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芳華》時,我們會注意到演員佩戴的軍帽有兩種,一種是男兵佩戴的解放帽:
一種是女兵佩戴的無檐帽:
在我軍軍服史上,這兩種軍帽經歷了數次變遷,見證了我軍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雖然最終都被取消,但它們也成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戰爭時期
1 解放帽源於解放戰爭後期
「解放帽」的叫法,起源於1949年。我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戴的是紅軍八角帽;抗日戰爭時期戴的是八路軍帽。解放戰爭的大部分時期,許多部隊也是戴八路軍帽。戰略決戰開始之前,各大野戰軍的作戰行動相對獨立,作戰區域內自然條件、經濟條件都不大一致,因此各戰略區所屬部隊的軍服、軍帽式樣、顏色也不盡相同。這種不同,對於獨立作戰的部隊來說,並沒什麼影響。但是,後來情況就不同了。
解放戰爭大部分時期,人民解放軍軍服基本上是八路軍式樣,只是不佩戴帽徽和臂章
遼瀋戰役後,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相繼打響,這兩大戰役都是由兩支野戰軍配合作戰,服裝的不同明顯帶來識別的不便。為適應這一形勢,在1948年12月召開的全軍後勤會議上,對統一軍服問題進行了研究。軍委後勤部楊立三部長在會議上講:「單衣統一不起來,冬衣要統一,尺碼要一樣,顏色一致不行,帽子要統一,儘量草綠色。」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在會議總結時專門指示:「帽子一定要一樣,免得兄弟部隊在一起作戰時,相互發生誤會,這次東北、華北的隊伍開始共同作戰時,就曾發生過。」12月23日,中央軍委首次下達「統一全軍軍帽式樣」的命令:「各區軍隊現已常在同一戰場作戰,為易於識別起見,明年單軍帽必須統一樣式,現軍委已規定樣式,交各區來開後勤會議的同志帶回,望各區即照軍委規定的新式樣製造,不再自定式樣。」新的軍帽改為圓形短檐帽,材料為棉平布,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
有些資料上說,我軍從1949年初統一軍帽式樣,戴解放帽。其實,這是不對的。儘管當時下達了統一軍帽的命令,並公布了新的軍帽樣式,但由於戰爭環境及經濟條件,各大戰略區部隊並沒有立刻統一更換。從歷史照片上看,至少在渡江戰役前後,我軍各部隊還戴著八路軍、新四軍式軍帽。
渡江戰役前,我軍指揮員在江邊觀察敵情。從圖中可以看出,除了戴棉帽的,單帽仍是八路軍帽
各部隊更換新式軍帽,大致在1949年夏季以後。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各部隊基本上都戴上了統一的軍帽。這種帽子後來被稱為「解放帽」,是先從老百姓叫起的:一是因為是解放軍戴的,二是它伴隨著各地的解放。久而久之,軍隊自己也把這種軍帽稱為解放帽。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朱德總司令與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等高級將領均戴解放帽
隨著解放軍陸續解放各大中城市,解放帽和幹部服、軍便服、列寧服等在民間也迅速興起,成為一種時尚,是革命和解放的象徵。
2 抗聯女兵曾戴過蘇式無檐帽
戰爭時期,由於條件的限制,我軍服裝制式還沒有專門的女軍人服裝。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女軍人先後戴過紅軍八角帽、八路軍帽和解放帽。
不過也有一支部隊的女兵曾戴過無檐帽,那是抗日戰爭後期,處境艱險的東北抗日聯軍在蘇聯境內整編為抗聯教導旅,納入蘇軍序列,番號為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全部穿蘇式軍服,男軍官戴大檐帽、士兵戴船形帽,女軍人戴無檐帽。這是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無檐帽。但嚴格地講,這是我軍人員穿蘇軍軍服,而不是我軍的制式服裝。
