會模糊標識線、掩蓋道路,讓雷射雷達「暈眩」,加上道路濕滑和低溫,會令傳感器嚴重誤判乃至失靈,這都要在雨城、霧城、雪城通過的極端測試;地廣人稀環境下,主動發起的各種電磁或黑客攻擊,能更好驗證系統健壯性。
通過安裝汽車「黑匣子」,你的無人駕駛AI在大量的車禍數據中不斷試錯、反覆修正,最終掌握了全天候無人駕駛的精妙技術。車載AI的補丁不斷下載複製、更新完善,成為人們生命安全的保護神。你所掌握的智能汽車技術引領世界,人類由此步入「零車禍」時代。
而你的合作夥伴卻最終爆料:所有這些進步,不過是以「試煉之城」人們的生命為代價。真相一出,舉國譁然,受害者親屬毫不猶豫對公司發起了集體訴訟。
多年過去,人們對你的評價依然毀譽參半。有人痛斥你是拿生命錘鍊技術的惡魔,有人感慨你給人類帶來了最終的福祉。你則認為這是人類進步的必經之路:「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正是人類從不吸取任何教訓,而這正是無數悲劇輪迴的根源。無人駕駛技術帶給我的最大安慰就是,從今以後,我們再也不必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4】
如今,全世界每年的車禍死亡人數高達120萬;未來,無人駕駛的完美境界將把人類帶入「零事故社會」。從120萬到0,智能汽車從bug叢生到精確完美,道路從各種車混行到智能車主導。在這個過渡期,生命的代價誰來付?
不僅是廠商,這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京港澳高速發生全球首起「自動駕駛」致死案:一輛特斯拉不減速、不避讓,硬生生撞上前方道路清掃車,車內23歲的駕駛員當場身亡。
事後,特斯拉聲明,「沒有證據表明Autopilot(自動駕駛)在事發時處於運行狀態」。直到開庭一年多後,才在大量證據面前被迫承認是自動駕駛「惹的禍」。
這並非孤例。2016年5月,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高速公路上車毀人亡,原因是陽光強烈,導致自動駕駛系統沒「認出」前方白色的是輛貨車。
即便如此,又能怎樣?
特斯拉除了在官網把「自動駕駛」改成「自動輔助駕駛」,就是再度強調:它就是個輔助技術,協助的是「雙手握方向盤」、「注意力集中」的司機。總之,這「黑鍋」人家不背。
為明確「黑鍋」誰背的問題,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等搗鼓出個自動駕駛分級。其中,SAE標準廣為認可,從L0—L5被分成6級。
L0:系統就是夜視、發現行人、偏離車道等報報警(駕駛純手工,出事自己扛);
L1:裝上自適應巡航(ACC)、自動緊急制動(AEB),就算智能汽車了(駕駛純手工,出事自己扛);
L2:這個段位很尷尬,車載系統像二把刀司機,平時也能開,但跟你說好了,「關鍵時刻哥們不靈,你隨時準備接手」(特斯拉基本在L2級,雙手緊握方向盤且自動駕駛時才背鍋,其他時候自己扛);
L3:觀察和駕駛大部分由系統完成,司機需要做「簡單選擇」,比如:下雨了,走不走啊?前車慢,超不超啊?(人開人背鍋,車開車背鍋);
L4:更智能化了,司機只要做一些「艱難決定」,比如:暴雪大霧、前邊沒路,你能耐你告訴我咋走啊?(車背大鍋,人背小鍋);
L5:躺著坐車階段,你想開車,車載AI只會回一句「滾犢子,一邊去」(黑鍋車全背)。
搞清了自動駕駛分級,你對某些消息也就心中有數了。比如,2020年中國智能新車比例要達到50%?也不難。把自適應巡航(ACC)和自動緊急制動(AEB)裝上,就是L1智能車啦!
而在L3、L4躍升過程中,還有個爭執不休的問題,那就是無人駕駛技術的「氣宗」與「劍宗」之爭。
【5】
2018年1月,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洛杉磯405高速上,再度追尾路邊消防車。這次,哪怕「獵鷹」重型火箭轟動世界,也止不住智能汽車業界對馬斯克的訕笑。
這跟「氣宗」宗主馬斯克打死不裝雷射雷達有關。他認定,特斯拉有高清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夠了。要達到L5級無人車,必須苦練人工智慧圖像識別這股「內力」。裝雷射雷達這種「昂貴、醜陋、沒必要」的設備,只能忽悠有錢的「傻大木」。
而擁護雷射雷達的「劍宗」,卻是一長串牛逼閃閃的公司:百度、谷歌、福特、奧迪、寶馬、優步……不差錢的蘋果,測試車上更是裝滿12個雷射雷達。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有錢」。
馬斯克幹嘛非跟雷射雷達過不去?這要從它們的技術特性說起。
如今,帶個ACC自適應巡航的高端車,車頭就是毫米波雷達。這玩意,全天候、高穿透、抗干擾,價格便宜愛幹活,風雪雨霧都不撂挑子,探測移動障礙物絕對是一把好手。
問題是,毫米波雷達精度不行,只能感覺個差不多,要是前車、行人靜止不動,它就成了「睜眼瞎」。在「劍宗」看來,這就是個「青蛙眼」,特斯拉出車禍一點不冤。
雷射雷達不同了,車上頂個球,百米範圍內萬物難逃「法眼」,瞬間掃出張三維地圖。有了它,智能汽車別說撞人,蒼蠅都碰不到。
可馬斯克眼裡,這玩意仍然是個「廢物」:一是超貴(64線雷射雷達70萬、16線雷射雷達5萬);二是霧霾雨雪天照樣「瞎」(雨滴、雪花、空氣懸浮顆粒物都掃出來了);三是人人車上「頂個球」,頻率相同就相互干擾;最重要的是,它會讓人工智慧算法更加混亂。
比如,在一輛裝著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的智能汽車裡,三大設備在毫秒之內可能產生如下對話:
「第一回」
汽車高速行駛中,一架無人機懸停車輛前方,不影響駕駛。
雷射雷達:看,灰機!
