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處赤道,四季如夏,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一年中雨水充沛,綠色常青。如果說新加坡是個缺水的國家,可能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新加坡確實曾經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倒數第二的國家。
對新加坡人來說,如果有一個星期不下雨,那肯定覺得不正常了;如果有兩個禮拜不下雨,那簡直就是天大的事兒了。說到這兒,再說新加坡缺水,可能真的沒人會相信,但這確實是事實。新加坡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城市國家,但是它又是一個缺乏淡水的國家,獨立以後的若幹年,它的日常生活用水幾乎全部都是從鄰國馬來西亞進口。
水已經成了新加坡人一種難以釋懷的心病。新加坡政府認識到,淡水對于新加坡人來說,就像人體血管裏的血液一樣重要,一旦被斷,等于國家安全就受到了威脅。所以水的問題在新加坡已經上升到戰略的高度,政府對此高度重視。
地處島國,四面環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決水的問題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2005年9月,大士新泉海水淡化廠項目正式啓動,爲新加坡開辟了一項新的水源。該廠每天可生産13.6萬立方米的淡水,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反滲透技術的海水淡化廠之一。
盡管新加坡科技發達,技術先進,海水淡化不成問題,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卻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現實問題,畢竟這是一項涉及到子孫後代的宏大工程。所以海水淡化只能是其中一個選擇,即解決應急問題或者部分問題,但不能解決新加坡用水的全部問題。
新加坡政府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回收所有的工業和家庭生活廢舊水,然後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使其達到可以飲用的水標准,即所謂的新生水。新生水是將處理過的用後回收水經先進的膜技術進一步淨化而産生出來的,通過了6.5萬次的科學測試檢驗,不僅超純淨,而且超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准。目前新生水主要供應給工商業用戶使用,由于其高度純淨,所以是高質量芯片廠的理想用水。另有少量(5%左右)的新生水被注入國家蓄水池(庫),與其它生水混合,最後再處理成飲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五座新生水廠,所生産的新生水差不多能夠滿足全島30%的用水總需求。
爲了切實提高民衆對水的了解和認識,新加坡政府公用事業局2003年還興建了“新水訪問中心”.通過對新水生産過程的解剖,讓人們了解生活廢水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變成潔淨的食用水的。不僅讓民衆了解水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讓人們知道水的來之不易。在讓人們免費參觀的同時,還讓參觀者免費品嘗瓶裝的新生水,讓人們親身感受新生水的魅力。新水訪問中心開幕至今已經吸引了超過75萬人次的參觀訪問,發放了1500多萬瓶免費的新生水。2005年該中心更被當地旅遊局評爲集觀光、休閑與教育于一體的旅遊項目而獲得獎牌。
新加坡政府解決水問題的第三個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天然的地理優勢,把熱帶雨林氣候帶來的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轉化爲飲用水。爲此,新加坡政府開始在全島範圍內大興水利設施,修建蓄水庫和蓄水池。同時在所有的城市道路和街道兩旁以及所有的居民住宅區修建蓄水管道,把雨水收集起來,然後加以利用。新加坡政府的計劃是最終把全島集水區的面積擴大到全島面積的90%,以“采集每一滴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15個蓄水池(庫)和一個在下暴雨時防洪的雨水收集池系統,隨著榜鵝蓄水池和實龍崗蓄水池今年的落成,新加坡集水區面積已經從占全國面積的一半,擴大到三分之二,全國幾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新加坡的貧水狀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觀。
在采取各種措施擴大水源、增加水量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還想出各種辦法讓民衆親水、愛水,以保護自己有限的水資源。如政府出資把各個大型的集水區改建成無汙染、環保型的水上遊樂中心和水上公園;街邊和道路兩旁的蓄水溝也都用花草裝點的更加漂亮。換句話說,就是新加坡本地的大小河流將來都有可能成爲供水來源,政府采用“雙用海水淡化器”技術,利用靠近海岸線的小河小溪的水源生産用水。“雙用海水淡化器”的原理是在感應水源的鹽性後,自動啓動海水淡化程序或新生水處理程序。另外,隨著集水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居民住家附近的溝渠也會成爲集水點,因此,政府時刻提醒居民爲了自己能喝上潔淨的飲用水,一定要保持周圍水源的幹淨。
從這個城市規劃模型上可以看出,以前環繞城市的海水灣已經完全成了淡水集水區。
到了2060年,預計新加坡的人口將達到650萬至690萬,那時全島的用水量將從目前的每天3.8億加侖增加到7.6億加侖,是目前的兩倍。其中家庭用水量所占的比重將從現在的45%降低到30%,非家庭用水量則從目前的55%增加到70%。
新加坡政府認爲,能夠確保充足供水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水資源的全部問題,因此,除了開源之外,新加坡政府也非常重視節流。政府公用事業局建立了一個廣泛的節約用水計劃(如梯級水價等),鼓勵居民和工業用戶理性用水。在這個計劃下,新加坡的人均家庭用水量已從2003年的每日165升下降到目前的155升。新加坡政府的目標是在20年以後,即到了2030年的時候,人均家庭用水量能夠降到每日140升的水平。
目前,新加坡政府的研發重點在于增加水源、保持水質以及如何降低用水成本。未來十年的研發重點則放在提升能源效率、水質監測以及減少水蒸發。
如此以來,通過新生水、國內集水區水源、進口水和海水淡化這四項措施,新加坡基本上解決了全島的缺水問題。但是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並沒有滿足現狀,他們仍然繼續投資于科技與研發,以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産與處理用水的新途徑。另外,新加坡公用事業局還建立了一整套的關于水資源的計劃,不僅在生産食用水的每一個階段都嚴密監測水的質量,以確保其品質優良,而且在落實各項計劃的同時,公用事業局還高度關注環境、景觀和社區的需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