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一名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跪地痛哭……相關視頻上傳網絡後,引起廣泛關注,並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微博熱搜榜
一段拍攝于4月17日的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在車流中,一輛白色小轎車打著雙閃停在路中,一名女子從轎車左側進入主駕位置。數秒鍾後,有人從轎車左側走出,然後快跑至橋邊縱身躍下。女子緊隨其後,試圖將其拉住,但未果。
視頻中,女子的手曾觸及孩子的腿部。男孩跳橋後,女子跪倒、捶地、悲痛欲絕。
▲視頻截圖
上海相關部門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稱,跳橋者是一個17歲男生,系某職業學校二年級學生。視頻中的女子系其母親,跳橋前,該男生曾與其母親發生口角。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經無生命體征。
上海某職業學校也向紅星新聞確認,4月17日晚,該校確有一名17歲男生跳橋身亡。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麽問題?
悲劇引發網友關注,很多人倍感扼腕痛心。
我們無法知曉一個17歲的孩子,怎麽會有那麽大的勇氣毅然決然地選擇死亡。我們也無法體會一個母親,親眼看著孩子在自己面前從橋上一躍而下生命終結,內心是如何煎熬。
我們都是旁觀者,孩子的離開和一個家庭的破碎已經成爲悲痛的事實。我們不去指責這位母親可能用了怎樣錯誤的溝通方式,更不應該去指責這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極端”……畢竟,我們也不知道那天、那對母與子之間發生過什麽。更何況,這樣的事件背後,遠不是哪一個父母和哪一個孩子的問題。
但是,我們希望透過這件事,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已經出現的教育缺失,祈求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多少中國學生,最怕老師請家長
很多中國孩子都有這樣一種印象,哪怕他們已經長大成人離開校園,當他們回憶起小時候的上學時光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恐懼:害怕老師請家長。
只要老師不給父母打電話發信息,那就是歲月靜好。只要老師一說“讓你爸媽來學校一趟”,那就是晴天霹雳。
因爲很多孩子知道,不論自己做了什麽,不論自己有沒有闖禍,家長來到老師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多半是對自己孩子的批評甚至打罵。
曾經有太多這樣的事例:
A被請家長了,他爸爸怒氣沖沖趕來,先給站在老師辦公室門口的孩子一腳踢開,或者拉起來再擰耳朵、手臂。打罵一番後,再進到老師辦公室賠禮道歉。
B被請家長了,他爸媽來時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認真聽老師講述了事情經過,並保證回家不打罵孩子後,領著孩子走出了辦公室。
然而剛走到校門口,夫妻二人開始又是厲聲呵斥又是手腳並用,將孩子邊踢邊帶回了家,到家後又是一頓毒打。
不論是A還是B,在家遭受完毒打和謾罵後,還要跪著忏悔,聽父母哭訴“養你多不容易”“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我一天天累死累活還不是爲了你”……
多少中國父母,不會好好說話
中國有句老話叫“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句話被有些中國家長精准應用到了對孩子的教育中。
“你自己沒問題人家爲什麽來招惹你”“你不打他他能打你嗎”“人家主動挑釁你就不能直接走開嗎”……
就像上面說到的請家長,很多家長被老師叫到學校,第一句話多是問孩子“你又給我闖了什麽禍?”而不是“孩子你怎麽了”。
而當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甚至是遭遇校園暴力後,一些家長也不會第一時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認真聽孩子的心聲。
有人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曆:
初中時自己因爲一點小事被請家長,他爸爸到學校後,先拳打腳踢對他“教育”了一番。等到老師回來時,他已經蹲坐在牆角瑟瑟發抖,臉上淚水混著灰塵,又不敢哭出聲。
但其實,當時這位老師只是在作文中看出他缺乏關心,爲了引起家長的重視,才想著特意把家長叫到學校來好好溝通,希望家長平時能多關心一下孩子。
十多年後,這件事情仍然深深烙印在他心上,而他至今也沒得到父親爲當年錯打了他的道歉。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一直是很多家庭奉行的教育鐵律。但孩子心裏究竟在想什麽呢?他身邊究竟發生了什麽呢?他想要的溝通方式究竟是什麽呢?少有人關心。
多少中國孩子,只能想到用死解決問題
那個17歲的孩子跳橋後,很多人不禁發問:這個孩子究竟經曆了怎樣的絕望,才有勇氣想到一死?
其實,這個孩子未必能有多絕望。或許他只是想停止眼前某種令他難受的狀態,而他能想到的解決途徑,只有一死。
死亡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就是停止那麽簡單。
曾經有這樣兩個類似慘劇:
一個孩子在寒假期間,父母每天催他做寒假作業。于是有一天,這個孩子選擇了跳樓自殺。
一個孩子想去同學家玩,但征求父母同意未果,也選擇了跳樓自殺。
一個是做作業,一個是想去同學家玩,在很多人眼裏也許覺得這能有多絕望呢?但可能最後卻成了一個致命的導火索。
某個綜藝節目曾播過這樣一個畫面: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沒有打罵,但是一直在說這件事。
吃飯時在說,看電視時看到某個相似情節時也說,家裏來親戚了聊到孩子的問題時又在說。
終于有一天,這個孩子爆發了,哭著大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再說了?!
在孩子看來,他是做錯了,他也認錯了,承諾再也不會那樣做了,但父母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耳邊不斷提起。他能想到的,可能就只有用死亡來停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多少家長傾注了所有心血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卻忘了去聽一聽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可是,父母就容易嗎?
父母也不是生來就是爲人父母,他們曾經也是孩子。
也許由于時代、年齡的原因,有的父母在很多時候並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孩子也沒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
但是,一個生命産生的過程即是艱辛也是美妙的,成爲一家人並開心地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種緣分。
父母要多體諒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要多體諒父母。暴力和責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會讓問題惡化甚至衍生出更大的悲劇。
但不管怎樣,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什麽矛盾可以超越生死。要知道,能成爲一家人,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延伸閱讀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青年進行了心理健康專題調查。調研發現,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風險,過半有不同程度焦慮問題,經濟、職業、學業是青年的三大壓力源……
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問題
1、父母應注重對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養
2、父母應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3、孩子要掌握情緒調節策略,學會尋求專業幫助
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緒容易出現波動,且缺乏情緒調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策略,比如放松訓練、合理情緒療法等。
4、知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爲青少年提供心理調試策略,如人際交往技巧、學習適應策略、考試焦慮調整技巧等。
應對抑郁,可以這樣做
1、同信賴的人談論感受,多數人在與關心他們的人交談後都會感覺好一些;
2、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3、常與家人朋友聯系;
4、經常運動,哪怕只是短距離散步;
5、堅持規律飲食和睡眠;
6、避免或限制酒精攝入,這可能加重抑郁。
如患抑郁症,請及時尋求幫助
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的離開
是一個甚至多個家庭永恒的傷痛
希望這樣的傷痛不再發生!
轉發讓多人知道
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
來源:中國反邪教綜合《留學家長報》、《中國青年報》、《湖北經視》等
大家對此怎麽看?
圖 / 網絡
資料參考 /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點好看,真的會變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