身穿蘇式軍服的抗聯教導旅通信連指導員王一知
50式軍帽
1 50式軍服大檐帽一度取代解放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軍開始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為適應軍隊正規化建設的需要,1950年,全軍統一裝備50式軍服。
50式軍服在很大程度上受蘇聯文化的影響,借鑑了蘇軍服裝樣式,如大檐帽、無沿帽、套頭衫、連衣裙、列寧服等。當時三軍幹部和陸空軍戰士不論男女夏帽均為大檐帽,水兵為水兵帽。
50式軍服
50式軍服。左起:海軍(夏服)、陸軍(夏服)、空軍(冬服)
不過50式軍服裝備沒過多久,又恢復解放帽了。原因是解放帽更適合作戰行動。1950年12月7日和1951年1月31日,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等在給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的兩次關於改變軍帽樣式的請示中提到,前線部隊普遍反映戴大蓋帽行軍作戰中穿雨衣戴斗篷和鋼盔很不方便,而且成本也高,相當於三頂單帽,建議今後作戰剿匪部隊發四九年單軍帽式(解放帽),大蓋帽一律發後方機關、學校、警衛部隊用。
1951年2月總參謀部確定,從當年開始,陸軍幹部、戰士的大檐帽陸續改為解放帽,女軍人改戴無沿軟帽,大檐帽留作禮帽用。但也有女同志戴解放帽。
50式解放帽
1952年3月8日,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陪同朱德總司令在北京西郊機場觀看飛行表演。朱德戴大檐帽,劉亞樓戴解放帽
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在朝鮮谷山地區合影。圖中志願軍男女官兵都戴解放帽
2 我軍第一款無檐帽——50式無檐帽
從1951年開始,陸軍女軍人陸續取消大檐帽,改戴無檐帽或解放帽。無檐帽顏色為草綠色,用料為棉平布,佩帶「八一」五角星帽徽。不久,海軍女軍人也配發無檐帽。
1951年陸軍無檐帽
1952年海軍無檐帽
由於我國在各方面受蘇聯文化影響很深,50式無檐帽幾乎是仿照蘇軍服裝的。
1954年解放軍歌舞團出訪東歐的照片。男團員戴大檐帽,女團員戴無檐帽;上衣都是蘇式套頭衫,扎武裝帶;男團員穿馬褲,女團員穿藍色裙子,均穿長統靴
戴50式無檐軟帽的王曉棠
實行軍銜制的軍帽
1 55式軍銜服裝再度取消解放帽
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同時裝備55式軍服。由於新式軍服軍官佩戴肩章,校尉官扎武裝帶,解放帽顯然就不夠協調,只有大檐帽配得上。而陸空軍士兵改戴蘇式船形帽,海軍士兵仍戴水兵帽,三軍女軍人戴無沿帽。這樣,全軍再次取消解放帽。
不過,沒過幾年,本已淘汰了的解放帽又出現在我軍制式軍服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55式三軍校尉官大檐帽、水兵帽
1955年國慶閱兵戴船形帽的陸軍士兵
這次恢復解放帽的主要原因是船形帽「不得人心」。當時軍內外對船形帽意見很大,認為它既不節約,又不實用、美觀,更不適合民族習慣。
1958年7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作出《關於修改服裝制式的決議》,陸、空軍士兵的船形帽改為解放帽;軍官大檐帽保留,在節日和外交等場合佩戴肩章時戴用,平時也改為解放帽。軍官解放帽用料與冬服相同:元帥、將官、校官為麥爾登呢,1963年改為馬褲呢;尉官為人字紋布。
58式陸軍校官麥爾登呢解放帽
1963年陸軍將官馬褲呢解放帽
58式陸軍尉官人字紋布解放帽
