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加坡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中國的孩子,從小起點不同,也能受到相同的教育。而新加坡則不然。
在中國,從古時人們便倡導後天努力的重要性,認爲有志者事竟成,勤能補拙,通過努力每個人都能變成科學家政治家。
在上海某個小學,問道孩子們將來的理想,大部分都是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千篇一律的答案反映出,大家不願承認孩子們在智商上各有差異,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樣的。
後來,有個朋友帶著兒子去新加坡讀書,他的孩子接受了新加坡教育部組織的智力測試,成績優異,于是新加坡教育部才允許他的孩子報考新加坡最好的十一所中學。
顯然,中國並不支持這種“不平等”的教育。即使老師和學校想嘗試這種改革,大批孩子的家長們也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被劃爲三六九等。
新加坡的教育方式很有個性,承認孩子們從小便是各不相同的,在智力上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天賦也不一樣。他們把最好的教學資源留給適合學習、理解能力強的孩子,把普通的教學資源留給不擅長學習的孩子。
相同地,他們也不會要求所有孩子的課業水准要達到相同高度。比如,他們爲英語不好的孩子們准備了B級課程,難度降低。
而在中國,不管孩子學習是好是壞,同樣難度的課程,班級裏的孩子們都被期望達到高分。
新加坡的教育不倡導每個人都是精英,也承認做精英是需要一定天分的。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能成爲政治家或是科學家。
因此,在新加坡的班級裏,不會出現每個孩子都爭當科學家的場景,每個人心態平和,長大了也是一樣,不會過多去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因爲他們的才能可以充分被發揮。
新加坡每年只選拔很小比例的學生精英,由政府資助出國留學,這些學生回國後,無論是進入政府機關,還是個人創業,都會獲得政府的扶持。
他們全額資助那些精英出國留學,也全額資助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到新加坡留學,卻沒有提出普及大學教育的口號。
新加坡有許多技術學校,學習成績普通的學生可以進這些學校學習一門技術,將來做技工。當然,新加坡的技術工人工資比一般白領高,這是重視技術工人、尊重體力勞動的表現。
“不平等”教育沒有催生出階級之間的矛盾,相反,社會各個階級更加互相尊重,安貧樂道的平凡生活仍然會有很多人追求,就像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