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房佶宜 編輯/唐亮、童黎、馬雪】
“我是有中國親戚的人!”“抱著看看的心態來,看著看著就不想回去了”“我是中文的‘粉絲’”……一聊起中國,他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日益增加的綠化、愈發便捷的購物體驗、越來越高的辦事效率……這是來自俄羅斯莫斯科的契庫諾夫十多年後再回上海感受到的變化。
幹淨、宜居、多元、開放……這是馬來西亞新山華人陳先生眼中的上海。
“我是中文的‘粉絲’”“跟中國有關的東西我都喜歡”……這是來自俄羅斯克林的娜思佳對中國的表白。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觀察者網邀請了三位特殊的家庭代表,分享他們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以及這十年間他們在上海感受到的巨大變化。
“我是有中國親戚的人!”
“早,侬朝飯切了伐(你早飯吃了嗎)?”契庫諾夫的一天從和小區爺叔“嘎讪胡”(閑聊)開始。
契庫諾夫和女兒
契庫諾夫來自俄羅斯,曾在莫斯科大型出版社擔任文學主編,是位文學評論家。他最早對中國的印象來自自己的父親——俄羅斯前外交官,也是一名俄共黨員。
“雖然沒有來過中國,但他很喜歡東方文化,喜歡在各地買中國制造的物品。”契庫諾夫回憶,父親從古巴帶回來一把中國鏟子,至今還在使用。
在他眼中,父親“很中式”,不僅喜歡中國龍,還收集了很多列甯徽章和毛主席像章。
契庫諾夫父親身著唐裝
2005年,契庫諾夫第一次來上海,他至今記得看到路邊梧桐樹、熱鬧老弄堂時的新鮮感。與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不同,這裏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煙火氣。
在莫斯科大學同學會上,契庫諾夫認識了自己的上海妻子,如今女兒亞娜都快滿十歲了。她的中文名字叫“慕曦”,很陽光明媚的感覺,只是寫起來可不容易。
“我是有中國親戚的人!”他經常自豪地跟俄羅斯朋友炫耀。
當被問到是否會因爲文化、習慣差異而困擾時,契庫諾夫說:“我們夫妻倆的父母在性格和生活習慣上都非常像,我倆更像是在相似家庭長大的親人。你看俄羅斯國徽和國旗上的雙頭鷹一面朝向東方,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其實有很多共性”。
2019年,契庫諾夫再次回到中國,除了喜歡這裏,也是爲了女兒。
“亞娜是半個中國人,中國是她另一個家鄉。她從小在俄羅斯長大,俄語沒什麽問題,我和妻子覺得學好中文也很重要,但如果沒有語言環境,中文非常難學。所以我們決定回上海。”
闊別十多年,契庫諾夫覺得上海“變化巨大”,“之前就比較國際化,但現在更好了,又多了許多高樓、綠化,一切都更先進了”。“以前微信、支付寶還沒有那麽普及,現在已經可以用它們購物付款了。網購也特別方便,物美價廉,物流也很快。不像俄羅斯,有時候運費比東西本身還貴。”
這樣的“方便”還體現在中國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上:“他們效率很高,辦事步驟也比較簡潔。在疫情背景下,還貼心地給外國人增加了很多線上的業務辦理,這點太棒了。以前外國人到上海辦住宿登記需要拿著護照去派出所,現在只要在小程序上操作就可以了。並且新冠疫苗也可以用護照號在線上預約,十分快捷。”
契庫諾夫表示,上海的煙火氣和生命力始終如一,也是最吸引他的。“就像這裏有很多常青樹,讓人覺得生命中沒有寒冬。”當然空閑時,一家人也會去其他城市旅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
契庫諾夫和女兒在廈門
他說,中俄是好鄰居,在曆史大背景下是健康穩定的“背靠背”關系,“希望我們的兩個家鄉能在更多領域進行合作交流。未來的上海、未來的中國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很喜歡這裏。”談到未來的打算,他覺得“亞娜的中文還需要打好基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花心思和時間去學”。
視頻加載中…
這是亞娜給我們錄的一段視頻。有趣的是,得知亞娜錄視頻是爲了給觀察者網的讀者後,她的同班好友來自俄羅斯朝鮮族的鉨國錸也要一起加入,秀一下中文。
“我喜歡學語文,學會的字越多,就越有成就感。”亞娜興高采烈地表達她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我喜歡漢服,特別精致,還喜歡畫古建築。”
她的志向是做一名外交官,也希望能開一家寵物店,“我想發明‘寵物外交’,小動物的可愛無國界,像陳毅爺爺說的‘不談政治,只談友好’。”
“抱著看看的心態來,看著看著就不想回去了”
2004-2008年間,中國大量國企及央企尋求上市。憑借這股東風,當時在新加坡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陳先生于2006年末來到中國尋求發展。
“我當時主要是想來看一看,了解一下中國的發展情況,結果看著看著就不想回去了。”他笑著說。
之所以選擇來這裏,也是因爲他對中國的特殊感情。
陳先生是馬來西亞新山的華人:“我的爸爸8歲時去的馬來西亞(當時的“下南洋”),他對中國的感情比較深,我的祖輩也經常聊起中國的事情,這爲我日後尋根埋下伏筆。”
而在中國,他不僅有了一番事業,也收獲了愛情。“我們之所以會相遇相知,其實是因爲我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非常愛旅遊,都是坐不住的人。”
自2006年起,陳先生先後在北京、福州工作,2012年到上海定居。相對于北京,“上海的氣候文化更適合我們”,因爲他祖籍在福建,妻子祖籍在廣東,“我們算是南方人”。
“幹淨”是陳先生對于上海的第一印象。他認爲,在中國,上海一直是“比較前沿、開放的城市”,對外國文化的接受度會大一些。在這裏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多元文化的融合。