由於這次對軍服的部分調整被稱為58式軍服,許多書刊中就把我軍取消船形帽的時間說成是1958年,這是不對的。1958年7月,中央軍委雖然作出了將船形帽改為解放帽的決定,但當時考慮到大量庫存船形帽,如不使用,浪費太大。從節約的角度出發,軍委曾計劃再使用兩年船形帽,推遲到1960年更換解放帽。後因戰士改船形帽的呼聲太大,又決定第二年即1959年換帽。
這次正式開始戴解放帽,是從1959年換夏服起。1959年5月1日,全軍陸、空軍士兵的夏帽(船形帽)改為解放帽,軍官著夏服平時也戴解放帽,大檐帽與肩章、武裝帶在重要場合配套著用;海軍官兵軍夏帽(大檐帽)不變,但海軍岸勤官兵曾發過藏藍色解放帽;全軍女軍人仍戴無沿帽。
戴解放帽的某部官兵
戴解放帽的雷鋒
1964年葉劍英視察部隊。元帥、將軍和士兵都戴著制式一樣的解放帽。
2 無檐帽的全盛時期——55式無檐帽
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我軍無檐帽的全盛時期,不僅全軍女軍人無論軍官和士兵都戴無檐帽,還分為不同顏色(按軍種分),不同面料(按級別分),不同服裝系列(禮服和常服)的。55式無檐帽配55式圓形小帽徽,帽瓦上邊有一圈軍種牙線。
禮服無檐帽:發女將校官和女文工團員、體工隊員。顏色——陸軍海藍色,正紅色牙線;海軍藏藍色;白色牙線;空軍海藍色,天藍色牙線。面料——女將官為純毛華達呢,女校官和女文工團員、體工隊員為純毛嗶嘰。
夏常服無檐帽:顏色——陸軍棕綠色,正紅色牙線;海軍藏藍色,白色牙線;空軍棕綠色,天藍色牙線。面料——女將官為純毛嗶嘰(全軍只李貞少將一人,時任防空軍幹部部部長),女校官為榨蠶絲織物(1963年全軍元帥、將官、校官發馬褲呢解放帽,女將校官發馬褲呢無檐帽),女尉官、女士兵為棉斜紋布(1959年後改為棉平紋布)。
陸軍女校官夏帽(馬褲呢)
海軍女官兵夏帽(平紋布)
空軍女校官禮帽(毛嗶嘰)
戴55式無檐帽的海軍女學員
戴無檐帽的女飛行員
女文工團員演出服無檐帽
戴無檐帽的西藏軍區女文工團員參加歡迎活動
取消軍銜後的軍帽
1 65式軍服是解放帽的鼎盛時期
1965年6月1日,全軍取消軍銜制,同時裝備65式軍服,55式軍官大檐帽、水兵帽、無檐帽都被取消,全軍單軍帽只有一種——解放帽。從這時起至1974年5月1日,是解放帽「鼎盛」時期,因為全軍官兵不分軍種、不分級別、不分男女,統統都戴解放帽。解放帽成為65式軍服的重要標誌,當時美聯社的一條消息稱這一時期中國軍隊服裝的特徵是戴解放帽。其實何止是中國軍隊,這一時期整個中國服裝的特徵也是戴解放帽——不僅有綠的,也有藍的、黑的、灰的等等。
65式軍服
穿65式軍服的三軍指戰員都戴解放帽
戴解放帽的女戰士
20世紀60、70年代,軍帽也是老百姓常見的服飾。解放帽作為解放軍的象徵,具有巨大的「品牌」效應。特別是青少年,一頂綠軍帽簡直成了最愛。
的確良軍帽
2 無檐帽和三片紅的搭配——74式無檐帽
1974年5月1日,針對當時軍服式樣過於單調、呆板的狀況,我軍進行了一次軍服改革:海軍恢復大檐帽、水兵服,全軍女軍人配發裙服、無檐帽。這次部分改動的軍服被稱作「74式軍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軍容,受到全軍官兵的讚揚,並普遍受到人民群眾好評。
這次軍服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全軍女軍人摘掉了不分男女的解放帽,重新戴上顯示女性特徵的無檐帽。74式無檐帽,樣式與55式無檐帽相同,佩帶全紅五角星帽徽;陸、空軍草綠色,海軍藏藍色;軍種牙線陸軍正紅色,海軍白色,空軍天藍色;面料與當時單衣(夏服)相同,為「三元」混紡布(俗稱「的確良」)。
74式陸海空三軍無檐帽
74式無檐帽在帽牆裡加了根鬆緊帶,在颳風時使用。
戴無檐帽、穿裙服的女兵
裝備74式無檐帽之前,女兵和男兵一樣,戴的是有檐解放帽,基層要求嚴格,讓女兵戴軍帽時,帽檐離眉三指,且不許露流海。戴上無檐帽後,劉海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露出來了,女兵們也想盡辦法鼓搗劉海,整個卷弄個彎之類的。幾乎一夜之間,人們發現,女軍人的劉海明顯講究起來,颯爽英姿中平添幾分嫵媚。
