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觀瀾
陳勁禾 報道
電子商務搶占市場,零售業者逆風而行,購物商場現在更注重服務與顧客體驗,希望能繼續吸引消費者來光顧。
三個月前剛開張的水濱坊(Waterway Point)可連接到榜鵝水道,消費者除了可以到那裏購物,也可沿著榜鵝水道散步,是個結合消費與休閑的地方。
水濱坊其中一個發展商星獅地産的新加坡總裁鄧國佳受訪時說,發展商在規劃租戶組合時,引進比較多餐飲業者,因爲在外用餐是網購取代不了的一種體驗。
他說:“你也會看到我們的購物商場出現更多社群可以使用的小區。就好比水濱坊,我們特地把一些面積留作玩樂區,雖然不會産生營收,但這是爲社群而做的。”
位于裕廊西的西城(Westgate),在購物商場的一層設有一個半戶外空間,讓公衆在那裏表演,比如街頭演唱或耍雜技。
這個空間上方有玻璃天花板遮蓋,晴天可讓陽光照射進來,雨天可以擋雨,周圍布置成花園,讓在一層用餐的顧客感受戶外用餐(al fresco)的體驗。
購物商場發展商通常會跟著政府的發展藍圖走。凱德集團西城、裕冰坊及IMM大廈總經理周福財說,隨著裕廊商業區(Jurong Gateway)的發展,西城的人流也逐漸增加。
去年,西城的人流約爲4450萬人,比前年的3380萬人多出了三成。
網購普及導致
不少零售業者關門大吉
分析師指出,過去一年來,零售空間的租金出現下滑的迹象,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零售業者縮小規模或關門大吉,一大原因是網購的普及。
房地産咨詢公司世邦魏理仕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烏節路與郊區的優質零售空間租金都在走下坡。
今年第二季,烏節路的租金同比下滑4.4%,每平方英尺32.50元,郊區的租金同比下滑2.8%,每平方英尺29.45元。
然而,最近仍有不少零售業者撤離新加坡市場,如法國男裝品牌Celio與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高端品牌RAOUL今年4月也宣布本地店面縮減至兩家。
零售細分領域中,網購對服裝業者的沖擊尤其顯著,以致購物商場現在不僅注重引進更多餐飲租戶,也注重新穎的餐飲體驗,既可吸引人潮,又可提高消費。
智信研究與咨詢總監王伽勝說:“購物商場裏吸引人潮的互動空間不一定會導致更高的消費。新加坡天氣炎熱,購物商場已經成爲(住家與工作場所以外的)‘第三個去處’,許多人來吹冷氣,卻沒花什麽錢。”
戴玉祥産業咨詢公司研究部東南亞區域主管李乃佳指出,最近開張的一些咖啡廳,都是消費者感興趣的概念,如樟宜機場的吉蒂貓咖啡廳,以及在白沙浮商業城(Bugis Junction)第一天營業有人排隊五小時光顧的精靈寶可夢(Pokemon)咖啡廳。
另外,也有購物商場專攻某個消費領域,爲自己塑造鮮明的定位。例如,大華廣場(United Square)以兒童教育爲主,設有許多教育中心,顧客主要是孩童與家長。
發展商華業集團的行銷總經理侯慶立受訪時說,新加坡人極爲注重教育,就算經濟不景氣,家長甯願省吃儉用,也不願省下孩子的補習費,這是大華廣場能熬過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而現在也一樣能抵禦零售市場走軟的現象。
21世紀不動産新加坡總裁邱瑞榮指出,不是所有主題購物商場都一樣有防禦作用,就好比福南數碼生活廣場(Funan),由于越來越多人上網購買電子産品,精通電子産品的消費者更是如此,它最終只好關閉,重新發展,改頭換面。
他說:“福南關閉,可說是一種自然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