近幾年因爲疫情,一家人的旅行次數有所減少。陳先生有些遺憾,但隨即又表示,“原來我們都在往外走,比如說出國旅遊或者去中國的其他城市。現在我們可以一年去十幾次迪士尼,還參觀了上海各種各樣的博物館,體驗了采蓮藕、挖泥鳅等活動,更加了解上海了”。
在上海生活了10年,他深切感受到了上海的變化:“上海包括道路、景觀、人文環境在內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我住在陸家嘴,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濱江這些年的變化。”
左圖爲2022年,右圖爲2015年
疫情之下,他還給小區裏一些有語言障礙、不懂團購的外國人提供了幫助,“後來也有外語能力比較好的社區志願者進行協助”。陳先生還將家裏的防疫物資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原本鄰居之間不會有太多的交流,但現在大家都認識了,會打招呼也會相互串門,我覺得後疫情時代,鄰裏之間的感情會加深”。
曾經只想來看看的陳先生,如今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6年。他說:“我可能不能以外國人自居了,因爲外國人只是過客,在中國待一陣就回去了,對我來說這裏是第二個家。”
陳先生一直關注著黨的二十大。他認爲,這場會議十分重要,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是中文的‘粉絲’”
來自莫斯科州克林市的娜思佳已經定居上海8年,她也在關注著中國發生的大事,通過丈夫和新聞,知道中國正在開一場很重要的會議。
2006年,娜思佳進入莫斯科一所大學學習國際經濟貿易,大一就開始學習中文。她說,“中文很難,而且有獨特的魅力,我想要挑戰自己”,結果“學了之後,我越來越喜歡,變成了中文的‘粉絲’”,還有個中文名字叫“于姝雅”。
2009年,娜思佳在莫斯科大學生漢語大賽中獲獎,獲得孔子學院的獎學金和到上海外國語大學進修一年的機會。
2009年娜思佳在上海
在她看來,上海是獨特的:“我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也喜歡歐洲文化,而上海把兩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這一年,她成爲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參與了主題曲《世界》的拍攝,還參加了第三屆漢語橋。
娜思佳參加世博會主題曲《世界》的拍攝(左三)
娜思佳參加漢語橋
也是這一年,娜思佳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對方是中國人,比她大15歲,“第一眼看到他,心裏就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他就是我的丈夫”。
後來,娜思佳回俄羅斯完成大學學業,“有機會就會來上海看他,2014年我們結婚了,之後便在上海定居”。她還補充說,“除了自己,當年在上外的兩個閨蜜,一個哈薩克斯坦的,一個俄羅斯的,她們也都留在了上海,現在也都成爲了中國媳婦兒。”
“我和丈夫的世界觀很一致,生活習慣也沒有什麽差異,還常常心有靈犀,比如我特別想吃什麽,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會打包帶回來。”她甜蜜地講述著生活日常。
“跟中國有關的東西我都喜歡”。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娜思佳也學會了養生。俄羅斯人喜歡吃甜的,習慣在茶中加糖,而她現在喜歡中國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學會了茶道。
娜思佳還對中醫頗有研究,在大學畢業之後做過中醫翻譯,陪同俄羅斯人到中國接受中醫治療。她還曾陪同摩爾多瓦共和國前總統彼得·魯欽斯基到中國進行中醫治療和調理。
娜思佳(左一)爲盧欽斯基(右一)進行翻譯
娜思佳表示,因爲疫情,現在很多俄羅斯人無法來中國進行中醫治療,但好消息是俄羅斯有不少中醫診所,他們可以暫時選擇去當地的中醫診所。
在俄羅斯yandex地圖上搜索中醫診所,僅莫斯科市中心就有近20家。
在yandex地圖上搜索中醫診所所得部分結果截圖
聖彼得堡中醫中心
因爲感興趣,她專門去參加了中醫理療師的培訓,現在也會給家人按摩刮痧。
如今,她遠在俄羅斯的父母也經常喝茶,89歲的奶奶每天練氣功,已經堅持了六七年,是“我在中國學習之後,回俄羅斯教她的”。
娜思佳在練氣功
娜思佳非常熱衷于推動中俄文化交流。她去年擔任過俄羅斯作家佳莉娜·希茲科所著的《柴可夫斯基傳》中文首版的責任編輯。“我來自莫斯科州的克林,柴可夫斯基故居博物館就在那裏。”
閑暇時,娜思佳會幫助莫斯科大學俄語中心運營公衆號,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俄羅斯、俄語,她還在該中心進行對外俄語教師的職業進修,希望將來能在中國做一名俄語老師。
此外,娜思佳會和朋友一起運營中俄文化與教育平台,給俄羅斯孩子提供免費的中文學習材料。
俄媒9月的一篇報道顯示,中文是最受俄羅斯人歡迎的語言之一,在俄羅斯人學習的外語中排名第4。娜思佳認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越來越好,很多俄羅斯人將自己的未來和對華合作聯系起來。現在全俄羅斯都更加重視中文學習,之前如果想要學,需要專門找學校報名上課,現在有很多國立學校開設了漢語班。
娜思佳也會借著輔導二年級兒子語文作業的機會,跟他一起學習。“與外國人學習中文不同,中國人學的漢語更複雜一些。希望到他五六年級的時候,我的中文水平也能更進一步。”
可能是受到娜思佳的影響,兒子于麥可很喜歡語文課,他告訴觀察者網,將來想做一名中文和俄語教師。
娜思佳的兒子于麥可和女兒于麥瑞
娜思佳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中國的生活,“我覺得我跟中國人是一樣的”。
聊到最後,娜思佳感慨道:“過去這十年,我們切身感覺到中國確實方方面面在變得越來越好,希望下一個十年,中國的發展可以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