由於當時正處於「文革」後期,思想的禁錮使人們的穿著理念仍很保守、僵化。74式軍服的無檐帽、裙服,像一股春風,盪開了人們塵封多年的愛美之心,穿各式裙子的女性迅速增加,公安、民航、鐵路、郵政等行業服也恢復了無檐帽,樣式基本與74式無檐帽相同。
戰地九姐妹
80年代後的軍帽
1 1985年解放帽退出常服系列
1985年5月1日,全軍換裝85式服裝,幹部和男戰士均戴大檐帽(海軍士兵仍戴水兵帽),女戰士戴無檐帽,全軍常服中已經沒有解放帽,但它還沒有完全退役,而是作為陸、空軍男幹部、戰士的作訓服帽繼續使用。
1985年5月1日全軍裝備85式軍服後,解放帽作為男軍人作訓服帽繼續使用
1988年,全軍重新實行軍銜制,同時換裝87式軍服。87式作訓服的配發,使解放帽終於從我軍制式服裝系列中消失。
1988年全軍裝備87系列服裝,解放帽徹底退出現役
2 逐漸淡出的85式與87式無檐帽
結合恢復軍銜制後,新式軍服定名為85式軍服。女軍人在平時與訓練時,均佩戴無檐帽,叫85式無檐帽,樣式、面料及顏色與74式相同,佩帶85式圓形小帽徽。
戴85式無檐帽的海軍女兵
1987年8月,新式軍銜服裝正式定型並投產,命名為「87」系列服裝。1988年10月1日,在實行新軍銜制的同時,全軍裝備87式軍服。與85式軍服一樣,女士兵仍戴無檐帽。原方案女軍人著制式襯衣時佩戴無檐帽,後實際著裝時,女軍官改為大檐帽。
在87式作訓服裝備之前,官兵作訓服與85式一樣,男軍人戴解放帽,女軍人戴無檐帽。87式無檐帽及帽徽完全與85式相同。
1988年10月1日,總參通信兵部長話連的女官兵們穿上新軍裝,佩戴新的軍銜符號,興高采烈地在天安門前留影
不久,隨著女士兵改發大檐帽和全軍官兵裝備87式夏作訓服,1990年後無檐帽最終被取消。
3 最漂亮的無檐帽——92式文職幹部無檐帽
我軍1988年實行了文職幹部制度,最初文職幹部不穿制式服裝。1992年5月,全軍文職幹部裝備了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男文職幹部戴大檐帽,女文職幹部戴無檐軟帽。
文職幹部無檐帽,佩戴92式文職幹部中帽徽(樣式、圖案與87式大帽徽相同);面料為毛滌凡爾丁,帽里有粘合襯,帽瓦正前部有半軟質襯物,比以前的幾種無檐帽定型好,平展、挺括;帽瓦上沿有軍種牙線:陸軍正紅色,海軍白色,空軍天藍色;帽牆有絲織色帶:陸軍正紅色,海軍黑色,空軍天藍色。無疑,這是我軍最漂亮的一款無檐帽。但是好景不長,為了與現役軍官保持一致,1993年5月後,女文職幹部改戴大檐帽,無檐帽取消。至此,我軍制式服裝中已沒有無檐帽。
颯爽英姿的陸軍女文職幹部接受檢閱
剛剛換裝的海軍女文職幹部
軍帽情結
如果從1949年算起,到1988年正式退出現役,解放帽歷經三起三落,裝備了近40年,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長、發放量最大的制式軍帽。可以說,哪一款軍帽也比不上解放帽的影響。在我軍軍服發展史上,解放帽占有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解放帽為何在我軍裝備存在這麼長時間?首先,解放帽最適合中國人的臉型,不管高矮胖瘦、長臉圓臉,都適合戴解放帽。而船形帽、貝雷帽則受臉型的局限,一般來說,長臉型更合適些。其次,解放帽便於製作,而且省布。一頂解放帽的用布只相當於一頂大沿帽的三分之一。第三,解放帽輕便,實用,便於攜帶。第四,解放帽與民間的便帽制式相同,適合老百姓戴。可以說,解放帽是所有單軍帽中軍民通用性最好的,因此也是使用率最高的。
戴解放帽的戰士在做戰術動作
如果說解放帽是我軍軍帽史上無可爭議的「一哥」,那無檐帽則是當之無愧的「一姐」!
客觀地講,在我軍女軍帽中,無檐帽更適合女性特點。它的正確戴法,是向後披著,淺淺地「掛」在頭的後半部。沒有帽檐的遮擋,充分釋放了女兵們的目光和秀髮,特別是前邊的劉海得以更好地展示,比如電影《芳華》里女兵的無檐帽都是標準戴法。
《芳華》里女兵無檐帽都是標準戴法,與導演馮小剛當過兵有直接關係
無論是解放帽,還是無檐帽,雖然「芳華已逝」,離我們漸行漸遠,但它們代表著一個時代,曾經是人民軍隊、甚至是紅色中國的象徵,在中國幾代軍人的心中留下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