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會客室
盛裕控股集團在過去一年裏總年營收翻漲至11億元。論規模,這家公司,若要挂牌上市是綽綽有余。根據金融管理局截至6月的數據,760多家本地上市公司的總營收爲225.3億元,平均爲2950萬元。
成立剛滿一周年的本地全方位建設發展咨詢業者盛裕控股集團(Surbana Jurong),在過去一年裏一鼓作氣買下另五家企業股權,總年營收從3.5億元左右,翻漲至11億元。
論規模,這家淡馬錫控股(Temasek)旗下的公司,若要挂牌上市是綽綽有余。根據金融管理局截至6月的數據,760多家本地上市公司的總營收爲225.3億元,平均爲2950萬元。
近期有不少標志性的本地股票,如SMRT企業和海皇輪船(NOL)紛紛退市,市場策略師認爲,股民多渴望看到首次公開售股(IPO)市場中出現“新貨”,尤其是藍籌股,以便爲本地股市和IPO市場注入新生氣。
增長神速的盛裕控股集團,自然成爲各方關注的新焦點。集團總裁黃顯輝日前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表示,眼下最主要的任務是繼續擴展業務和增強能力,至于上市則尚不在集團考慮範圍內。
本月初,盛裕控股主席廖文良設下新目標:在未來三至五年,集團要將總營收提高到每年25億元至30億元。到這個目標達成時,盛裕會否考慮上市?
黃顯輝說:“這要看市場。追根究底,我們的重點是盡最大可能爲利益相關者提高價值,也就是爲我們的股東、員工和客戶做最好的事,不是純粹提高股東價值。”
股東架構近期悄然改變
其實,盛裕股東架構近期已悄然改變。
盛裕去年中由淡馬錫旗下的盛邦國際咨詢公司和裕廊集團旗下的裕廊國際合並而成,淡馬錫持股51%,裕廊集團則持49%。今年6月,大股東淡馬錫,完成收購裕廊集團的持股,使盛裕成爲其獨資擁有的公司。
黃顯輝解釋,這是集團拓展業務自然和必不可少的步驟。他說:“考量很簡單。我們當時正准備收購SMEC控股,需要提高股東資金以完成交易,淡馬錫因此增加了盛裕的持股。”
SMEC控股是一家澳大利亞標志性建設咨詢公司。盛裕上周宣布,以約4億元全面收購這家規模比盛裕更大的公司。這是盛裕成立以來的最大宗收購,也令盛裕如虎添翼。
SMEC在運輸基建、水力和能源、石油天然氣等方面的優勢,能與盛裕在工業城鎮、藍圖規劃、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強項互補,有助集團提供一站式的咨詢服務。
加強基建等相關金融服務能力
黃顯輝表示,盛裕不會止步于此。盡管上市看似是遙遙無期,但可以肯定的是,盛裕下來會從內部加強其城市發展和基建相關的金融服務能力。
普華永道(PwC)預測,全球基建開支將從2012年的4萬億美元,翻倍至2025年的9萬億美元(約12萬億新元),其中六成在亞太。我國已表示,將積極發展本區域的基礎設施債券市場。
黃顯輝說:“很多時候,客戶想獲得融資,問我們能否幫忙。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會把融資視爲一個領域,也有能力扮演好這個角色,因爲我們可根據項目的財政能力,爲客戶量身打造項目。”
譬如,若發現一個雙向八車道基建項目在經濟上不可行,盛裕便會向客戶提議,先打造雙向四車道,等業務上軌後再擴建,讓項目能滿足融資機構的條件。
目前,集合盛裕和SMEC在進行中的項目約4000個,本地和澳洲項目各占四成,其余兩成分散在中國、南非、馬來西亞等地,而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盛裕接下來也會著眼收購中國建設咨詢業者或與其展開合作,以擴大其中國業務。黃顯輝表示,中國目前還沒有一站式的建設咨詢業者,盛裕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爲。