毫米波雷達:別理它,啥也沒有!
高清攝像頭:別問我,陽光正刺眼!
車載智能:信雷射一回,剎車!
車輛被追尾!
「第二回」
大雪紛飛,有蘿莉Cosplay《瘋狂動物城》兔子過馬路。
毫米波雷達:老夫掐指一算,前方有東東穿行!
雷射雷達:貌似是人,雪大不確定!
高清攝像頭:看清了,長耳長牙,是只兔紙!
車載智能:雪大剎車會側翻,信攝像頭一回,撞丫的!
行人遂猝!
「第三回」
大霧瀰漫,高速前方多車追尾,處於靜止狀態。
雷射雷達:我已瞎!
高清攝像頭:我也瞎!
毫米波雷達:哈哈哈,聽我的,前進!奮勇前進!
車載智能:只能信毫米波的!
連環追尾,車主終猝!
感知設備越多,算法越複雜。可見「氣宗」化繁為簡、專注智能視覺的思路,並非沒有道理。
但在「劍宗」看來,不用雷射雷達的無人駕駛根本是胡扯。汽車人命關天,安全冗餘自然是越高越好。毫米波雷達精度低,高清攝像頭逆光瞎,反而要雷射雷達的高精度來補短板。至於價格問題,天上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全球20多家雷射雷達公司正拚死研發。真想降到白菜價,把技術轉給中國人啊!分分鐘搞成「破盤價998」你信不信?
所以,不管「氣宗」和「劍宗」誰勝出,中國都將成為智能汽車應用領域的決定性力量。
【6】
2017年底,當全球49家汽車公司在美國加州瘋搶路測牌照時,北京交通委已抓緊表態: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指定範圍上路測試。
話音剛落,上海就搶在今年3月1日發出中國第一張路測牌照,好讓蔚來汽車趕緊「上路」。
企業正以史無前例的熱情投入這場大國競技。以BATJ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超級資本,不僅準備為智能汽車產業全面賦能,更決定將賽道統統「買斷」。合縱連橫下,三家智能汽車創業公司正浮出水面,分別是小鵬汽車(阿里投資,海馬代工)、蔚來汽車(騰訊、百度、京東投資,江淮代工)和威馬汽車(騰訊、百度投資,自建工廠)。
這其中,威馬堪稱可圈可點。
2017年12月11日,威馬隆重地推出首款量產車EX5,其充電半小時、續航600公里的動力讓人驚嘆,20萬的良心定價更引爆現場。
作為一輛L2級智能車,EX5的智能理念卻極具突破性。比如,你能根據喜好定製配件下單,到手的就是輛個性化汽車;你靠近汽車時,它能自動感知並彈出隱蔽式車把手,其他人則需你授權才能操控;車載AI通過深度學習和系統升級,會變得像朋友,記得你最習慣的坐姿、最喜歡的音樂,你喊「餓了」還會為你推薦最中意的餐館……總之,威馬力圖把汽車進化為最懂你的輪式智能機器人,可謂出人意料。
能做到這些,固然是騰訊、百度、紅杉、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等豪擲200億的結果,另有百度Apollo系統、360「汽車衛士」、華為5G和Mobileye視覺智能等超強技術加持。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威馬創始人沈暉是個真懂造車的人。
作為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頭號悍將,沈暉不僅是汽車業內出了名的「大牛」,他手握騰訊「金彈」再挖走騰訊CTO的「壯舉」,更令人瞠目。但他最大的過人之處,是把「製造」這事想透了。
從2015年威馬創立,到2017年9月建成智能工廠,再到2018年EX5量產下線,威馬堅決不找代工「抄近道」,而是實打實地貫穿全產業鏈,發誓把智能和智造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人把智能汽車看成帶輪子的智慧型手機,其實根本是兩個物種,質量標準上的門檻更如同天塹。時至今日,連福特、奔馳、本田、現代這些造車無數的「老司機」,都免不了發布各類召回令,更何況襁褓中的智能汽車?打個簡單比方,手機系統升級失敗,大不了重刷一遍;智能汽車要藍屏、死機、出bug,分分鐘死人給你看。
正是因此,威馬一開始就狠抓製造,就是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用得爽」的智能汽車,而不是價高和寡的「國產特斯拉」。實際上,用戶越多才越能掌控智能駕駛大數據,讓車載AI飛速進化,才是又快又好又靠譜實現L5級無人駕駛的技術路徑。
而縱觀智能汽車的產業機會,從AI晶片到車載系統,從新能源電池到5G車聯網,從圖像、語音智能識別技術到高精度3D地圖,乃至超級物聯網公路建設……成為任何一個細分行業冠軍,贏得的未來都不可思議。
或許某些傳統製造企業會淪為低端代工工廠,但在百度總裁陸奇看來,「智能汽車是中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必將出現新一代偉大公司」。
2018年CES展上,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言辭斬釘截鐵:英偉達的每塊AI晶片,必須與中國市場兼容。
威馬(即德語「世界冠軍」)沈暉的宏願更振聾發聵,「傳統燃油車的世界冠軍是德國,而今後智能汽車的世界冠軍將是中國」。
2018年,智能汽車的宏大傳奇已正式上演。而我們,都將有幸成為這場人類最偉大產業變革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