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在新加坡,除了英語之外,華語就是最常用的一種語言。不過很多國內的孩子剛剛到新加坡,還是表示有交流障礙。例如以下這段對話,你能get懂什麽意思嗎?
店主:來,要喝什麽水和什麽?
顧客:kopi-O kosong一杯、teh冰一杯、teh-C一杯、kopi“秀逮”一杯、Holick一杯、“釣魚”一杯、“Bandung曼隆”一杯、“tarc kiu踢球”兩杯、“lao hor老虎”三瓶和一杯白開水,再來十片kaya牛油roti和雞蛋。
店主/助手:roti要beng還是要chway?雞蛋要幾粒?你的開水是要燒的還是冷的?
顧客:要beng的。雞蛋十粒。水要燒的。
在新加坡,安替問你水要燒的還是冷的,其實意思就是問你要熱水,還是涼的水?問你雞蛋要幾粒,其實就是問你要幾個?
而上述說的roti,其實是面包的意思;beng就是烤的意思,而chway(有點像“催”的讀音)就是蒸的意思。
而客人下單的分別是:不加糖的黑咖啡一杯,冰凍的煉奶茶一杯,淡奶茶一杯,少糖的煉奶咖啡一杯,好力克牌麥芽飲料一杯,中國茶一杯,冰凍淡奶玫瑰露飲料一杯,美祿牌的巧克力飲料兩杯,啤酒三瓶和一杯白開水。
看完之後有木有一臉懵逼的感覺?還是你全部都能get懂了?
其實,新加坡華語可以分成兩種形態:新加坡標准華語和新加坡式華語。這兩種對于一位精通中文的人士很容易辨別。新加坡標准華語主要是使用于較爲正式的場合,並且可以在新加坡華語傳媒聽到,也是新加坡學校裏所教授的一般語言形式。新加坡式華語則是一般新加坡華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口語化華語,這種漢英混合式的非正式口語通常加雜了大量的英語、其他閩粵方言和馬來語詞彙句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新加坡年輕華人這麽說:
“teruk sia!學華語又‘凶’、又‘顯’、又沒用,then還要我學,really浪費時間leh!”
(解釋:teruk是馬來語,表示很艱難或嚴重的意思、“凶”是閩南語傷的音譯,這裏指很辛苦,費神費力,很累人的意思、then(然後)和really(這裏指實在)是英語。)
可想而知,雖然話語是當地的第二大語言,但事實上,對于當地的年輕人更是偏向于英語,而未來,新加坡懂華語的人也有可能會越來越少。
在新加坡,70%以上的人都是華人,華語正是這70%的人的母語。曾經有人表示,華文是新加坡永遠的痛!一位在新加坡英校傳統的學校裏教了20年書的華文老師,感慨地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會如此鄙視、憎恨自己的母語。”
通常我們對一個語言的評價無非用“有用”、“沒用”、“難學”、“不難學”、“想學”、“不想學”這些詞彙,很少用這種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字眼。可是,在新加坡,對華語 ~ 自己民族的母語,真的有這麽強烈的情感態度存在。
但無論怎樣,既然來到這個國家,我們就得入鄉隨俗。不是說要放棄我們的母語,但是一些當地的特色語言、用詞,我們還是要懂,這對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是有幫助的。接下來的這些用詞,不妨收藏著,說不定能用上喔!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這是第一個讓人産生誤會的詞。
例如:
“你要參加比賽嗎?” – 回答:不懂也~
“我不懂什麽時候才可以去”
“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2. 青色 = 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麽顔色。
例如過馬路的時候,紅燈轉綠燈了,他們會說:“OK,青色了,LET’S GO~”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到新加坡,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綠色是什麽顔色了。
3. 講 = 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
例如:“我跟你講哦”
“我上次跟他講”
“他沒有跟我講過”
4. 做工 = 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人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爲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幹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5. 課室 = 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6. 玩臭 = 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7. 沒有劃 = 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
8.“臭雞蛋”=“我靠”
口頭禅,也可以簡說爲“雞蛋啊”
9. 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10. 切 = 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11. 有料 = 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幹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12. 青菜 = 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于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例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13. 德士 = 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14. 羅厘 = 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15. 遊幹泳 = 搓麻將
哈哈哈,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爲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遊幹泳
16. 花紅 = 獎金
“我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17. 還錢 = 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比如台灣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台灣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 台灣人會用“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18. 好料 = 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
例如:哇,什麽好料? ”=“哇,什麽好東西?”
“你吃了什麽好料,長這麽大支”=“你吃了什麽好吃的,長這麽胖”
19. 燒 = 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裏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
20. 樂齡人士 = 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裏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以上這些解釋你懂了嗎?如果你有朋友想來新加坡,不妨先分享這篇給他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