他說:“我們能爲工業園和鄉鎮做總藍圖規劃,爲所有基建做詳細工程設計,再設計建築物和裏面的機電工程,並在那之後加入設施管理系統。”
立足亞洲洞悉亞洲
就全球規模而言,盛裕目前位列20至40強。面對實力雄厚的國際業者,黃顯輝表示,盛裕的一個競爭策略很簡單:立足亞洲,洞悉亞洲。
他說,掌握當地知識極爲重要,包括風土民情、政府運作方式、實地采購原料、土壤種類,以及降雨模式等。
黃顯輝曾在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前身之一的新加坡科技工業任職,負責發展過印度尼西亞民丹島的高爾夫球場項目,當時就領教過其中的厲害。
他猶記得,民丹島經常下滂沱大雨,球場的沙石剛鋪好,大雨就把它全數沖走,使工程又得重新開始。後來,團隊學乖了,鋪好沙後盡快蓋上草皮,也注意起季候風時節,等到二三月旱季時再動土。
黃顯輝說:“如果你不是當地人,還在按世界其他某地方的方法做設計,那麽你就會碰到問題。因爲擁有紮實的當地知識,是一件極爲重要的事。”
黃顯輝拒絕常態鼓勵創新
今年58歲的黃顯輝,總喜歡嘗試新事物。
在近35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從事過形形色色的工作,包括賣電影、開超市、建私宅、辦球賽、當公務員,以及發展高爾夫球場等。
他說:“我的人生觀很簡單,就是做我喜歡的工作。在生命每個階段,我都會找新的事。不熟悉的事對我來說,並不可怕。”
黃顯輝畢業自英國利茲大學機械工業本科和伯明翰大學的工程技術生産和管理碩士課程,第一份工作是在經濟發展局(EDB)任職,負責遊說外國商家到本地投資。
他後來進入百貨業者美羅控股(Metro Holdings),在那裏做過的新鮮事包括到巴布亞新幾內亞設立超市、以創新手法營銷鮑魚。
黃顯輝出任影視業者國泰機構(Cathay Organization)總裁時,學會以速讀劇本的方式,決定買哪部電影的放映權。他也說服國泰機構,投資票價比一般電影院貴近五倍的戲院。結果,戲院開業不到半年,票房就達全國的10%。
與廖文良一起工作十多年
黃顯輝與盛裕控股主席廖文良在一起工作有十多年。兩人的淵源,要從黃顯輝當年加入凱德集團(CapitaLand)說起,廖文良時任凱德的總裁。
黃顯輝說,廖文良是一名有遠見且能激勵人心的老板,會挑戰下屬打造獨特和非凡的東西。
譬如,凱德發展的勿洛廣場和勿洛馨居(Bedok Residences)綜合項目由黃顯輝負責,公司當年提交的競標價,比其他競標對手高了至少21%,讓市場大跌眼鏡。
但後來的一切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勿洛馨居2011年開盤時,首小時平均每分鍾賣出一間單位,首天賣出超過七成的推出單位。
黃顯輝去年加入盛裕,似乎也兜了個圈回到原地,做起小時候就熟練的基建工程。
黃顯輝有三名兄弟姐妹,在家排行老二。他從小跟著當承包商的父親跑工地,一個接一個,主要跑馬來西亞的蓄水槽工地。
黃顯輝主要幫父親估算項目,需要多少鋼筋和混凝土、成本和競標價是多少等。他說:“這可不是簡單的工作。你需要確保蓄水槽不漏水。如果漏了,就是一場金融災難,因爲漏洞是永遠無法修好的,必須拆除和重建。”
至今,黃顯輝依然保留走工地的習慣,“因爲這是了解現場情況的唯一方法”。過去一年,他走訪盛裕負責的幾個項目,以了解公司需要增強哪方面的能力。”
打了這麽多份工,心得又是什麽?
育有三名子女的黃顯輝說:“不管是客戶、合作夥伴,還是員工,我都奉行雙贏的理念,不走單行線。在看事物時,也不要全部好處都自己拿,必須秉持公平。這個道理不管是在房地産,還是在娛樂業都一樣。”
“還有,沒什麽事是不能解決的,只要放進足夠心思,沒什麽是不可能的。人要創新、拒絕常態。一旦接受了常態,事情就很難解決了。”